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数之谜,科学家是如何确定常数的?常数与宇宙的关系是什么?

2022年07月05日00:10:07 科学 1795

常数之谜,科学家是如何确定常数的?常数与宇宙的关系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哈勃常数、引力常数、普朗克常数、玻尔兹曼常数、光速、π、真空的介电常数、真空的磁导率电导率、电阻率、库仑常数,等等……常数家族的队伍还在不断扩大。任何学过基础科学的人都会遇到至少一个物理常数,比如光速或电子的质量。这是不可避免的。

科学家尤其是物理学家必须记住这些常数(至少非常熟悉),因为这可以让很多计算过程变得简单。但当你停下来思考这些常数,以及它们所描述宇宙的某方面的性质时,你会感到不可思议。这些庞大的数字并不仅仅是为了给我们带来计算上的不便。

我们知道很多常数的值,但是这些值是怎么来的呢?这些常数是科学家创造的,还是自然存在的?它们对物理学意味着什么?它们会改变吗?如果会,我们为什么称它们为“常数”?

这些常数意味着什么?

常数之谜,科学家是如何确定常数的?常数与宇宙的关系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哈勃常数告诉我们宇宙的膨胀及恒星离我们远去的速度,最终帮助我们计算宇宙的年龄。自埃德温·哈勃于1929年首次计算出它以来,已经过去了近100年,科学家们仍在争论它的实际价值。随着技术的每一次飞跃,以及每一台新的(更精密的)望远镜问世,哈勃常数都会“改变”。找到哈勃常数的精确值仍然是现代天文学最大的挑战之一。

引力常数有时也被称为牛顿常数,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中使用的比例常数,用G表示。无论是在地球上、火星上,还是在几千光年之外的某个遥远的行星上,引力常数的值都不会改变。

普朗克常数给出了粒子频率与其总能量之间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世界中的一个突破性发现,因为其中一个量是波的属性(频)),另一个是粒子的属性(能量)。因此,证明了物质的波粒二象性,并最终为量子物理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我们可以通过常数所代表的东西(物理量)来定义单个常数,但我们能否给几个常数赋予一个整体的定义(含义)?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用我们指定的单位来定义宇宙的某些量,比如米、牛顿、光年和焦耳。

例如,引力常数的单位G是:

常数之谜,科学家是如何确定常数的?常数与宇宙的关系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当G乘以两个物体的质量,再除以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就得到了力的单位,牛顿(N)。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因为我们想知道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

常数之谜,科学家是如何确定常数的?常数与宇宙的关系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因此,常数的数值将取决于我们使用的单位系统。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常数是人类构造的?绝对不是!这个定义是关于常数的作用,而不是常数是什么。此外,它也不能定义所有的常数,因为也有无量纲的常数,比如著名的圆周率π。

圆周率是个无理数,并且是超越数,它出现在自然界的许多现象中。从DNA双螺旋结构,到扔石头时池塘的涟漪,到斑马条纹和豹斑图案,到著名的海森堡原理,到抗震建筑的结构,再到海浪的涨落——圆周率无处不在。它在宇宙运行的中心逐渐消失,并出现在最复杂的数学中。

它是一个常数,没有单位,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它们的值是如何确定的?

有一些常数的值存在争议,误差总会存在,这取决于我们现有设备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常数不是科学家创造的。它们存在于宇宙中,我们只是通过反复的实验和观察来测量它们。

还有一个问题更深入地探究了常数之谜。在1937年2月20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著名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提出了一个至今仍令物理学家困惑不解的问题:如果我们纵观整个宇宙的历史,所有的常数真的都是常数吗?毕竟,我们所有的测量都是在地球上进行的。这里不变的东西在其他地方也是不变的吗?

常数之谜,科学家是如何确定常数的?常数与宇宙的关系是什么? - 天天要闻

  • 保罗·狄拉克的论文

然后有证据表明“质子质量与电子质量的比值”是不变的。多年来,在来自多个国家的众多研究小组,探索了可观测宇宙中最遥远的角落,仅仅是为了确定质子与电子的质量比是否会改变。每一次,结果都是一样的。质量比保持不变。

常数是会变化的,比如哈勃常数(埃德温·哈勃测量的初始值是目前哈勃常数值的7倍多),但这是由于人为误差和设备精确性造成的。

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些常数是这样的,它们是如何由自然决定的,以及它们是否能在数十亿年的时间里发生变化。我们只能测量已经存在的东西。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闻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东禾九谷开心农场的全自动插秧机。今年的水稻插秧时节,在崇明区竖新镇的东禾九谷开心农场,一台新引进的无人驾驶插秧机成为稻田里的“明星”。工作人员为插秧机装好秧盘后,只需进行简单设置和遥控启动,插秧机就能自动作业,将装载的秧苗持续插入稻田。临近稻田尽头,插秧机会自动掉头,在返程中继续插秧。几趟来回后,工...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 天天要闻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近日,关于杨幂论文的争议在学术界和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据报道,杨幂所提交的论文查重率异常低,仅为0.9%,且字数远远达不到发刊标准,这不禁让人对其论文的质量和原创性产生质疑。更为引人关注的是,论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这一发现更是加剧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为期53天的“嫦娥六号”任务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时20分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六号”轨返组合体(轨道器与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此后,轨道器与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约5000千米处解锁分...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 天天要闻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李兰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间的最美逆行人,70多岁高龄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后,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横在脸上,令人看了无比的心酸,无比的感动。如今,李兰娟院士和爱人郑树森院士创办的“树兰医疗”两次冲击港股IPO,合计估值约80亿。科
从开伞到落地 如何准确捕捉“嫦娥六号”图像? - 天天要闻

从开伞到落地 如何准确捕捉“嫦娥六号”图像?

今天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六号”采用的是特殊的“打水漂”返回方式,在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景象测量分队在着陆场布设多台小型无人测控设备,构建起了一道...
嫦娥六号,到家!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到家!

今天,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六号探测器已于本月初先后完成月球背面软着陆、采样、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等工作。欢迎回家致敬追梦的中国航天来源:央视新闻、央广网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