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毒蛇小青龙,为什么总遭国外“惦记”?一条价值100万?

2022年10月30日23:14:10 科学 1550

泱泱中华,地大物博,物种繁多,各种珍稀动物数不胜数。

其中就有一种毒蛇,总遭外国人惦记,人们将它亲切地称为小青龙,一条就能卖出100万的天价!为什么这么贵?

我国毒蛇小青龙,为什么总遭国外“惦记”?一条价值100万? - 天天要闻

小青龙就是图上这位

昂贵的“小青龙”

小青龙又叫莽山烙铁头,虽然名字中带有一个青,但它其实并不全是青色。

小青龙的头部呈三角形,成年蛇的花纹黑绿、黑褐等颜色相间,只有未成年小青身体才有青色花纹。

整体看上去有点像五步蛇,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条白色的尾巴

并且小青龙还是大型蛇类

通常来讲蛇越大,毒性也就越弱。

我国毒蛇小青龙,为什么总遭国外“惦记”?一条价值100万? - 天天要闻

若不幸遇袭 注意分辨

但是小青龙不一样,它的体型比眼镜王蛇还大,但是毒性比五步蛇还强。

人们在上世纪90年代发现这一新物种后,便开始大量捕捉。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人们往往耗费巨大精力才能捉到一条,市面上的价格也一路飙升。

小青龙究竟有多稀有呢?简单来讲,它比大熊猫还濒危,而且没有任何亚种,一旦灭绝,就意味着小青龙永远的消失在地球上

早在1994年,我国就将小青龙列入1级濒危物种的清单中,此后国家林业局对小青龙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发现它们在全国范围内只存在500条左右,而且还是中国特有。

1996年小青龙被列入世界动物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单,无疑是再次提高了它的身价。

我国毒蛇小青龙,为什么总遭国外“惦记”?一条价值100万? - 天天要闻

蛇博士与小青龙

黑市上,一条小青龙的价格一度被吹捧到了100万一条。

后来,我国又将小青龙列入国家特级保护动物,加大对小青龙保护的财政投入,让非法捕猎人无机可乘。

因此,小青龙往往是有价无市,在此情况下,一些不法商人竟然将黑手伸进了博物馆,试图通过天价买下“小青龙”。

我国毒蛇小青龙,为什么总遭国外“惦记”?一条价值100万? - 天天要闻

博物馆前塑像

如此疯狂的举动背后,折射出的是巨大的市场需求,野生动物学家们纷纷表示出担忧。

神话传说为小青龙加价

在莽山中,居住着一批瑶族,他们自称女娲伏羲的直系后代,并世代生活在山洞中。

我国毒蛇小青龙,为什么总遭国外“惦记”?一条价值100万? - 天天要闻

瑶族人

专家调查,山洞存在的历史非常久远,其中有类似小青龙的图腾。

瑶族人称,女娲伏羲是人面蛇身的神灵,瑶族人继承了先祖人性,而小青龙则是继承了先祖的蛇性。

我国毒蛇小青龙,为什么总遭国外“惦记”?一条价值100万? - 天天要闻

伏羲与女娲

一直以来瑶族人都将小青龙看做自己的“亲兄弟”,并与小青龙在同一山林中生活无数岁月。

山洞中的古代图腾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两者的关系,这也让小青龙拥有了历史文化价值。

虽然小青龙的古老传说无可考证,但是也从侧面印证了它是古老的物种,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国内的小青龙大都被贩卖到了国外的科研机构,因为小青龙的实在是太稀有了,是重要的实验样本。

小青龙的毒液也比较特殊,在医学上也有很高的价值。

在利益的驱使下,国外科研工作者与不法商人干起了不光明的勾当。

不法商人通过各种渠道捕捉小青龙,让本就濒危的物种雪上加霜

让人好奇的是,这样一个物种究竟是如何发现的?为何直到20世纪末才发现?

发现小青龙的过程

1984莽山有名的蛇毒医生陈远辉接到一位奇怪的病人,这位病人称自己被一条白尾巴的毒蛇咬伤,其毒性非常强,伤口处已经开始溃烂。

我国毒蛇小青龙,为什么总遭国外“惦记”?一条价值100万? - 天天要闻

陈远辉博士和莽山烙铁头蛇的雕像

陈远辉检查病人的伤口发现,这个咬痕大小,只有大型的毒蛇才能做到。

当地的大型毒蛇只有五步蛇,但五步蛇没有白色尾巴,根据病人描述,咬伤自己的毒蛇很大,身上黄褐色的纹路清晰可见。

陈远辉一边给病人治疗,一边采集伤口残留的毒液,与五步蛇毒液做了对比,发现真的不是五步蛇。

我国毒蛇小青龙,为什么总遭国外“惦记”?一条价值100万? - 天天要闻

毒液由毒腺产生

陈远辉又与自己实验室的毒液全部对比了一遍,竟然没有吻合的种类,陈远辉意识到,这有可能是一个新品种

不过,陈远辉没有时间过多研究了,因为病人的情况非常严重,由于没有血清,只能慢慢清理。

这个过程足足花了有1个月之久,让陈远辉对神秘毒蛇更加好奇。

事后,陈远辉向当地居民打听白尾巴的大蛇,居民纷纷表示没有见过。

当地居民听说陈远辉在找蛇,时不时地带上两条到他办公室,然而都不符合其认为的白尾蛇。

这件事情也就搁置下来,直到五年后的一天,当地职工在河谷发现了一窝奇怪的蛇,让陈远辉赶紧去看看。

我国毒蛇小青龙,为什么总遭国外“惦记”?一条价值100万? - 天天要闻

奇怪的白尾蛇

陈远辉一开始没抱什么期待,毕竟这几年下来,自己没少失望过。

但是,没想到,这次真的看见了白尾蛇,陈远辉的经验告诉他,这绝对是没有见过的新品种!

于是,陈远辉带着两条孵化不久的小蛇,找到当地的蛇类研究专家。

两人翻阅各种资料,进行多方面研究,终于确定,这是一个新的物种,并取名为“小青龙”。

1990年,两人在一篇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称自己发现了一个新的物种。

我国毒蛇小青龙,为什么总遭国外“惦记”?一条价值100万? - 天天要闻

小青龙:白尾是我的标志

从此小青龙便彻底在世界走红,引来狩猎者的关注。

两人不知道的是,这一次发现将会给小青龙带来灾难。

捉蛇之风在国内盛行了三年,直到相关法律条文的出现,人们才停止对小青龙的捕捉。

我国毒蛇小青龙,为什么总遭国外“惦记”?一条价值100万? - 天天要闻

蛇类惨遭抓捕

如今,野生的小青龙已经很难再见到,存活的小青龙大多在实验室中,进行人工饲养。

2003年,陈远辉打算放生两条幼年小青龙。

这两条小青龙只有一岁左右,在放生的时候,陈远辉没有注意防护,其中一只反身一口咬在了陈远辉的左手中指。

刚开始陈远辉也没有在意,毕竟是小蛇,毒性应该不强,可没过多久,陈远辉就感觉头晕眼花,有些喘不过气来。

好在一旁的女儿跟他学过紧急救助措施,在周围采集一些草药,对陈远辉的伤口进行了处理。

陈远辉一连昏迷了三天,把家里人吓得不轻。

醒来后,陈远辉苦笑道“没想到治蛇毒的医生反被蛇咬伤了”。

我国毒蛇小青龙,为什么总遭国外“惦记”?一条价值100万? - 天天要闻

毒蛇毒液产生原理

人虽然没事儿,但是小青龙咬的伤口已经溃烂,并且无法恢复,最后只能截肢。

可见,小青龙的毒性有多强!它虽然比不上“亚洲一哥”,但是小青龙的毒量大,一旦进入人体,很难清理干净。

小青龙的保护

在小青龙的保护上,我国一方面加大野生小青龙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也在进行人工饲养

但是人工饲养技术难点很多,比如蛇蛋的孵化率并不高,即使完全模拟出小青龙的孵化环境,也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我国毒蛇小青龙,为什么总遭国外“惦记”?一条价值100万? - 天天要闻

爬行动物卵结构

也许小青龙只适合自然环境生长,人类的饲养对于小青龙的繁衍来说,是一种阻碍。

当初陈远辉发现小青龙,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给小青龙带去了灾难。

小青龙的毒性固然可怕,真正可怕的还是人类贪婪的心。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闻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盖房子,要从地球上运建材吗?长期留驻月球,饮用水也要地球“发货”、飞船“快递”吗?“不用!”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测实验室时,记者从科研人员口中听到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月壤3D打印系统设备。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 天天要闻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新华社合肥7月1日电 题:“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新华社记者郭晨、班娟娟、姚远在安徽省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一条孕育了数十家量子科技企业的“量子大街”。过去的10多年里,方圆几公里内,一个拥有中电信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代表性企业的量子产业集群在此崛起,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量子科...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并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 天天要闻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6月30日,华熙生物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推动行业进入以检测结果为宣传依据的时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张免受科学检验的必定属于伪科学。文章直指,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测量问题中,声称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就无法准确测量,就是一种典型的“免受检验策略”,试图让自己的主张免受科学检验和公共监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天天要闻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2型糖尿病是我国主要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肝糖输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鉴定与糖代谢稳态调节密切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建立疾病预警体系和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周健团队、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6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等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上,围绕AI时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脑机接口与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认为脑机接口将引领医疗新变革,是解决未来重大医疗需求的关键路径,脑机接口的突破性进展将出现在医疗康复领域。郑海荣以科幻电影《阿凡达》中通过意...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 天天要闻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如今,无人机的身影随处可见,不管是用于拍摄壮丽风景,还是助力农业喷洒农药,它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可谁能想到,这小小的无人机,一旦不受控制地乱飞,就会成为机场安全的巨大威胁。 ....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 天天要闻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职引未来】 当前,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这些地方就业,青年学子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将收获怎样的人生体验?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新颖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青年学子收获的不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