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到底能存多久?一文读懂细胞冻存那些事儿

2022年10月13日15:03:48 科学 1137

细胞到底能存多久?一文读懂细胞冻存那些事儿!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巨大的精密仪器,每一个器官都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零件,细胞就是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件。


如同机器需要定期维修、更换,人体也有自我修复机制,但每一次细胞的自我修复与更新,除了端粒酶保护能力下降外,基因突变的发生也不可避免,而此现象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在身体里累积,细胞的自我再生能力亦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衰退。



如今很多人都为自己的健康做好了长远规划,选择新型的个人健康管理方式——冻存免疫细胞。但是也有很多疑问:细胞冻存可以冻存多长时间?细胞复苏后活性如何?什么时候冻存细胞的质量最高?


今天就让小编细数细胞冻存发展简史,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细胞冻存的那些事儿。


细胞冻存技术初见雏形


01

1776年,Spallanzani最早发表了“冷”处理对“细胞”生命活动影响的报道。


02

十九世纪中后叶,许多早期的工作者(Prevost,1840; de Quatrefages,1853; Mantegazza,1866; Scheuk,1870)重复研究了低温处理对精子活动的影响,得出了和 Spallanzani相似的结论,即“冷不能杀死精子”。


03

1900年前后,科学家基本上肯定了生物成份能够在零下温度储存的事实。


04

20世纪50年代,Luyet等多位学者发现了电解质浓度对储存细胞的损伤作用,他们的基本结论是,电解质浓度增大是造成储存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


细胞冻存技术不断发展


05

60年代,美国纽约血液中心Rowe实现了红细胞的低温保存。1980年,他将在液氮温度下保存了12年的红细胞复苏后进行检查,没有发现任何生化和功能上的变异,从而从实践上证明了生物材料可以在低温下长期存活。


06

70年代,Mazur等首先根据中国仓鼠组织培养细胞的低温保存实验数据分析,提出关于冷冻损伤的两因素假说目,即冰晶损伤和溶液损伤假说。


07

80年代以来,理学和工程学进入低温保存研究领域,低温工程理论及实用设计原理的不断更新及应用,低温生物学的研究快速发展。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科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阶段,开始对生物和作为食品原料的生物材料进行低温保存处理。到了20世纪末,随着科学方法的不断进步以及冷冻方法的不断完善,低温保存技术广泛的应用到了临床上。


细胞存储知多少


1、细胞冻存可以冻存多长时间?

理论上可永久储存。研究表明,细胞冷冻储存在-70℃冰箱中可以保存一年之久;细胞储存在液氮中,温度达-196℃,只要保存得当,理论上储存时间是无限的。


细胞到底能存多久?一文读懂细胞冻存那些事儿 - 天天要闻

2、沉睡15年,复苏后活性94.2%

美国脐带血干细胞生物学研究权威Broxmeyer小组的体外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冻存15年以上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仍可维持其原有的体外增殖、分化、扩增和体内植入潜能。

11岁的湖南女孩晓颖2014年12月在湖南确诊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为更有效及时地进行治疗,晓颖一家听取当地医生建议,转院到广州南方医院,希望能在南方医院接受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当地脐血库迅速为其找到了一份配型6/6相合的脐带血,没想到的是,植入自己体内的这份脐血是2000年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采集的,冻存时间长达15年,按年龄来说,这份脐带血居然还是她的“姐姐”。这份脐带血刷新了当地脐血库冻存时间最长的临床应用记录,“脐血姐姐”虽沉睡了15年,但它依然生命力旺盛——移植前复苏活性检测高达94.2%。


细胞到底能存多久?一文读懂细胞冻存那些事儿 - 天天要闻

《沉睡15年“脐血姐姐”救11岁白血病妹妹》

细胞到底能存多久?一文读懂细胞冻存那些事儿 - 天天要闻

《沉睡11年脐带血救活武汉妈妈 零下196度罐里冻存》


2012 年,北京市道培医院救治一位 49 岁,体重达 87 公斤的白血病患者, 使用了一份 1998 年已经冻存 14 年的干细胞, 复苏后细胞活性达 96%。


2017 年北京使用一份采集于 1998 年 5 月,冻存 18 年 11 个月的干细胞,复苏后细胞活性为 97.16%。


广东脐血库在 1000 多例的出库中,冻存年限超过 10 年的已有 58 例,平均细胞复苏活性约达 90%,完全达到临床应用需要。其中有 1 例冻存了 15 年复苏活性仍达到 94.2%,于 2015 年救治了广东省 11 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女童患者,目前其身体状况良好。


美国脐带血干细胞生物学研究权威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 Broxmeyer 教授团 队在 2011 年《BLOOD》杂志发表的体外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证明,冻存 23.5 年 的干细胞仍可维持其原有的体外增殖、分化、扩增和体内植入潜能。


冻存细胞是一项看似简单却极具技术含量的系统工程,脐带血放入液氮正式储存前,为了防止干细胞在低温环境中破损,需要加入冷冻保护剂,进行降温处理。在降温的过程中,要利用专业的计算机程序逐步缓慢降低温度,直至-90℃后才可以转入-196℃深低温液氮中进行长期冻存,方能保证和不影响干细胞的活性。


3、什么时候冻存细胞的质量最高?


人体免疫力在20岁左右达到高峰,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细胞的活性越来越低,随之而来的就是疾病发生率逐年上升。


因此,预先将健康的免疫细胞存储在-196℃的深低温液氮罐中,待到需要之时,即用即取,方便安心。今天的细胞永远比明天的年轻,最好的储存时间就在当下!

存储细胞 存储健康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对细胞前沿技术不断探索与研究,细胞科技已经成为人类生命健康的有力保障,并在健康管理与疾病治疗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将健康充满活力的免疫细胞存储起来,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为未来人生保驾护航的重要手段,存储免疫细胞就是为自己投资一份健康财富!

在生物细胞学研究中,有时需要体外培养和分析癌细胞。细胞要养好,就要用好血清,如Ausbian®特级进口胎牛血清,它的内毒素小于3Eu/ml,使细胞更健康,客户做实验更加顺利。

细胞到底能存多久?一文读懂细胞冻存那些事儿 - 天天要闻

文章来源于:巴库综合细胞库

本文所用图片及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雷军发长文讲述小米芯片之路 - 天天要闻

雷军发长文讲述小米芯片之路

5月19日,雷军发文称今年是小米创业15周年。早在11年前,2014年,我们就开始芯片研发之旅。潇湘晨报综合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cspxxcb;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白顶䳭现身蛇岛保护区 这是大连地区首次记录到该种鸟类 - 天天要闻

白顶䳭现身蛇岛保护区 这是大连地区首次记录到该种鸟类

5月15日,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新纪录鸟类-白顶䳭(jí),同时也是大连地区首次记录到该种鸟类。春天是候鸟迁徙和蛇岛蝮活动的高峰期,每年这个时候蛇岛保护区的科研人员都会在蛇岛开展“蛇岛蝮种群生命表研究”工作,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人员王小平介绍说,5月15日傍晚,忙碌了一天的科...
这位海关女专家手机相册里分门别类存储着9000多张鸟类照片 - 天天要闻

这位海关女专家手机相册里分门别类存储着9000多张鸟类照片

在世界海关组织的讲台上,她是用流利英文向国外海关官员解析中国自贸协定细则的“原产地专家”;在世纪公园的晨曦中,她是鸟友们亲切称呼的“白鹡鸰”。她叫张玉华,是海关总署税管局(上海)的业务骨干,用6年时间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编织出一张独特的生态观
研究称树木在日食期间可以“对话” 科学家:离了大谱 - 天天要闻

研究称树木在日食期间可以“对话” 科学家:离了大谱

【CNMO科技消息】人类一直好奇,树木是否只是自然界中的沉默存在?它们有没有感知?能不能交流?最近一项研究提出一个引人关注的观点:在日食期间,云杉树之间可能发生了某种形式的“对话”,这一说法在科学界引发了争议。 这项研究由一个科研团队在2020年日食期间展开,地点是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区。他们监测了三棵云杉树,...
马关发现野生云南蓝果树 - 天天要闻

马关发现野生云南蓝果树

云南蓝果树。税玉民摄 云南网讯(记者徐申黄鹏通讯员王发勇)去年,马关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税玉民研究团队在保护区内发现了1株蓝果树科植物。近日,经过1年多的....
在上海,机器人正加速“进化” - 天天要闻

在上海,机器人正加速“进化”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源通用人形机器人公版机“青龙”,正在进行抓握训练。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供图 今年三月,二〇二五F1中国大奖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开赛。赛事期间,傅利叶人形机器人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看。傅利叶供图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在上汽通用汽车完成实景实训。图为开普勒K2“大黄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