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器官再造又迈出一步,3D打印人肺支架有望5年后进行人体实验

2022年06月30日00:37:23 科学 1129

2022年6月29日,据资源库获悉,生物技术公司United Therapeutics与3D打印企业3D Systems最近在圣地亚哥的LIFE ITSELF会议上,展示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3D打印物体—人体肺支架。


人体器官再造又迈出一步,3D打印人肺支架有望5年后进行人体实验 - 天天要闻


据介绍, 这些3D打印的人体肺支架设计由44万亿个体素组成,分布着4,000公里的肺毛细血管和2亿个肺泡。United Therapeutics的科学家计划用患者自身的干细胞将这些3D打印的人肺支架细胞化,在不需要免疫抑制的情况下,以创建可耐受的、可移植的人肺,防止人体的排斥反应

“上周,我们向公众展示的3D打印人体肺支架令人兴奋,我们也很高兴和大家分享3D打印肺支架现在正在动物模型中展示气体交换。我们定期打印肺支架,其精确度与在美国开车时一样准确,并且偏离路线的幅度不超过人类头发的宽度,”Rothblatt博士说。“在United Therapeutics和 3D Systems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持续努力下,我们希望在五年内让这些个性化制造的肺用于人体试验。”


人体器官再造又迈出一步,3D打印人肺支架有望5年后进行人体实验 - 天天要闻


Rothblatt博士继续说:“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创造无限供应的可移植肺。 即使在今天,我们仍在使用一种称为离体肺灌注的过程来增加可移植肺的供应,方法是将人类供体肺的评估期和生存能力延长几个小时,迄今为止已延长了230多条生命。”

根据美国卫生资源和服务管理局的数据,2021年美国有2524名患者接受了肺移植,截至2022年6月3 日,美国肺移植等候名单上有1,075名患者。每年有超过 150,000 名美国人死于肺病。


人体器官再造又迈出一步,3D打印人肺支架有望5年后进行人体实验 - 天天要闻


据United Therapeutics透露,他们的生物墨水技术还打印了两个正在发育的肾脏和肝脏, 而3D打印人体肺支架只是迈向未来3D打印器官的第一个尝试。

据资源库了解,这一生物打印器官的核心技术之一是一种利用烟草植物生产胶原蛋白的技术。通过对烟草幼苗进行基因工程来实现这一目标,使其产生含有胶原蛋白所需的五种人类基因。

而胶原蛋白是哺乳动物中最普遍的蛋白质,也是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使用植物重建胶原蛋白对生物打印的未来有重大影响。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鸡公虫”是什么?具体长啥样?它的克星是谁? - 天天要闻

“鸡公虫”是什么?具体长啥样?它的克星是谁?

夏季是蚊虫类孳生的高发期,比较常见的有蚊子、伊蚊、臭虫、苍蝇、毛毛虫、蟋蟀、蟑螂等。其中,吸血蚊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野外都能看得到,见人就咬。反正人们对蚊虫是比较忌惮的,因为它们会携带一些细菌。近日,湖南益阳桃江县局部出现遍地“鸡公虫”引发
在湛江寻找生物“活化石”!不起眼的文昌鱼,竟活了五亿年 - 天天要闻

在湛江寻找生物“活化石”!不起眼的文昌鱼,竟活了五亿年

2024年6月15日,由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广东海洋大学相关专业人士组成的考察小组在湛江硇洲岛海域寻找到了40余条文昌鱼。6月15日,由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广东海洋大学相关专业人士组成的考察小组在湛江硇洲岛海域寻找到了40余条文昌鱼。文昌鱼其实并不是鱼,它是低等无脊椎动物向高等脊椎动物演化时的过渡生物,早5亿年前...
世界海龟日︱海龟:今天我放假! - 天天要闻

世界海龟日︱海龟:今天我放假!

今天是世界海龟日,“小绿”我决定给自己放天假。我打算在近岸海域畅游,晒晒太阳,饿了就在珊瑚丛中觅食。吃饱喝足便漂在水面打盹,或者寻一处暗礁睡午觉。 作为海洋爬行动物,我们绿海龟用肺呼吸,这....
2700亿吨!嫦娥五号发现月球储水库,美国为啥6次登月都没发现? - 天天要闻

2700亿吨!嫦娥五号发现月球储水库,美国为啥6次登月都没发现?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月球宛如一颗孤独的明珠,长久以来都是人类向往和探索的圣地。最近,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上的新发现,无疑给人类带来了前所
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发现植物新种——“荥经凤仙花” - 天天要闻

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发现植物新种——“荥经凤仙花”

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6月15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四川分局获悉,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县管护总站、四川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联合发表了一个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新种,并将其命名为荥经凤仙花。荥经凤仙花。摄影 宋心强据了解,凤仙花属是凤仙花科中最大的属,全世界有1000余种,主要产于欧亚大陆的热带...
院士专家齐聚圆桌 共话中国航天强国之路与航天产业发展 - 天天要闻

院士专家齐聚圆桌 共话中国航天强国之路与航天产业发展

封面新闻记者 谭羽清 马晓玉 张峥航天技术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更是人类探索宇宙、认知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航天活动,人类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奥秘,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同时,航天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