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科学证据阐释存储脐带、胎盘干细胞的重要性

2023年11月02日16:47:04 科学 1350

相比于曾经风靡却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吃胎盘”“胎盘料理”来说,将脐带、胎盘中的干细胞存储起来成为了许多新手爸妈、二胎家庭处理脐带、胎盘的新潮方式。在科学界也不断有研究证据表明,存储脐带、胎盘,合理利用人类的胎盘和脐带,不仅是为自己的家庭提前备份干细胞资源宝库,更重要地是在解决生物医学废物的同时,也可以解决全球干细胞治疗市场间充质干细胞短缺的问题。

脐带、胎盘在临床上

是间充质干细胞最佳来源

其实近年因为新冠肺炎治疗频繁提到的“干细胞”,指的就是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在体内或体外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脂肪、骨、软骨、肌肉、肌腱、韧带、神经、肝、心肌、内皮等多种组织细胞,连续传代培养和冷冻保存后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用于衰老和病变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修复。

多项科学证据阐释存储脐带、胎盘干细胞的重要性 - 天天要闻

从再生医学的层面看,被当成“医疗废弃物”的胎盘和脐带是一大宝贝,因为它们被称为“0岁细胞”,是理想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蕴含了丰富的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优势巨大

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来源于成人,如骨髓、外周血、脂肪等,也可以来源于胎盘、脐带等胎儿组织。间充质干细胞最早来源于骨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也一直是细胞疗法的常客。不过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存活和扩增能力会随着年龄和传代次数的增加而降低,所以相较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胎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等来源于围产期组织的干细胞具有更优越的属性。

①易获取:与其他来源的干细胞相比,胎盘和脐带干细胞质量高、活性强、容易获得,并且可以分离出大量干细胞,且能够增殖20次以上,能多次传代增加产量。

②无伦理问题:胎盘和脐带通常在胎儿出生后就被认为是可丢弃的无用之物,无伦理学担忧。

③安全:一人进行存储,全家可用且对母婴完全无影响。

④使用无需配型:间充质干细胞因其较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功能,突破了脐血或骨髓来源的造血干细胞在移植时配型的限制,使得其在临床治疗上无需进行配型。

科学再次证实,脐带/胎盘

干细胞已被应用于多种疾病

根据Pubmed的研究热度统计,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涉及到脐带、胎盘干细胞的临床应用。目前,全球注册在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超过6000个,涉及的疾病有200多种,其中80%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干细胞的存储与治疗技术正在成为医学上挽救生命的重大举措”,各国开展的干细胞存储已经相当普及,全球已经迈进干细胞存储时代。

2023年,发表在Biomaterials Science杂志上的文献论述了人类胎盘、脐带干细胞及其衍生物的优点,提供了干细胞的提取方法和管理建议,为未来医学研究利用生物医疗废物提供了理论支持,也进一步证实了胎盘和脐带作为干细胞宝库,在再生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项科学证据阐释存储脐带、胎盘干细胞的重要性 - 天天要闻

论述中提到,干细胞在临床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功能已经在多个临床前模型中进行了评估。下表列出了已经报道的可以通过人胎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达到治疗目的的疾病类型。

干细胞来源及其在不同疾病模型中的应用

——胎盘

胰腺:糖尿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

肠道炎症性疾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其他:肝衰竭、骨骼和软骨方面的缺陷、听力损失等

——脐带

胰腺:糖尿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症

肠道炎症性疾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其他:肝病、骨骼和软骨方面的缺陷、听力损失等

提早存储,以备不时之需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可以向肌腱、血管、神经、脂肪、骨骼等多种组织分化,使其成为再生医学、组织器官损伤退行性疾病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多项科学证据阐释存储脐带、胎盘干细胞的重要性 - 天天要闻

那么将来源及用途颇为广泛的、脐带及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冻存于-196℃的深低温液氮罐中长期保存,对于今后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将有更为广阔的前景。所以干细胞存储不是目的,未来应用才是目的!我们鼓励越来越多的准爸准妈们将脐带和胎盘干细胞存储起来,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资料:

[1] Biswas A, Rajasekaran R, Saha B, et al. Human placenta/umbilical cord derivative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Biomater Sci. 2023 Jul 12;11(14):4789-4821.

[2] S. Kadam , S. Muthyala , P. Nair and R. Bhonde , Rev. Diabet. Stud., 2010, 7 , 168 —182.

[3] S. Park , E. Kim , S. E. Koh , S. Maeng , W. D. Lee , J. Lim , I. Shim and Y. J. Lee , Brain Res., 2012, 1466 , 158 —166.

[4] H. M. Yun , H. S. Kim , K. R. Park , J. M. Shin , A. R. Kang , K. Il Lee , S. Song , Y. B. Kim , S. B. Han , H. M. Chung and J. T. Hong , Cell Death Dis., 2013, 4 , e958 —e910.

[5] H. Sun , Z. Hou , H. Yang , M. Meng , P. Li , Q. Zou , L. Yang , Y. Chen , H. Chai , H. Zhong , Z. Z. Yang , J. Zhao , L. Lai , X. Jiang and Z. Xiao , Cell Tissue Res., 2014, 357 , 571 —582.

[6] K. Clark , S. Zhang , S. Barthe , P. Kumar , C. Pivetti , N. Kreutzberg , C. Reed , Y. Wang , Z. Paxton , D. Farmer , F. Guo and A. Wang , Cells, 2019, 8 , 1 —16.

[7] R. Sugiura , S. Ohnishi , M. Ohara , M. Ishikawa , S. Miyamoto , R. Onishi , K. Yamamoto , K. Kawakubo , M. Kuwatani and N. Sakamoto , Am. J. Transl. Res., 2018, 10 , 2102 —2114.

[8] . Duan , H. Huang , X. Zhao , M. Zhou , S. Chen , C. Wang , Z. Han , Z. C. Han , Z. Guo , Z. Li and X. Cao , Int. J. Mol. Med., 2020, 46 , 1551 —1561.

[9] J. Jung , J. H. Choi , Y. Lee , J. W. Park , I. H. Oh , S. G. Hwang , K. S. Kim and G. J. Kim , Stem Cells, 2013, 31 , 1584 —1596.

[10] J. Rhim , C.-W. Ha , Y.-B. Park , J.-A. Kim , W.-J. Han , S. Choi , K. Lee , H. Park and H.-J. Park , Osteoarthr. Cartil., 2017, 25 , S160.

[11] K. Kil , M. Y. Choi , J. S. Kong , W. J. Kim and K. H. Park ,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 2016, 91 , 72 —81.

[12] Y. Yin , H. Hao , Y. Cheng , L. Zang , J. Liu , J. Gao , J. Xue , Z. Xie , Q. Zhang , W. Han and Y. Mu , Cell Death Dis., 2018, 9 , 1 —18.

[13] L. Jinfeng , W. Yunliang , L. Xinshan , W. Shanshan , X. Chunyang , X. Peng , Y. Xiaopeng , X. Zhixiu , Y. Honglei , C. Xia , D. Haifeng and C. Bingzhen , Stem Cells Int., 2016, 2016 , 1 —10.

[14] H. J. Lee , J. K. Lee , H. Lee , J. E. Carter , J. W. Chang , W. Oh , Y. S. Yang , J. G. Suh , B. H. Lee , H. K. Jin and J. sung Bae , Neurobiol. Aging, 2012, 33 , 588 —602 .

[15] J.-F. Li , D.-J. Zhang , T. Geng , L. Chen , H. Huang , H.-L. Yin , Y.-Z. Zhang , J.-Y. Lou , B. Cao and Y.-L. Wang , Cell Transplant., 2014, 23 , 113 —122.

[16] G. Wang , M. D. M. Joel , J. Yuan , J. Wang , X. Cai , D. K. W. Ocansey , Y. Yan , H. Qian , X. Zhang , W. Xu and F. Mao , Inflammopharmacology, 2020, 28 , 603 —616.

[17] J. Y. Song , H. J. Kang , J. S. Hong , C. J. Kim , J. Y. Shim , C. W. Lee and J. Choi , Sci. Rep., 2017, 7 , 1 —11.

[18] P.-C. Tsai and Y.-S. Fu , Liver Transplant., 2007, 13 , 767 —768.

[19] T. H. Shin , H. S. Kim , T. W. Kang , B. C. Lee , H. Y. Lee , Y. J. Kim , J. H. Shin , Y. Seo , S. W. Choi , S. Lee , K. Shin , K. W. Seo and K. S. Kang , Cell Death Dis., 2016, 7 , 1 —11.

[20] M. Y. Choi , S. W. Yeo and K. H. Park ,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2, 427 , 629 —636.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杜克大学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会质疑你的能力 - 天天要闻

杜克大学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会质疑你的能力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据外媒 Neowin 今日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的最新研究指出,尽管 AI 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像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等工具的使用可能会让同事和经理认为你的能力不足。这项研究题为《使用 AI 工具会遭遇社交评价惩罚》,已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刊登(IT之家附链接:点此前往)。研究通过四...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 天天要闻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引言如果我们可以精确地改写生命的蓝图,纠正那些导致遗传疾病的微小错误,或者巧妙地调控基因的表达,让细胞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这不是遥远的幻想,而是基因编辑技术正在开启的未来。长期以来,CRISPR-Cas9系统一直是这场革命中最闪耀的明星,它像一把精确的分子剪刀,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就像任何强...
宁波食品接触材料测试怎么办理? - 天天要闻

宁波食品接触材料测试怎么办理?

现代餐饮业和家庭生活中,食品接触材料作为直接接触食物的器具,其材质安全性直接影响消费者健康。根据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所有可能与食品接触的材料都必须经过严格检测,以确保不会向食品迁移有害物质。
“太空鲨鱼”黑洞被发现:距地球 6 亿光年,偏离星系中心 - 天天要闻

“太空鲨鱼”黑洞被发现:距地球 6 亿光年,偏离星系中心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昨日(5 月 8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天文学家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隐藏在 6 亿光年之外的“太空鲨鱼”,一个隐秘的超大质量黑洞,质量约为太阳的 100 万倍。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该黑洞不像典型的超大质量黑洞那样位于星系中心,而是游荡在星系内部,吞噬任何靠近的恒星...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能 - 天天要闻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能

研发人员在实验室研发产品。文丨罗嘉文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人才既是创新的发起者,也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最活跃的主体。
从科幻走向现实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 天天要闻

从科幻走向现实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脑机接口技术,作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重点发展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被形象地誉为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高速公路”。今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传感器等技术提升,“脑机接口”这项听起来很科幻的技术,正逐步走进我
锂电池隔膜薄型化对涂布技术的挑战 - 天天要闻

锂电池隔膜薄型化对涂布技术的挑战

当前,锂电隔膜行业正面临着技术同质化加剧、产能结构性过剩、价格恶性竞争及产业颠覆性变革的严峻复杂形势。涂覆材料的多元化和涂布工艺的优化创新正在加速推进隔膜产品的迭代升级。为满足更多应用场景和高能量密度要求的需要,隔膜薄型化渐成趋势。
“每一次升空都是战斗启航!” - 天天要闻

“每一次升空都是战斗启航!”

作者 | 傅金泉、常永健、傅琳、罗陈建 等近日,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部开展高强度、跨昼夜实战化训练,锤炼部队全时域作战能力。晨光熹微,停机坪上一架架战机整齐列阵、蓄势待发。“准备完毕,请示起飞!”随着塔台指挥员发出指令,数架战机接续起飞,奔赴目标空域。桨叶飞旋,战机轰鸣,道道航迹划破天幕。任务舱内,战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