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还需要“工匠精神”吗?

2025年05月11日09:52:03 科学 1281
数字经济时代还需要“工匠精神”吗? - 天天要闻数字经济时代还需要“工匠精神”吗? - 天天要闻

人工智能训练师、数字手工艺设计师、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智慧仓运维员……这些数字经济时代催生的新职业,是时代赋予劳动者的机遇。同时,这些新职业融合了互联网应用和数字经济发展,融合了技术发展驱动与劳动模式创新,具有劳动关系灵活、工作内容多样、工作方式弹性、创业机会互联等新特点,对拓展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提出了新要求。

在“快”与“慢”中平衡技术进步与人文价值,铸牢新时代工匠精神根基。面对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知识体系重新构建以及培育模式变化多样等挑战,若劳动者缺乏对事业的情感、意志、行动的持续投入,是很难形成扎根岗位执着奋斗的足够动能的,更难形成深层次的职业价值认同。为此,在“快”与“慢”中达成技术理性与厚德载物的平衡,淬炼宏微相济、道技相成的新时代劳动品质迫在眉睫。从“求快求新求变”的技术进步要求看,劳动者需要主动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自觉将传统的工匠经验和工艺技术纳入人机协同、创新加速迭代的“快车道”;从“求慢求稳重积淀”的匠心文化传统看,“慢工出细活”的定力、“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不能丢,“器以载道”的造物智慧、“终身一艺”的慢工哲学和生命践行等精神内核须传承好。

在“合”与“分”中深化产教融合,搭建培育新时代工匠人才的优质平台。《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指南》等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既推动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强大合力,又根据不同类型主体的职业特质,量身定制差异化教育策略与实施方案,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育人格局。例如:职业学校聚焦“技术技能型工匠”培养,强调工艺精度与操作规范,依托“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实现技能熟练度与产品合格率的双重提升。高等学校聚焦“工程创新型工匠”培育,重点塑造学生的系统思维与创新能力,依托科研平台构建“学科交叉”课程体系,提升创新成果转化率和技术应用水平。“职普融通”的改革措施则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形成科学、规范、长效的大国工匠育人模式。又如,面向产业工人群体,采取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和师徒结对等举措实现能力进阶;面向职业院校、应用型高校学生,通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面向社会人员,充分利用相关职业培训、社区技能活动等方式普及工匠精神理念,唤醒职业自觉意识与职业荣誉感。

在“破”与“立”中增强社会认同,营造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工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载着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民族基因,又彰显了以改革创新为特质的时代精神,是劳动者通过个体奋斗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内在动力。应有意识地引导个体劳动者将职业追求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形成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同频共振、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相互交织的社会新风尚。要彻底破除职业学校是“托底教育”,蓝领工人“没有前途”等社会偏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讲好工匠故事、展示工匠形象,发挥典型人物榜样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劳动者见贤思齐,促进技艺活态传承;用好各类文博场馆、工人文化宫、工会院校、职工学校、工匠学院等场所,借助全媒体资源创新宣传手段与渠道,大力营造敬业、乐业、勤业、精业的社会氛围。

(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数字经济时代还需要“工匠精神”吗? - 天天要闻

原标题:《数字经济时代还需要“工匠精神”吗?》

栏目主编:杨逸淇 文字编辑:于颖

来源:作者:沈斐 高杉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我国近海将有5~7级风 - 天天要闻

我国近海将有5~7级风

一、近海海域天气实况 5月10日14时至11日02时,东海北部海域出现了5~6级、阵风7级的西北风,东海南部海域、台湾海峡、南海北部海域、北部湾出现了5~6级、阵风7级的东北风或偏北风。 ....
这位活到117岁的超级老人去世后,科学家发现她的基因强得可怕 - 天天要闻

这位活到117岁的超级老人去世后,科学家发现她的基因强得可怕

图片来源:Unsplash《环球科学》杂志迎来了自己的播客节目欢迎订阅《环球科学》播客,每月更新一次,听科学家与我们编辑一同探讨形形色色的科学问题。在最新一期节目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环球科学》多次合作的译者、两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跟我们聊了聊青春期可以培养的能力和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的视角。撰文|clefable审...
我国科学家实现基于主动光学强度干涉的合成孔径成像 - 天天要闻

我国科学家实现基于主动光学强度干涉的合成孔径成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强、徐飞虎等人联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单位,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主动光学强度干涉技术合成孔径技术,实现了对1.36公里外毫米级目标的高分辨成像。
发现罕见“幽灵之花” 贵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员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幽灵之花” 贵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员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近日,在贵州省林业局组织开展的全省野生兰科植物监测过程中,科研人员首次发现贵州植物新纪录属——杜鹃花科假沙晶兰属,以及隶属该属的两个贵州新纪录物种——浙江假沙晶兰和球果假沙晶兰,它们因独特的外观和神秘的生长习性被称为“
科学之美丨来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计算机” - 天天要闻

科学之美丨来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计算机”

水、脂肪和蛋白质,三种平平无奇的物质,为何能承载人类的智慧与情感?大脑的功耗相当于一个14瓦灯泡,为何能实现强大的认知能力?人类如何用科技对抗大脑深处血管上的“微型炸弹”?在2024年“科技跨年秀”——总台“科晚”的舞台上,特别呈现了《科学之美》的演讲和舞蹈。为了呈现更多维度震撼人心的科学之美,总台社教节...
流浪太空53载 苏联“宇宙-482”探测器坠回印度洋 - 天天要闻

流浪太空53载 苏联“宇宙-482”探测器坠回印度洋

据央视新闻消息,据俄新社10日消息,苏联于1972年3月发射的“宇宙-482”自动探测器近日已坠入雅加达以西的印度洋海域。该探测器原计划飞往金星,由于助推器故障,未能脱离地球轨道。随着时间推移,探测器的高度越来越低,最终坠回大气层。该装置直径约一米,重量不到500公斤。(总台记者 程谟)编辑 毛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