英伟达:美国禁令逼走大量人才 华为成最大受益者

2025年06月05日09:43:10 科学 1502

在全球科技竞争的舞台上,近期几起重大事件突显了行业格局的快速演变。从美国出口管制对中国AI人才的催化作用,到台积电顶尖芯片工艺的突破,再到英伟达重夺市值第一宝座,这些新闻不仅牵动投资者神经,更折射出地缘政治对技术发展的深远影响。以下基于最新媒体报道,为您梳理核心细节。


英伟达:美国禁令逼走大量人才 华为成最大受益者 - 天天要闻



AI出口管制反促中国崛起,华为成最大受益者


据6月3日消息,英伟达首席科学家比尔·戴利在接受采访时直言:美国对中国实施的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禁令,正带来意想不到的反效果。戴利指出,禁令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端技术,包括英伟达的H20芯片,这反而为中国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他解释道:“大量过去替英伟达撰写程序的中国AI研究人员,现在都在帮华为写程序。”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在2019年仅拥有全球约三分之一的AI高端人才,如今这一比例已接近全球一半。戴利强调,尽管华为的AI技术仍不及英伟达,但已提供“相当可靠的解决方案”。他坦言:“如果不是美国的管制措施,华为可能不会如此快速地成长。”华为在中国市场失去竞争对手后,迅速吸纳人才,其自主研发的软件已在可靠性上取得显著进步。这一转变凸显了管制政策的双刃剑效应——在限制美国企业短期收益的同时,意外加速了中国本土巨头的崛起。


英伟达:美国禁令逼走大量人才 华为成最大受益者 - 天天要闻


台积电2nm工艺良率突破90%,美国工厂产能飙升


与此同时,芯片制造巨头台积电也迎来里程碑。6月3日消息显示,其2nm芯片制造工艺良率已突破90%,标志着半导体技术迈入新纪元。更值得注意的是,台积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正火力全开:产能接近满负荷运行,订单源源不断,主要客户包括苹果、英伟达、高通、AMD和博通等美国科技巨头。目前,该工厂每月生产15,000片12英寸晶圆,并计划很快将产能扩大到24,000片——这也是其峰值产能。市场对2nm工艺的需求异常强劲,台积电收到的2nm芯片设计数量是5nm工艺的四倍。工厂今年初投产,现生产N4工艺芯片(即5nm和4nm芯片),英伟达的AI芯片正在验证阶段,预计年底前量产;苹果作为最大客户之一,将成为首批接收者。然而,产能扩张带来成本压力:由于美国生产成本较高且工厂利用率高,台积电可能将芯片价格提高多达30%,这可能推高下游电子产品价格。


英伟达:美国禁令逼走大量人才 华为成最大受益者 - 天天要闻



英伟达市值重登全球第一,但管制或致80亿美元损失


科技股的热潮在6月4日达到新高峰。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6月3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热门科技股多数上扬。英伟达股价上涨近3%,收报141.40美元,市值达3.45万亿美元,超越微软的3.44万亿美元,重夺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头衔。回顾历史,英伟达去年6月首次登顶,此后与苹果、微软轮番领跑;上一次登顶是今年1月24日。支撑这一涨势的是其强劲财报:2026财年第一季度,英伟达营收达441亿美元,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69%;净利润188亿美元,环比下降15%,但同比增长26%。不过,前景并非一片光明。英伟达在财报中警告,第二财季收入可能因美国对华H20芯片出口管制政策损失约80亿美元。这与其科学家戴利的观点形成呼应——管制在助推对手的同时,也在削弱自身短期收益。


英伟达:美国禁令逼走大量人才 华为成最大受益者 - 天天要闻


结语:整体来看,这些事件交织出一幅复杂的科技竞争图景:美国管制意外激活了中国AI生态,台积电的制造优势带动全球芯片升级,而英伟达的市值登顶伴随隐忧。戴利的反思点明核心——人才与技术流动无法被国界禁锢,华为的崛起证明了中国市场的韧性。未来,随着2nm芯片量产和AI竞赛白热化,地缘政治与商业逻辑的碰撞将持续重塑行业格局。投资者需警惕成本上升和市场波动,但创新浪潮无疑将推动新一轮增长。

注意:所有信息均来官方资料、网络公开报道、科技媒体评测,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管理员更改删除!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闻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盖房子,要从地球上运建材吗?长期留驻月球,饮用水也要地球“发货”、飞船“快递”吗?“不用!”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测实验室时,记者从科研人员口中听到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月壤3D打印系统设备。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 天天要闻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新华社合肥7月1日电 题:“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新华社记者郭晨、班娟娟、姚远在安徽省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一条孕育了数十家量子科技企业的“量子大街”。过去的10多年里,方圆几公里内,一个拥有中电信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代表性企业的量子产业集群在此崛起,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量子科...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并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 天天要闻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6月30日,华熙生物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推动行业进入以检测结果为宣传依据的时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张免受科学检验的必定属于伪科学。文章直指,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测量问题中,声称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就无法准确测量,就是一种典型的“免受检验策略”,试图让自己的主张免受科学检验和公共监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天天要闻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2型糖尿病是我国主要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肝糖输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鉴定与糖代谢稳态调节密切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建立疾病预警体系和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周健团队、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6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等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上,围绕AI时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脑机接口与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认为脑机接口将引领医疗新变革,是解决未来重大医疗需求的关键路径,脑机接口的突破性进展将出现在医疗康复领域。郑海荣以科幻电影《阿凡达》中通过意...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 天天要闻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如今,无人机的身影随处可见,不管是用于拍摄壮丽风景,还是助力农业喷洒农药,它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可谁能想到,这小小的无人机,一旦不受控制地乱飞,就会成为机场安全的巨大威胁。 ....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 天天要闻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职引未来】 当前,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这些地方就业,青年学子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将收获怎样的人生体验?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新颖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青年学子收获的不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