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发射“太阳探测卫星”,近距离观测太阳,它的实力有多强?

2022年07月13日17:13:23 科学 1650

一个好消息!根据中国科学院的公告:我国将于今年10月,择机发射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ASO-S,目前,它的最终名称还没有敲定,正在全网征集中,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为我国的这颗“逐日卫星”想一个好名字。



我国将发射“太阳探测卫星”,近距离观测太阳,它的实力有多强? - 天天要闻



据悉,这颗太阳卫星的重量达到了888公斤,在发射后,它将去往距离地表720KM的同步轨道,对太阳活动进行实施观测、分析,从而帮助人类进行“灾害性空间天气预报”,让我们可以更了解太阳活动规律,提前对超强太阳耀斑作出预警。



我国将发射“太阳探测卫星”,近距离观测太阳,它的实力有多强? - 天天要闻



那么,人类发射过多少个“太阳探测器”?我国这颗“太阳卫星”有何优势?

从资料来看,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太阳探测器”,早在1960年的时候就已经发出了,如今60多年过去了,除了美国之外,欧洲、俄罗斯、日本等国家,也都发射过太阳探测器,累计来看,人类已经发射过70多颗太阳观测卫星了。

自然,作为航天大国之一,我国也需要发射太阳探测器,一方面这是我国航天实力的最好证明,另一方面,也可以“造福人类”。



我国将发射“太阳探测卫星”,近距离观测太阳,它的实力有多强? - 天天要闻



在去年10月,我国也曾发射过一颗名为“羲和”的太阳探测器,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说,“羲和号”并不算真正的太阳探测器,因为它无法忍耐太阳的高温,只能在发射升空后,远距离探测太阳的情况。

所以,为了获取更多的“太阳秘密”,我国才会在“羲和号”之后,再一次发射功能更为强大的“综合性太阳卫星”,据悉,这颗“综合性太阳卫星”是从5年前年开始研发的,也是我国又一个独立自主的项目。

和“羲和号”相比,它将更靠近太阳,并且它的上面还携带了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以及太阳望远镜,和全日面矢量磁像仪,这些都会让它帮助我国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太阳,通过研究太阳的“一磁两暴”,实时探测太阳变化情况。



我国将发射“太阳探测卫星”,近距离观测太阳,它的实力有多强? - 天天要闻



目前,人类最厉害的一个太阳探测器,是美国在2018年发射的“帕克太阳探测器”,去年4月的时候,帕克探测器更是一头钻入太阳大气层,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太阳”的探测器。

那么,我国即将发射的这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和美国的帕克探测器相比,又有何区别呢?首先,从技术上来说,目前我国的太阳探测器,还是达不到美国太阳探测器的高度,因为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它的表面实在是太热了,所以,想要靠近它,这就需要拥有非常先进的耐高温材料和技术。

因此,中科院的研究者也表示,我国的这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器”和帕克探测器的科学目标是不同的,帕克探测器主要是为了探测太阳的日冕层,搞清楚太阳风的起源,而我国的太阳探测器,则是从空间进行远距离的监测和预警。



我国将发射“太阳探测卫星”,近距离观测太阳,它的实力有多强? - 天天要闻



那么,为何要去研究太阳?“灾害性空间天气预报”有什么用?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位于太阳系中,而太阳,则是太阳系的主宰,是太阳系内的唯一一颗恒星,太阳系中的一切,都围绕着太阳运行,演化规律、寿命长短等,也都与太阳息息相关。

因此,只有搞清楚了太阳,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在太阳系内生存下去。因为太阳非常活跃,因此,太阳活动过程中抛射出的太阳风,以及太阳表面出现的黑子、耀斑等,对于地球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我国将发射“太阳探测卫星”,近距离观测太阳,它的实力有多强? - 天天要闻



太阳耀斑爆发来说,它就会破坏地球磁场,从而对人类的航天活动、通信活动等,都会造成影响,简单来说,就是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所以,伴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可以发射太阳探测器,搞清楚太阳变化对于地球的影响,从而可以提前预警,将影响减到最小。



我国将发射“太阳探测卫星”,近距离观测太阳,它的实力有多强? - 天天要闻



拿我国即将发射的“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来说,相关专家指出,等到它成功入轨后,它将每天为人类探测约500GB的太阳活动数据,而因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和全人类都息息相关,所以,我国太阳探测器获取到的一切数据,都会面向全球开放,即使是普通的天文爱好者,也可以共享这些信息。

那么,朋友们,在你们看来,我国上一颗太阳探测器叫“羲和”,这一颗太阳探测器又该叫什么名字?欢迎大家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美国科学家是否会参与研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中方回应 - 天天要闻

美国科学家是否会参与研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中方回应

据中国网,6月2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等介绍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法新社记者:美国法律禁止美国和中国开展太空领域合作,首先您对此有什么评论和看法?第二,美国科学家是否会参与研究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样本? 卞志刚:谢谢您的提问。在同美方开展航天领域合作交流上,...
嫦娥六号“回家”这一天还有特殊意义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回家”这一天还有特殊意义

2024年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6月4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等待点火起飞的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动画模拟画面)。画面中,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展开。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探索米索前列醇新用途:肛门给药 - 天天要闻

探索米索前列醇新用途:肛门给药

在住院医嘱审核中,我发现了几例米索前列醇片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例如,一位产妇在剖宫产后,尽管接受了缩宫素注射,子宫收缩仍然不佳,随后使用了0.4mg米索前列醇片肛门给药预防产后出血。这引发了我的思考:肛门给药米索前列醇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是否合理有效?米索前列醇,其为天然前列腺素E1的类似物,能够抑制胃酸的...
消防实验:车窗被炸飞10米远,降温喷雾使用不当会爆炸 - 天天要闻

消防实验:车窗被炸飞10米远,降温喷雾使用不当会爆炸

炎炎夏日,暑气逼人。“摇一摇、喷一喷,一秒降温、迅速制冷”的降温喷雾又开始流行,但6月28日大兴消防的一场实验揭示,降温喷雾在车内密闭空间使用时,如果遇到明火,会引发爆炸和起火。消防部门提醒,谨防“降温神器”变“伤人利器”!6月28日,北京最高气温36摄氏度,下午2点多,迎来一天中最热的时间。在北京市天交报...
鸟中“大熊猫”现身淮河蒙洼蓄洪库 - 天天要闻

鸟中“大熊猫”现身淮河蒙洼蓄洪库

大皖新闻讯6月27日早上6时许,阜南县摄影爱好者在淮河蒙洼蓄洪库,再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并且出现了青头潜鸭与二级保护动物水雉同框的精彩画面。
喜讯!马钢参与项目,获国家级奖项! - 天天要闻

喜讯!马钢参与项目,获国家级奖项!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马钢矿业罗河矿参与合作研究的“地下金属矿智能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据了解,罗河铁矿电机车无人驾驶系统研究作为该获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高带宽无线通信、电机车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