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海洋 还海洋生物一个家
愿大海永远清澈与辽阔
愿人类更加美好
-2022.08.27-
海洋环境,污染严重
面对海洋环境的严重污染,海洋资源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海洋环境及其资源的严重破坏,近30年来,不少沿海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起为数众多的各种类型的海洋保护区,这些保护区根据保护的对象不同,大致可分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区,濒危珍稀物种保护区,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特殊自然景观保护区以及海洋环境保护区等等;通过海洋保护区能完整地保存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本来面貌,能保护、恢复、发展、引种、繁殖生物资源,能保存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能消除和减少人为不利影响,因此保护区的兴起,为人类保护海洋环境及其资源,开辟了新的途径。
海洋保护,国际性问题
海洋是一个完整的水体。海洋本身对污染物有着巨大的搬运、稀释、扩散、氧化、还原和降解等净化能力。但这种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当局部海域接受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它本身的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该海域的污染。
海洋污染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每年把1000万吨石油排入海洋;约有100万吨滴滴涕已滞留在海水中。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是各国的共同要求。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广,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多,扩散范围大,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因此,海洋污染比起陆上的其它环境污染要严重和复杂。
海洋生物的现状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有这么广阔的土地,那海洋生物也应该很多才对吧!没错,我国的海洋生物数量占世界的10%左右。这些海洋生物就像我们的兄弟姐妹一样。但我们的兄弟姐妹正在慢慢地消失,为什么?因为我们人类。大家应该知道白鳍豚吧!它是全世界那么多国家,唯独中国才有的稀有动物,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由于我们人类所建的化工厂所排出来的废水对长江的水质造成了污染,还有生活垃圾……这些无情的垃圾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使它们无家可归,适应不了被污染得十分严重的环境,最终,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种古老而美丽的动物,有“活化石”之称的白鳍豚的数量不及大熊猫的5%。
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全世界99%的藏羚羊生活在我国西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上。藏羚绒又轻又软,保暖性强。用它制成的披肩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了西方富人的衣着时尚。然而想要采集这种绒就必须得把藏羚羊杀死。目前,存活的藏羚羊仅有15000--100000只,为100年前十分之一。如果继续残害它们,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20年内藏羚羊将灭绝。
这两种生物的数量正在不断地减少,因为他们的环境遭到了破坏,如果海洋环境继续遭到破坏,这些珍稀动物一定会越来越少的,比如:海洋生物当中最大、最重的蓝鲸,由于人们的随意捕杀,和人们对环境的毁坏,蓝鲸数量正在急剧减少。
为了保护海洋,也为了保护这些海洋生物,我希望大家可以少丢一些垃圾,多奉献一点爱心,也为了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的珍稀物种,也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好,多动动手,实现垃圾分类,保护我们的环境,给海洋生物一个家,也是更好地保护人类所生存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