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明: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攻坚半导体与信息技术前沿 | 所长书记谈“两弹一星”精神

2025年03月14日04:22:06 科学 1707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的一隅,存放着一枚特殊的奖章,那是我的老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吴自良先生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在征求家属同意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微系统所)将这枚珍贵的奖章暂时放置在纪念馆中。

谢晓明: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攻坚半导体与信息技术前沿 | 所长书记谈“两弹一星”精神 - 天天要闻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上海微系统所供图

1960年8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上海微系统所前身,以下简称上海冶金所)承担了核工业中重要的“卡脖子”技术——甲种分离膜的研制任务。上海冶金所专门成立代号“真空阀门”的第十研究室,由吴自良先生担任室主任和技术总负责人。这支队伍与来自全国的其他科研力量协同攻关,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克服了设备简陋、资源匮乏、技术封锁等各种困难。1963年底,团队制成了符合设计要求的甲种分离膜,其性能甚至超过了当时苏联的同类产品,使我国在核工业技术的关键节点上占据了国际科技制高点,为我国的核工业和国防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国家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这是吴自良先生曾经说过的话,也是一直融在上海微系统所血液中的理念。作为技术学科综合性研究所,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产品开发与应用、服务国民经济建设,是上海微系统所长期坚持的办所方针。从1928年建所之初推进冶金、陶瓷、玻璃等工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到20世纪80年代初逐渐形成微电子学、功能材料和器件、金属腐蚀与防护三大研究领域,在近百年的历史中,上海微系统所始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多次主动调整科研布局,取得一系列面向应用的重要成果,发挥对科学研究、高技术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骨干引领作用。2001年,上海冶金所更名为上海微系统所,再一次将研究重点转向微电子、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按照中国科学院的整体部署,上海微系统所恪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使命定位,以“聚焦布局、重塑队伍、提升效能”为总体思路,以“强基础、抓攻关、聚人才、促改革”为工作重点,推动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持续强化使命导向的建制化基础研究,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300毫米硅片、高性能超导单光子探测器件、超导集成电路、特种宽带无线传感网系统等领域取得一批重要的创新成果,提高了我国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可控能力

当前,上海微系统所正在承担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涵盖先进半导体材料、超导计算、高性能传感器人工智能芯片等前沿领域。这些任务呈现典型的“大兵团”作战特点,不仅关乎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也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产业升级。

为了更好地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上海微系统所采取系列举措,多维度激发创新活力:瞄准“国家事”,改变以往被动接受重大任务的模式,主动谋划、对接、支撑国家重大科技需求,从国家信息技术领域的急迫需求和战略需求出发凝练科学技术问题,制定研究所长期规划和阶段性任务;坚持“人才强所”战略,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高层次人才,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引导广大科研人员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打造一支敢于担当、能打硬仗的科技铁军;深化科研组织模式和管理改革,减少行政层级,赋予科研团队更大的自主权和创新空间,构建高效协同的科研组织模式;打破学科和院所壁垒,建立以重大项目为牵引的科研团队,加强与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界和高校的合作,形成资源互补、优势互促的良好态势,为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提供充分保障,最大限度发挥资源效益。

面向未来,上海微系统所将继续坚持“四个面向”,继承并弘扬吴自良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和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将“两弹一星”大会战期间的系统思维与顶层设计智慧,转化为契合新时代的科技范式和协作模式,为国家的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我们也将结合国家和时代发展需求,注重市场机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前沿科学研究的突破转变为推动国家社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作者谢晓明,系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

中国科学报》见习记者江庆龄采访整理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25-03-13 第1版 要闻)

责任编辑:曹旸

谢晓明: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攻坚半导体与信息技术前沿 | 所长书记谈“两弹一星”精神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杜克大学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会质疑你的能力 - 天天要闻

杜克大学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会质疑你的能力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据外媒 Neowin 今日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的最新研究指出,尽管 AI 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像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等工具的使用可能会让同事和经理认为你的能力不足。这项研究题为《使用 AI 工具会遭遇社交评价惩罚》,已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刊登(IT之家附链接:点此前往)。研究通过四...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 天天要闻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引言如果我们可以精确地改写生命的蓝图,纠正那些导致遗传疾病的微小错误,或者巧妙地调控基因的表达,让细胞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这不是遥远的幻想,而是基因编辑技术正在开启的未来。长期以来,CRISPR-Cas9系统一直是这场革命中最闪耀的明星,它像一把精确的分子剪刀,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就像任何强...
宁波食品接触材料测试怎么办理? - 天天要闻

宁波食品接触材料测试怎么办理?

现代餐饮业和家庭生活中,食品接触材料作为直接接触食物的器具,其材质安全性直接影响消费者健康。根据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所有可能与食品接触的材料都必须经过严格检测,以确保不会向食品迁移有害物质。
“太空鲨鱼”黑洞被发现:距地球 6 亿光年,偏离星系中心 - 天天要闻

“太空鲨鱼”黑洞被发现:距地球 6 亿光年,偏离星系中心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昨日(5 月 8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天文学家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隐藏在 6 亿光年之外的“太空鲨鱼”,一个隐秘的超大质量黑洞,质量约为太阳的 100 万倍。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该黑洞不像典型的超大质量黑洞那样位于星系中心,而是游荡在星系内部,吞噬任何靠近的恒星...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能 - 天天要闻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能

研发人员在实验室研发产品。文丨罗嘉文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人才既是创新的发起者,也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最活跃的主体。
从科幻走向现实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 天天要闻

从科幻走向现实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脑机接口技术,作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重点发展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被形象地誉为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高速公路”。今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传感器等技术提升,“脑机接口”这项听起来很科幻的技术,正逐步走进我
锂电池隔膜薄型化对涂布技术的挑战 - 天天要闻

锂电池隔膜薄型化对涂布技术的挑战

当前,锂电隔膜行业正面临着技术同质化加剧、产能结构性过剩、价格恶性竞争及产业颠覆性变革的严峻复杂形势。涂覆材料的多元化和涂布工艺的优化创新正在加速推进隔膜产品的迭代升级。为满足更多应用场景和高能量密度要求的需要,隔膜薄型化渐成趋势。
“每一次升空都是战斗启航!” - 天天要闻

“每一次升空都是战斗启航!”

作者 | 傅金泉、常永健、傅琳、罗陈建 等近日,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部开展高强度、跨昼夜实战化训练,锤炼部队全时域作战能力。晨光熹微,停机坪上一架架战机整齐列阵、蓄势待发。“准备完毕,请示起飞!”随着塔台指挥员发出指令,数架战机接续起飞,奔赴目标空域。桨叶飞旋,战机轰鸣,道道航迹划破天幕。任务舱内,战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