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突击队弘扬老科学家精神

2022年06月27日21:37:10 科学 1855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

李文皓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的队长,作为一名80后,他感慨自己经历了“中国高速发展的40年”。这位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的毕业生,深知在航空航天领域,最是强调责任心,强调“一丝不苟和团队组织协作”。

2018年,中科院力学所党委坚持以党建促科研,主动创新组织形式,围绕项目研究需求,整合力学所优势科研力量,组建了多学科跨部门的科研攻关团队。2021年7月15日,中科院首个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启动仪式在力学所举行,李文皓所在的团队被中科院授予“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称号,中科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向队长李文皓进行了授旗。

青年突击队弘扬老科学家精神 - 天天要闻

2021年7月15日,中科院“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授旗仪式。中科院力学所供图

这是一支以力学所老科学家命名的突击队,代表了新一代的科研人员在重大科技任务攻关中弘扬老科学家精神。目前,团队成员共计32名,中级职称以上占88%,35周岁以下占65%,汇集了经验丰富的70后、敢打敢拼的80后和勇往直前的90后,是一支“老中青三代有机结合”的队伍。

“国家对中科院、中科院对力学所,都更加强调‘做国家队、行国家事、担国家责’以及对个人围绕‘国家人’的使命要求,除了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和发现,也更要求围绕重点做重大集成创新。”李文皓说。

作为国内外力学界极具重要影响的研究基地,几十年来,中科院力学所为我国“两弹一星”、航空航天、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近代力学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的科学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力学所也是第一个被授予“中国科学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称号的研究所。

2018年至今,突击队攻坚克难,他们的“鸣镝”宽域飞行器研制任务,通过高效迭代,圆满完成了5类7次飞行实验,成功实现了国内临近空间投放高速飞行器实验、国际宽域飞行器返场实验等。

绵阳山中的风洞群,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试验场,这些年轻人在研制过程中,突破了多项宽域飞行关键技术,在国内首创“临空投放”模式,前瞻性地探索了宽域化飞行和可重复使用技术,为攻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全速域适应性难题,提供了可行方案和关键支撑。

当与行业专家交流时,这些年轻人的想法,大多数时候被认为“过于大胆”“短时间难以实现”“没有可参考的依据”。

为此,突击队发展了一套综合系统力学设计的快速迭代方法,25天内集中协同、23轮方案快速迭代。他们上午提问题明确思路,下午论方案开展设计,晚上画网格,凌晨进“超算”,隔天早上整理数据。

一轮又一轮方案迭代,这些年轻人飞速补全了短板,用实际的进展,回答了各个方面的质疑。研发,生产,测试,总装,飞试……每个环节,队员们的科学思想与技术,都在不断碰撞产生新的灵感火花。

他们向特级试飞员请教飞行操纵品质,调整与优化了飞行过程关键动作策略;与翼龙无人机总设计师交流飞行器故障模式,针对临空投放新飞行试验设计出完备的安全处置预案;从结构加工技术工人那里了解成型工艺与装配约束,更新飞行器前缘钝化半径设计方法;在探讨测控技术、部署测控设备的过程中,激发了队员在飞行器涂层、改进雷达特性方面新的研究思路。

突击队注重培养人才,鼓励有情怀、有担当的新人承担重任,把青年人锻炼成骨干,健全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有效机制。成立4年以来,已经有两名专家成为国家级领域专家组专家,两名队员晋升为正高级职称。

团队中,一位27岁的航电工程师,从负责航电测试开始,用了2年时间,成长为地面系统及航电系统指挥。一位33岁的气动设计师,承担了全系列飞行器的气动外形设计的主要任务。还有一位技术人员,从参与外场搜救回收到成为总师助理,仅仅用了4年时间。

在这片培育年轻队伍的丰沃土壤里,这些年轻人连续高效地奋战在前线,持续创新,不断做着理论研究和技术改善,也不断成长。

“年近不惑,我们已经不能再躲在前辈们的羽翼下,而要在属于我们的历史舞台上勇做真正的主角。”李文皓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西安建大新型高压辊式立磨技术落地包头 将打造百万吨级工业固废资源化示范工程 - 天天要闻

西安建大新型高压辊式立磨技术落地包头 将打造百万吨级工业固废资源化示范工程

7月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内蒙古波普和丰环保有限公司在西安签署EPC总承包合同,标志着国内首条采用“新型高压辊式立磨及其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的工业固废资源化生产线正式落地内蒙古包头。该项目合同额达1.0898亿元,建成后年消纳工业废渣120万吨,年产低碳胶凝材料120万吨,将成为我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领域的重要示范工...
Nature重磅:首次从木乃伊中提取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 - 天天要闻

Nature重磅:首次从木乃伊中提取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

撰文丨王聪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古埃及文明曾繁荣了数千年,在其鼎盛时期,古埃及建造了众多叹为观止的金字塔,此外,他们还曾流行制作木乃伊,其中,许多数千年前的木乃伊保存至今,科学家们一直希望从中提取古 DNA。然而,木乃伊的制作过程以及炎热的气候条件加速了 DNA 分解,导致其中的 DNA 保存状况不佳。直到 19...
一个月内两次被掩,这颗恒星为啥频繁“躲猫猫”? - 天天要闻

一个月内两次被掩,这颗恒星为啥频繁“躲猫猫”?

7月4日、31日,夜空将上演两次月球遮掩室女座最亮恒星——角宿一的奇妙天象。南半球部分区域的公众将有机会看见这一天象,其他地区的公众可以看到月亮与角宿一近距离相伴的景象。月掩角宿一指的是什么?为啥一个月内会两次发生月掩角宿一?天文科普专家为
新国标落地 女性健康被阳光照见丨中听 - 天天要闻

新国标落地 女性健康被阳光照见丨中听

评论员 王晓娜7月1日,一项关乎所有女性(和部分男性)日常生活的强制性国标正式落地!《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不仅把卫生巾、护垫、成人纸尿裤等产品划进“重点监管区”,还新增了pH值、荧光剂检测等硬核指标。简单来说,以后厂家再想用“毒卫生
生态头条 |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物种新记录 - 天天要闻

生态头条 |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物种新记录

记者7月2日从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该局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联合组织的贡嘎山植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活动顺利收官。科考团队在此次野外调查中,发现大量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及珍稀濒危植物,也收获了多项物种新记录,为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科
用TEM您能看到什么? - 天天要闻

用TEM您能看到什么?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分析工具,利用高能电子束穿透超薄样品,通过收集透射电子和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能获得极其丰富的信息,分辨率可达原子级别(亚埃级)。
低烟无卤光缆 - 天天要闻

低烟无卤光缆

低烟无卤光缆(Low Smoke Zero Halogen, LSZH Optical Fiber Cable)是一种采用环保材料制造的光缆,其核心优势在于燃烧时释放的烟雾极少且不含卤素(如氯、溴等),从而显著降低火灾风险,保护人员安全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