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粤港澳科普交流平台 广州坚持科普发展“引进来”和“走出去”

2024年05月17日20:51:32 科学 4459

5月17日下午,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指导,广东科学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广州科普联盟主办的2024年粤港澳科普交流系列活动暨科普能力培训会在广东科学中心圆满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广州科普联盟、广东省科技馆研究会成员单位代表、科普融媒体战略共建单位和媒体单位代表等约300人参加会议。

搭建粤港澳科普交流平台 广州坚持科普发展“引进来”和“走出去” - 天天要闻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州坚持科普发展“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聚焦科普热点、难点和痛点,先后举办两岸及港澳地区科普论坛、科学文化传播交流论坛、大湾区青少年科学营、粤港澳科普表演秀展演及进校园等系列科普文化交流合作和品牌活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普人才、科普模式、科普信息流通共享,发挥“1+1>2”的聚合效应,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和一体化发展,推动形成“开源、开放、协调、共享”的科普大格局。

本次活动以“新时代 高质量 大科普”为主题,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科普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新手段和新思路。活动特邀香港科学馆总馆长李为君、澳门科学馆馆长邵汉彬以及中国卫星气象领域科学传播专家、“典赞·2023科普中国”年度科普人物、正高级工程师曹静作《香港科普潮汇聚》《构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科技教育生态》《ai背景下高科技科普教育的创新与实践》主题分享。

李为君结合香港科学馆科普实践,就科普工作如何融合本地科学教育课程,培养青少年科学思维、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创新意识,提升广大青少年科学文化素养,助力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分享。邵汉彬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及国家数字化转型,分享了信创的核心理念、关键技术领域以及如何构建多维度的信创科技教育生态。

曹静则结合ai和航天两大热点,通过梳理近年在新科技大背景下进行科学传播创新与实践的做法、取得的成效、面临的挑战,向参会人员阐述了科学传播的基本特征、时代特点,以及对科普工作者的重要引导作用。

搭建粤港澳科普交流平台 广州坚持科普发展“引进来”和“走出去” - 天天要闻

在圆桌交流环节,专家们围绕新科技、数字化如何运用于科普工作、科技和教育如何深度融合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会议以专题报告、圆桌交流及现场互动的形式开展,受到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广州将继续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和广州科普联盟等联盟力量,广泛搭建粤港澳人才跨地域、跨领域、跨学科的交流平台,举办更丰富、更多元的科普品牌活动,推动粤港澳科普基地和科普人才深入交流、融汇互鉴、共同发展。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通讯员:李早花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通讯员:李早花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廖黎明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逝世,享年64岁 - 天天要闻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逝世,享年64岁

沉痛悼念陆树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创面修复中心主任、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原所长,《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常务编辑委员,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2日13时05分在瑞金医院逝世,享年64岁。陆树良教授专注于烧伤诊疗、创面修复及组织再生等学术研究,曾主持国家“...
阿司匹林在兰花种养中的科学应用 - 天天要闻

阿司匹林在兰花种养中的科学应用

在兰花种植领域,一种看似“跨界”的养护方法正逐渐被兰友们接受——利用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促进兰花生长、增强抗性。这一方法看似神奇,实则蕴含着植物生理学的科学原理。本文将从成分解析、作用机制、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系统阐述阿司匹林在兰花
施一公院士:人工智能时代,学生面对AI的发展要有定力 - 天天要闻

施一公院士:人工智能时代,学生面对AI的发展要有定力

在人工智能重塑未来的时代浪潮中,如何打破教育同质化困局、培养真正具有开创精神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近日接受南都专访,深度解析这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破局之道:从变革“唯论文”评价体系到构建“拓方差”育人生态,从拥抱非常规思维到在AI时代坚守科学本源。当星辰大海的抱负与躬身入局的勇气相...
海洋馆回应魔鬼鱼上班吃同事 - 天天要闻

海洋馆回应魔鬼鱼上班吃同事

5月10日,一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在深圳观澜海洋世界拍摄的视频。视频中,一条魔鬼鱼闯入正在向左侧游动的鱼群,吞食了一条小黄鱼。有网友戏称“魔鬼鱼上班时间吃同事”,也有网友指出,魔鬼鱼吞食其他鱼类的新闻并不少见,由此对这两种鱼是否适合混养提
极端高温“热浪”会导致哪些心脏病?上海专家研究登国际期刊 - 天天要闻

极端高温“热浪”会导致哪些心脏病?上海专家研究登国际期刊

立夏之后气温直线上升,气候变化与心脏病关系几何?近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仁杰教授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霍勇教授合作,于国际知名期刊《美国心脏病学杂志》发表论文,首次系统性地评估不同类型热浪对各类心脏病死亡的影响。结果显示: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是对复合型热浪最为敏感的三类心脏疾病,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