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恐怖,外星人在监视我们?这是真的?

2023年09月12日21:56:03 科学 1314

众所周知,人类是好奇的生物。无论是研究蚂蚁、尝试食谱还是发明太空旅行,我们对“知道更多”的探寻是永无止境的。可是,外星人也有这种特征吗?他们也有好奇心吗?研究表明,答案是肯定的。作为一项任何智慧生物的基本技能,适应力被证明与好奇心有关。

好恐怖,外星人在监视我们?这是真的? - 天天要闻

因此,有理由相信,任何成功存活下来的外星生命在找到我们人类之后,同样也会对我们产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我们。这种好奇极有可能存在于他们的天性之中。但是,他们实际上是怎么做的呢?

如果在太空有另外一个文明,他们会知道我们的存在吗?直到现在,我们对他们一无所知,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我们是一个孤独的物种,因此,很难想象如果我们发现了外星生物,我们不会想着尽可能地去研究他们。我们不可能放过任何观察外星生命的机会。

好恐怖,外星人在监视我们?这是真的? - 天天要闻

更确切地说,我们希望我们在观察他们的时候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好是在他们没有察觉到我们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这不是唯一的方法,但是很多人认为它是最有可能被采用的方法,所以当观察者和观察对象地位对调,即外星生命观察人类时,他们大概率也是采取同样的方法。

他们会更喜欢在观察我们时隐藏自己,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们可能出于害怕,可能是担心他们会改变我们进化的路径,可能是担心传染疾病,也可能担心会杀死我们,或者仅仅是出于对一种未知生物的谨慎。如果有外星生物已经对我们进行了观察,那么他们能知道什么了呢?显然,人性中不幸的一面是我们是一种暴力的生物,我们存在分歧,战争和谋杀常常发生。如果他们是从二战开始观察,那么他们就会看到在日本的原子弹爆炸。

更广泛来说,他们会看到我们如何为了个人利益对待地球上的动物、更小的生物体,甚至是其他人类。事实上,根据观测结果,对地球的侦察可能会让潜在的外星人放弃到访地球。因此,为了能够密切了解我们的进展并评估我们对太空其它部分构成的风险,秘密观测至关重要。冯•诺依曼探测器可能是获取进展的最佳途径。

好恐怖,外星人在监视我们?这是真的? - 天天要闻

冯•诺依曼探测器是一种假想的航天器,配备了可以自我复制的高级人工智能,能在系外行星卫星以及宇宙中的任何物体周围进行定位。物理学家约翰•冯•诺依曼认为,该探测器会通过开采小行星,以获得自我复制的材料……但它对星际间谍活动的广泛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人类要发现外星生命的确切迹象,我们很可能会派冯•诺依曼探测器来调查。如果我们有可能建造一个此种探测器,就像它被设计的那样,那么我们很快就会有多个探测器——去监视我们的宇宙邻居。

好恐怖,外星人在监视我们?这是真的? - 天天要闻

因此,我们可能会有一个外星群体做同样的宇宙邻居。因此,外星群体在盯着我们时可能也会做同样的事情。自我复制最终是冯•诺依曼探测器最原始、最重要的能力,因为这些东西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在几百万年内——填满整个星系。随着它们的传播,这给了第一个发射探测器的人机会,逐步加强对他们想要监测的任何星球或文明的控制……而且由于每台机器的体积都很小,因此可以在不被探测到的情况下进行监测。考虑到冯•诺依曼探测器与纳米技术交叉的前景,进行间谍活动并真正实现隐形也有了更大可能。

但是,根据一些人的说法,由于技术甚至没有那么先进,只比目前我们自己的技术略强,某个外星文明可能已经成功地在我们的星球周围安装了这样一个探测器——如果他们想的话。物理学家詹姆斯•本福德认为,这表明共轨物体(或与地球相距相同距离绕太阳旋转的物体)为外星间谍技术提供了理想的位置(或掩护)。在地球上、附近或伪装成共轨物体的探测器总是靠近地球,同时(在太空的背景下)仍然是一个足够小的斑点,即使是我们最好的望远镜也无法发现。

好恐怖,外星人在监视我们?这是真的? - 天天要闻

总的来说,因为共轨道的天体仅仅只在数十年之前才由我们发现,迄今为止我们还未深入研究他们。所以,当我们着手准备定位太阳系的时候,他们还不在已知区域内。其他冯•诺伊曼主持的探测器(或是冯•诺伊曼探测舰队)的潜在性则包括我们的月球甚至我们自主环境的上游。虽然还没有真实依据表明月球上可能存在外星人技术,但理论到处都是,有些理论比其他理论更有说服力!同时,黑骑士卫星在我们自有的环境内始终是一个理论化探测的最好案例,并且我们在另外一个近期视频里做了深入观察。

大部分主流数据赞同它可能只是太空碎片中被遗弃的那一部分,但是它事实上能成为冯•诺伊曼监视的网状系统吗?其次,有一些争论是观察外星人种族事实上一点儿也不需要发送探测器。感觉好像望远镜已经永远存在我们身边,并且因此不属于特别的尖端,但实际上(甚至仅仅只在地球上,或在地球上建立)它们正以交错速率进行改进。

发明出的詹姆斯•韦伯望远镜以100次更具能量超过了哈勃太空望远镜-人类的前旗舰任务。往更前看,然而,已经有发展更大,更有能量并且能对目标星球上的表面特征观察得更精确充分以及细致的望远镜计划。也许通过卫星图像,它能与我们目前看到的自己的世界一样清晰。预估在不断变化,但最乐观的是我们希望它可以在接下来的100年之内达成这个目标。

好恐怖,外星人在监视我们?这是真的? - 天天要闻

所以……一个假设的仅仅比我们领先一个世纪的外星人种族已经拥有这个能力了吗?并且它们已经使用这项技术来观察我们的每一个行为了吗?或者它们已经可以选中一条我们人类也只刚刚开始去实现的途径吗?举个例子,研究人员已经提出关于有一天派望远镜探测的小组去太空并且将运用我们太阳的重力作为放大的透镜,再一次允许他们近距离观察遥远的星球的理论。这个项目,叫做太阳重力透镜,在今天得到了NASA的支持……但是,即使是比我们稍微年长一点儿并且更发达的外星人文明可能已经拥有它了吗?我们不能确定,但是我们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Fy: 彭宇辉, DELICATE, 鹿与森鲸与海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生态头条 |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物种新记录 - 天天要闻

生态头条 |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物种新记录

记者7月2日从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该局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联合组织的贡嘎山植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活动顺利收官。科考团队在此次野外调查中,发现大量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及珍稀濒危植物,也收获了多项物种新记录,为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科
用TEM您能看到什么? - 天天要闻

用TEM您能看到什么?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分析工具,利用高能电子束穿透超薄样品,通过收集透射电子和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能获得极其丰富的信息,分辨率可达原子级别(亚埃级)。
低烟无卤光缆 - 天天要闻

低烟无卤光缆

低烟无卤光缆(Low Smoke Zero Halogen, LSZH Optical Fiber Cable)是一种采用环保材料制造的光缆,其核心优势在于燃烧时释放的烟雾极少且不含卤素(如氯、溴等),从而显著降低火灾风险,保护人员安全和设
从治疗神经疾病到增强人类智能 马斯克脑机接口科幻式蓝图,现实吗? - 天天要闻

从治疗神经疾病到增强人类智能 马斯克脑机接口科幻式蓝图,现实吗?

Neuralink脑机接口的目标是实现全脑接口,打造生物大脑与外部机器之间的“高带宽连接”,甚至让人类与AI集成。图片来源: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官网埃隆·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在最新一次发布会上展示了其脑机接口(BCI)研究成果和发展愿景。此次令人瞩目的不仅是他们的现阶段成就,还包括其未来3年的科幻式蓝图。人们惊呼BCI...
超千岁荔枝树再结硕果!迄今有1024岁,是广州目前树龄最老的荔枝树 - 天天要闻

超千岁荔枝树再结硕果!迄今有1024岁,是广州目前树龄最老的荔枝树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卢佳圳 通讯员 冯冬枚在广州黄埔玉岩书院,有一棵千年古荔,是广州目前有记载的树龄最老的荔枝树,为一级古树,据估测迄今有1024岁。7月2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时惊奇发现,虽已经历千年沧桑,这棵荔枝树依旧枝繁叶茂,时隔4年再度结满硕果。据史料记载,这是一棵“宋荔”,从北宋即已存在。明代时,荔树...
天赐材料起诉永太科技 液体锂盐“商业秘密连环案”揭秘 - 天天要闻

天赐材料起诉永太科技 液体锂盐“商业秘密连环案”揭秘

财联社7月2日讯(记者 曾楚楚 王平安)【引子】今日盘后,天赐材料(002709.SZ)公告,就“商业秘密侵权案件”民事起诉永太科技(002326.SZ)等。这是自今年2月初,天赐材料首次公告披露,对浙江研一、永太科技“将另案处理”后,天赐方面就液体锂盐“商业秘密”系列案件的再次公开曝光。在两家百亿级上市公司,以及作为锂业“...
晶圆键合工艺及键合设备市场情况 - 天天要闻

晶圆键合工艺及键合设备市场情况

一、晶圆键合发展背景在摩尔定律的引导下,集成电路行业一直高速发展,晶体管特征尺寸己经从90nm向7nm迈进。然而,由于随着晶体管特征尺寸已日益接近物理极限,量子效应和短沟道效应越来越严重,内部电子自发地通过源极和漏极,导致漏电流增加,进而限
“地下动脉”托举繁华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亮相 - 天天要闻

“地下动脉”托举繁华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亮相

在近日举行的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重点板块宣介会上,“真如翠谷”与“真如之心”两大优质地块首次亮相。“真如之心”地块即铜川路水产市场原址,被誉为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目前已完成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随着这一核心地块即将入市,真如副中心H型地下公共车行通道(以下简称“H型地下通道”)的全面贯通也将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