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5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医学文本中,对于人类大脑的形态,就有过诸多的描述;那时的人们认为,大脑损伤与身体瘫痪有着某种微妙的关联。
再翻看西方历史,也会发现,在古希腊哲学家和医疗实践者中,不乏对人类大脑表现出特别关注的人;比如,公元前5世纪的阿尔克迈翁,以及希波克拉底为代表的科斯学派,都有过对人类大脑的研究和探索。
而我们所熟知的“大脑科学”,其实是在近200多年才慢慢成型的学科,与浩瀚的历史相比,实属新生事物。
由此可见,人类对大脑的探索之心,古已有之。如今,科学已从自然哲学中脱胎而出,在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人们对大脑探索的思路、方法和工具,也在不断地更新迭代。
在当下这个时代,普通人最容易触及的“探索大脑的工具”,就是与大脑科学相关的书籍。
比如,主要从事大脑相关内容的英国作家丽塔·卡特,其著作的《DK大脑高效锻炼大百科》,就是一本教我们如何让大脑保持健康、年轻和灵活的书籍。
作者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了,大脑如何工作,以及大脑的各个部分如何相互协作,来帮助人类进行思考、学习、社交等正常态的活动。
并且,本书描述了一个功能齐全的头脑,是如何在各种智力技能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以及如何磨炼、锻炼、完善和充分利用这些智力技能,作者由此为我们提供了各种脑力游戏、锻炼方法和练习指导。
可以说,此书所呈现的实用指南,就是想让我们通过测试这些智力技能,找到扬长避短之法,从而选择和组合一种全新的、有趣的,利于大脑健康的生活方式。
比如,我们为什么时常会忘记事情?
作者告诉我们,当大脑的编码记忆的神经元网络失联时,记忆就会随之消失;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重复使用和加强长期记忆网络,以此提取其中重要的信息,并将它们“存储”起来。
还有,我们常说“回忆起一件事情”,其实就是激活了关于此事件的记忆,因而会加强大脑突触的连接;反之,记忆就不会被重新激活,突触的连接也就得不到强化。
事实上,遗忘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当大脑中的网络,出现过早衰退的现象时,遗忘就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甚至,书中还告诉我们,人类大脑对记忆的处理,其实也是会分门别类来存储的,其中包括了“情节记忆、语义记忆、程序记忆、工作记忆”。
就拿“情节记忆”来说,即指我们所经历事件的记忆,如你与伴侣婚礼当天的记忆,其中所涉及的,便是取决于具体的体验。
其次为“语义记忆”,则是指知识的记忆,如“法国首都巴黎”,就是从颞叶提取而来的。
再来看看“程序记忆”,顾名思义,此为“已经自动化的动作技能的记忆”,如骑自行车的技能等,它们被大脑存储于皮质下方的区域。
最后就是“工作记忆”,也就是说“短时间的记忆”;不难理解,我们平时所记住的,几乎都是需要使用的时刻,如想要记住一个电话号码,则可以通过多次拨打此电话号码,来实现记忆存储。
由此可见,大脑结构纷繁复杂,各个部位都是通过相互作用和关联,甚至说是整个脑部都来参与的活动,以此帮助我们进行学习、阅读、写作、思考和交流等日常行为。
作者说:“大脑是智力的基石。”而《DK大脑高效锻炼大百科》一书,正好汇集了有关脑健康的最新科研成果。
例如,书中提供了一系列保持脑健康的实用方法,以及众多高清图解资料,并结合了浅显易懂的陈述方式,让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人脑的工作原理、大脑锻炼、思维能力、如何尝试新事物等内容。
因此,这是一本适合所有人阅读的科普读物。
总之,如果我们想要对自己的“所思所想”一探究竟,那么此书就是最好的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