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灭绝的事情是什么?

2022年07月05日03:35:10 科学 1689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灭绝的事情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根据研究,地球到今天已经有45.5亿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生命演化过程当中,地球几经“磨难”,我们所熟知的五次生物大灭绝每一次发生的后果都是倾覆性质的,那么生物大灭绝会有下一次吗?以下这些事件可能导致大灭绝再次发生。

◆ 1:矿产资源

人类的第六次灭绝可能因采矿资源造成的环境污染而发生,而你们现在可能还在狂欢。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灭绝的事情是什么? - 天天要闻

由于人类造成的环境污染,估计每年有10万种物种被消灭。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灭绝的事情是什么? - 天天要闻

◆ 2:黄石国家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和夏威夷的巨大火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适合喷发。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灭绝的事情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如果这些火山爆发,美国将被摧毁,世界将被有毒的火山灰覆盖。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灭绝的事情是什么? - 天天要闻

◆ 3:计算机

自卫本能可能也是人工智能AI的天性。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灭绝的事情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如果计算机具有自我保护本能,难怪无论浪费多少浪费的人力资源,计算机都会攻击人类。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灭绝的事情是什么? - 天天要闻

◆ 4:伽马射线暴

当一颗恒星坍缩时,大量的伽马射线被相应地发射出来,称之为伽马射线暴。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地球将暂时暴露在高烧中。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灭绝的事情是什么? - 天天要闻

然而,幸运的是地球将面临这种情况似乎大约在5亿年后,。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灭绝的事情是什么? - 天天要闻

◆ 5:蜜蜂灭绝

由于温度升高和使用杀虫剂,蜜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更大的危险。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灭绝的事情是什么? - 天天要闻

人类吃的食物中有33%是蜜蜂授粉。因为植物依赖于这种作用,如果蜜蜂灭绝,每年至少要花费200亿美元 。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灭绝的事情是什么? - 天天要闻

◆ 6:生化危机

合成生物学家的工作基本上是处理极其危险的病原体。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灭绝的事情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如果这些病原体泄漏到外部,则几乎没有手段可以阻止这些致病细菌的传播。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灭绝的事情是什么? - 天天要闻

◆ 7:二氧化碳的排放

过去两个世纪二氧化碳(CO2)的排放使海水的酸度提高了25%。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灭绝的事情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海洋生物可能会灭绝。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灭绝的事情是什么? - 天天要闻

◆ 8:与彗星的碰撞

大灭绝也可能是由彗星经过地球轨道引起的。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灭绝的事情是什么? - 天天要闻

鉴于地球每3600万年就要接近彗星一次,地球有可能因与彗星的碰撞而毁灭。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灭绝的事情是什么? - 天天要闻

◆ 9:温室气体

科学家詹姆斯·汉森(James Hansen)认为,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压倒性的温室效应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灭绝的事情是什么? - 天天要闻

由于温室效应,汉森指出,地球的温度将接近460度左右,这是未来金星表面的平均温度。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灭绝的事情是什么? - 天天要闻

◆ 10:地球磁场反转

地球磁场可以随时反转,反转时磁场减弱。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灭绝的事情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此时,地球和人类将处于不受保护的状态,来自外太空的致命辐射将横扫全球。

十件可能引起第六次生命大灭绝的事情是什么? - 天天要闻

简而言之,这应该是一种不后悔的生活方式。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闻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东禾九谷开心农场的全自动插秧机。今年的水稻插秧时节,在崇明区竖新镇的东禾九谷开心农场,一台新引进的无人驾驶插秧机成为稻田里的“明星”。工作人员为插秧机装好秧盘后,只需进行简单设置和遥控启动,插秧机就能自动作业,将装载的秧苗持续插入稻田。临近稻田尽头,插秧机会自动掉头,在返程中继续插秧。几趟来回后,工...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 天天要闻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近日,关于杨幂论文的争议在学术界和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据报道,杨幂所提交的论文查重率异常低,仅为0.9%,且字数远远达不到发刊标准,这不禁让人对其论文的质量和原创性产生质疑。更为引人关注的是,论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这一发现更是加剧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为期53天的“嫦娥六号”任务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时20分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六号”轨返组合体(轨道器与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此后,轨道器与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约5000千米处解锁分...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 天天要闻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李兰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间的最美逆行人,70多岁高龄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后,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横在脸上,令人看了无比的心酸,无比的感动。如今,李兰娟院士和爱人郑树森院士创办的“树兰医疗”两次冲击港股IPO,合计估值约80亿。科
从开伞到落地 如何准确捕捉“嫦娥六号”图像? - 天天要闻

从开伞到落地 如何准确捕捉“嫦娥六号”图像?

今天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六号”采用的是特殊的“打水漂”返回方式,在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景象测量分队在着陆场布设多台小型无人测控设备,构建起了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