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百岁寿辰,给予我们的启示不止于此…… | 睡前聊一会儿

2022年09月30日01:44:10 科学 1791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物理学家、诺奖得主杨振宁,迎来了100周岁的生日。近日,从举办“百种杨振宁主题图书版本展”,到出版《我知道的杨振宁》等书籍,社会各界通过多种形式为他祝寿,很多网友也自发送上了祝福。

杨振宁何许人也?大家并不陌生。但对于他的学术贡献,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从杨—米尔斯理论,到宇称不守恒定律,杨振宁在基本粒子、场论、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等多个物理学分支领域取得开创性成就。1994年美国富兰克林学会为杨振宁颁发鲍尔奖时称:杨—米尔斯规范场论重新规划了最近40年物理学和现代几何学的发展,已经排列在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工作之列,并肯定会对未来几代人产生相类似的影响。

学者深耕领域各有不同,为学精神却是彼此相通。在杨振宁亲自筹建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里,向来不把项目、职称、论文作为目标。他的学生表示,现在强调“破五唯”,高研院从一开始就只有“一唯”,那就是“唯留得下来的学术成果”。此外,从引导学生不进入僧多粥少的领域、更高效做出科研突破,到反对耗费巨资建造超大对撞机,哪怕这一项目最能展示自己的学说,无不彰显出杨振宁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与一心为公的高尚品格。

在诗作《归根》中,杨振宁写道:“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1971年开始,他不辞辛苦奔波于中美之间,促进学术交流,资助学者出访,为中国科教事业建言献策,为中国物理学发展把脉开方;2003年,他从纽约石溪搬到北京清华大学,亲力亲为推动人才培养,为科研捐出个人积蓄,甚至亲自给大一新生上大学物理课。正如杨振宁被评选为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时的颁奖词所说:“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他所牵挂的不只是学生的成长、学科的进步,更是中国的发展、民族的未来。

杨振宁百岁寿辰,给予我们的启示不止于此…… | 睡前聊一会儿 - 天天要闻

在杨振宁百年寿辰之际,梳理他的经历,回顾他的贡献,既是向这位大科学家和世纪老人致意,也是为了凝聚共同向前的力量。对于物理学研究者,是站在他的肩膀上继续寻求自然世界的全新突破;对于广大学者,是汲取他的给养在广阔知识世界中自由翱翔;对与每一个你我,是应该在各自岗位上一心苦钻研、矢志报家国。这或许是杨振宁传奇人生的另一种延续。

也要看到,在物理世界的规律运行之外,现实世界的逻辑总有一些出人意料。关于杨振宁,网络上的争议从未停息。即便在百岁生日之际,仍不乏有刺耳的群嘲,或苛责当年没有立即回国,或关心高龄续弦的始末,将一位大师级科学家生生“从科学版‘踢’上娱乐版头条”。固然,相比看懂杨—米尔斯理论,个人生活更加通俗。但有人除了把眼球浪掷在科研之外的八卦上,还依据不实传言对专业人士的工作与观点妄加评价,这样的风气值得警惕。以此赚取流量,不仅有失起码的尊重,也会寒了科研工作者的心、寒了鼓励创新的环境。

科学探索,尤其基础研究领域是原始创新的重要源头。远离名缰利索,需要专注更需要尊重,需要物质保障更需要精神支持。时下,我国有能力为学者创造世界级的工作环境。放眼东西南北、大城小镇,各地都在建科技中心、筑人才高地,招才引智妙招迭出,各类奖项层出不穷。但人才看重的不仅仅是“胡萝卜”,更大的鼓励来自社会的示范效应和创新氛围。为此,需要相关机构克服只看论文、只认效益,束缚过严、管得过死的积弊,也需要社会公众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对普通人来说,科技创新很遥远,但仍然可以做点滴“不难而正确”的事,为学者营造更好舆论环境。这也是杨振宁寿诞,给予我们的另类启示。

年过期颐的杨振宁,曾回忆起一段往事。1971年,好友邓稼先来信,其中化用诗句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50年后,杨振宁深情回应:“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五十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瞩望。”这里饱含着他们改变祖国科技面貌的志向,寄寓着掀开科学神秘面纱的期待。沿着他们开辟的路蜿蜒而上,需要更多科学家勇敢加入,也需要社会公众加油鼓劲,共同为最艰险的攀登扫清荆棘。

这正是:科学攀登,一路艰险;尊重创新,当为共识。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李泓冰)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