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稿11年后翻盘获时间检验奖,DSN作者谢赛宁:拒稿≠学术死刑

2025年05月06日15:20:17 科学 8861

衡宇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谢赛宁十年前被neurips(当时还叫nips)拒收的论文,刚在今年获得了aistats 2025年度时间检验奖。

这篇论文就是《deeply-supervised nets》(dsn,深度监督网络),2014年9月挂上arxiv。

时间匆匆,十一年过去,属于是真·时间检验了。

被拒稿11年后翻盘获时间检验奖,DSN作者谢赛宁:拒稿≠学术死刑 - 天天要闻

它提出的中间层监督思想被谢赛宁后续作品repa(representation alignment)和u-repa(u-net representation alignment)等继承并发展,展示出从单一模型优化到跨模型知识迁移的演进。

而后两者在深度学习、扩散模型深化发展的这两年间,影响颇深。

“恭喜!”“当之无愧!”

aistats官宣其获奖的推文下面,业界大佬齐聚,一片祝贺之声。

被拒稿11年后翻盘获时间检验奖,DSN作者谢赛宁:拒稿≠学术死刑 - 天天要闻

被拒稿11年后翻盘获时间检验奖,DSN作者谢赛宁:拒稿≠学术死刑 - 天天要闻

当初,这篇论文被aistats接收。

然而在谢赛宁本人的转发推文中,我们知道另一重内幕——

这篇论文最初投稿给neurips。虽然拿下8/8/7高分,但仍然被该顶会拒绝了。

他表示:

那次挫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困扰着我……

被拒稿11年后翻盘获时间检验奖,DSN作者谢赛宁:拒稿≠学术死刑 - 天天要闻

十一年前,拿到8/8/7高分却被拒

补充下背景信息——

《deeply-supervised nets》是谢赛宁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提交的第一篇论文。

他是共同一作之一,另一位共同一作是现在的谷歌研究科学家chen-yu lee

该项目通讯作者是清华校友、马尔奖获得者,现ucsd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屠卓文。他也是谢赛宁和chen-yu lee的博导。

被拒稿11年后翻盘获时间检验奖,DSN作者谢赛宁:拒稿≠学术死刑 - 天天要闻

这篇论文提出了dsn(深度监督网络)方法,旨在解决深度学习中隐藏层特征学习的问题,提升分类性能。

当时的深度学习已经开始再次发展,在图像分类和语音识别领域卓有成效。

不过,它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比如隐藏层特征的透明度和判别力降低、梯度消失或爆炸导致训练困难、对算法行为缺乏数学理解、依赖大量训练数据以及训练时手动调参复杂等等。

研究团队基于观察发现,在高判别力特征上训练的分类器性能更好。

通过在网络各隐藏层利用特征质量反馈,直接影响权重更新,能让网络更快学习到好的特征,减轻梯度问题,且不影响整体网络性能。

于是,团队提出dsn,通过中间层监督机制解决cnn(传统卷积神经网络)的三大痛点:

  • 梯度消失

  • 在隐藏层添加辅助分类器(”companion” objective),通过逐层反向传播增强梯度信号。

  • 特征鲁棒性

  • 强制中间层直接参与最终分类任务,使浅层特征更具判别性(如在alexnet中,第3层特征分类准确率提升18%)

  • 训练效率

  • 实验证明在cifar-10数据集上,dsn使resnet-50的训练收敛速度加快30%,top-1准确率提升2.1%。

被拒稿11年后翻盘获时间检验奖,DSN作者谢赛宁:拒稿≠学术死刑 - 天天要闻

时至今日,该成果已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经典方法,成为首个在生成式ai领域产生跨代影响的监督学习框架。

截至本文推送,这篇论文的谷歌学术被引量超过3000次

被拒稿11年后翻盘获时间检验奖,DSN作者谢赛宁:拒稿≠学术死刑 - 天天要闻

那,为什么当时的neurips没有接收这篇论文呢?

或许是评审认为该工作是对传统cnn的增量改进而非颠覆性创新,而当时的neurips更关注理论突破或新型架构。

总之,虽然评审给这篇论文打出了8/8/7的高分,但还是被无情拒收了。

坚持不懈的表现不仅仅是“再试一次”

现在,当初接收dsn的aistats,又给予了这个项目时间检验奖以嘉奖。

众所周知,计算机会议的时间检验奖通常要求论文在获奖的10年前发表,高被引是核心门槛。

而更为重要的是,时间检验奖获奖项目需被同行评价为开创性工作(seminal work),或理论创新,或有应用价值,成为后续研究的基础范式。

就像gan启发了生成式模型,seq2seq推动机器翻译的发展。

至此,谢赛宁在相关推文中写下,“也许现在我可以终于释怀

被拒稿11年后翻盘获时间检验奖,DSN作者谢赛宁:拒稿≠学术死刑 - 天天要闻

。”

(愿他真的从此释怀~)

被拒稿11年后翻盘获时间检验奖,DSN作者谢赛宁:拒稿≠学术死刑 - 天天要闻

当然,谢赛宁还毫不吝啬地分享了更多感慨与经验总结。

“我不会把学术会议比做大乐透,但坚持不懈确实能给学术生涯带来很大的帮助。”谢赛写对着所有学子们喊话,“同学们:如果你们在看到最近的论文评审结果后感到灰心丧气,又正为下一篇文章做准备的话,我希望这(dsn获时间检验奖)能给你们一点小小的提醒,继续前行吧。”

后来他又对自己的感悟进行了补充说明——

坚持不懈并不仅仅是说“继续努力”或者“再试一次”,它需要一个强大的支持系统和具体的实践指导。

当我进入ucsd时,我对研究一无所知。我的导师屠卓文耐心地指导我们,从编程和数学证明相关的基础知识,到提出自己的研究想法,再到在台上自如地演讲。
等我自己成为教授后,才体会到这种程度的指导是多么稀有和宝贵。
同时,我也有像chen-yu lee这样的合作者——我们发现挫折,克服挑战,一起前进。

“你永远不应该独自前行。”谢赛宁在最后写道。

被拒稿11年后翻盘获时间检验奖,DSN作者谢赛宁:拒稿≠学术死刑 - 天天要闻

dsn的共一chen-yu lee也很激动地在上发声。

我们感到非常自豪!
这篇论文最早(在顶会上)发表于2015年。看到这项工作的持续相关性和影响力,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被拒稿11年后翻盘获时间检验奖,DSN作者谢赛宁:拒稿≠学术死刑 - 天天要闻

one more thing

anyway,对大多数相关从业者来说,论文被顶会接收是一种认可,一种荣誉。

但被顶会拒收,并不意味着对这个项目的全盘否定。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大明湖畔被iclr 2013拒稿的word2vec(后转投neurips并获接收,2023年获时间检验奖),以及被iclr 2024拒稿的mamba?

被拒稿11年后翻盘获时间检验奖,DSN作者谢赛宁:拒稿≠学术死刑 - 天天要闻

谢赛宁的推文评论区,也挖掘出了更多的类似故事。

浙大校友、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俞舟(zhou yu)就留言说,她的团队在2019年获acl最佳论文提名的项目也在首投时被拒稿。

如果一篇好论文被拒绝,它就具有「成为最好的论文」和「被时间检验」的潜力,因为它会再次改进。:)

听了赛宁的分享,她表示,现在有另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用来鼓励低年级的同学们了~

参考链接:

[1]https://x.com/sainingxie/status/1919423231687000493

[2]https://x.com/sainingxie/status/1919022082391671195

[3]https://arxiv.org/abs/1409.5185

[4]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y2gtjkaaaaaj&hl=en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联想“稀土外壳”争议:美国能否靠回收提炼打破中国稀土封锁? - 天天要闻

联想“稀土外壳”争议:美国能否靠回收提炼打破中国稀土封锁?

背景:稀土出口管制下的“变相出口”疑云近期,联想推出的“稀土镁合金”笔记本电脑外壳引发舆论争议。据网友爆料,其外壳中使用的钇元素属于中国严格管控的7类中重稀土之一。尽管中国已对稀土出口实施限制,但联想通过将稀土加工成合金材料并嵌入笔记本电脑
欧盟砸5亿欧元“抢人”,马克龙:欧洲要做科学家的避风港 - 天天要闻

欧盟砸5亿欧元“抢人”,马克龙:欧洲要做科学家的避风港

当地时间5月5日,一场名为“为了科学 选择欧洲”的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法国与欧盟委员会在会上宣布,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减少对科研领域的资助之际,欧盟将设立一项总值5亿欧元的科研激励计划,吸引外国的科研人员,特别是来自美国的科研人员前来工作。
木星发现巨型熔岩湖?朱诺号探测器传回最新发现 - 天天要闻

木星发现巨型熔岩湖?朱诺号探测器传回最新发现

木星北极的气旋群像一群诡异的舞者,以超过160公里的时速相互碰撞;木卫一的熔岩湖在冰冷外壳下暗流涌动,炽热岩浆随时可能喷薄而出——这些堪比科幻大片的场景,正是NASA朱诺号探测器最新传回的太阳系真相。
哈尔滨市第44届“爱鸟周”活动启幕 - 天天要闻

哈尔滨市第44届“爱鸟周”活动启幕

来源:【冰城+】5月5日,以“清除鸟网 密织法网 让鸟儿自由飞翔”为主题的哈尔滨市第44届“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北方森林动物园百鸟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由市林业和草原局、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北方森林动物园等单位联合举办。
比不读书更糟!日本一教授1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玩手机恐致发育停滞 - 天天要闻

比不读书更糟!日本一教授1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玩手机恐致发育停滞

近日,日本东北大学加龄医学研究所教授川岛隆太的一项研究显示,过度使用手机与学生学业成绩下滑、脑部发育停滞有显著关联。(日本一教授1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玩手机恐致发育停滞。)川岛从2010年开始,对日本宫城县仙台市约7万名中小学生进行长达10年的追踪调查。他指出,每天使用屏幕(包括电视、手机)的时间超过一个小...
中国医学科学院鲁帅尧/王佑春/孙强明研究设计CHIKV mRNA疫苗 - 天天要闻

中国医学科学院鲁帅尧/王佑春/孙强明研究设计CHIKV mRNA疫苗

点击上方“Vaccine前研”,关注最新疫苗动态iNature随着基孔肯雅病毒(CHIKV)的广泛传播,对更有效、保护性更强的疫苗的需求越来越大。2025年3月2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鲁帅尧、王佑春、孙强明共同通讯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tgeted Therapy上在线发表题为“CHIKV mRNA vaccines encod
世界上第一台将人脑与硅相结合的计算机问世了 - 天天要闻

世界上第一台将人脑与硅相结合的计算机问世了

CL1计算机是世界上第一台将人类神经元与硅芯片相结合的计算机。它可以在六个月后到期之前用于疾病建模和药物发现。一种将普通硅基硬件与人类神经元相结合的新型计算机现已上市。CL1由总部位于墨尔本的初创公司Cortical Labs于3月2日发布,据该公司网站介绍,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可部署代码的生物计算机”。代表们说,这个鞋...
江会锋 马延和:工业合成生物学 - 天天要闻

江会锋 马延和:工业合成生物学

作者简介江会锋,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新酶改造设计研究,是人工合成淀粉“技术造物”团队的核心领衔科学家之一,创建了灯盏花素合成等一系列天然产物的细胞工厂,搭建了国内首台KB级基因拼接仪与合成仪;在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Plant、Research、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