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号233亿公里外传回消息,使命进入最后阶段,要停止?

2022年06月26日17:50:09 科学 1415

1977年,NASA接连发射了2个星际探测器,为它们取名为“旅行者”1号和2号,如今,44年过去了,“旅行者们”也迎来了生命的尾声。



“旅行者”号233亿公里外传回消息,使命进入最后阶段,要停止? - 天天要闻



根据外媒6月23日的消息,NASA计划开始关闭“旅行者”1号和2号身上搭载的部分仪器,同时,宣布因为能源耗尽,它们已经正式进入到使命的最后阶段。

这条消息发布后,也是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因为当初NASA在它们的身上,都携带了介绍地球文明的信息,这也让不少人好奇,完成使命的“旅行者们”,它们在和地球失联后,又会去往哪里?它们究竟会不会被外星文明发现?



“旅行者”号233亿公里外传回消息,使命进入最后阶段,要停止? - 天天要闻



那么,“旅行者们”的最终目的地又是哪里呢?

据悉,目前“旅行者1号”在位于地球约233亿公里之外的地方,而它的兄弟“旅行者2号”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则要近一点,约为193亿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呢?即使它们现在仍然和地球可以保持联系,但是,即使是以光速传递信息回地球,也需要至少18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因此,从这里也可以看出,NASA的工程师们,想要和这个“旅行者”取得联络,信息一来一回就至少要2天左右的时间,而在这期间,因为“旅行者们”已经进入最终阶段,所以,也要担心,它们会不会突然故障失联。



“旅行者”号233亿公里外传回消息,使命进入最后阶段,要停止? - 天天要闻



作为人类飞离最远的探测器,目前,“旅行者们”都在太阳系边缘,不过,一些研究者认为,它们已经离开了太阳系,也有不少研究者并不认同。

这是因为人类对于太阳系边缘的结构,目前还是一知半解的,比方说,有一种假象中的天体“奥尔特云”,研究认为,它是太阳系诞生时的星云残骸,包围着太阳系,半径范围至少在1光年左右,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事实上也意味着NASA的“旅行者们”永远都无法离开太阳系。



“旅行者”号233亿公里外传回消息,使命进入最后阶段,要停止? - 天天要闻



当然,在它们和地球彻底失联后,它们也不会直接在宇宙中解体,而是会继续在宇宙中飘荡,在NASA的设定中,它们会朝着银河系中心地带飞去,不过,这或许是一场永远无法抵达的旅程,因为按照目前“旅行者们”的速度,即使它们抵达距离地球最近的比邻星系,也将是7.4万年之后的事情了。

而且,在它们去往银河系中心的途中,也会经过大量的恒星系统,所以,事实上也不排除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们会被银河系中的外星文明发现,并且接收到它们上面的信息。



“旅行者”号233亿公里外传回消息,使命进入最后阶段,要停止? - 天天要闻



那么,“旅行者们”被外星文明发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NASA设计它的时候,虽然那个时候,人类对于太阳系有几颗行星都不确定,对于太阳系之外的世界,了解更是非常少,但是,NASA的科学家们,却仍然相信未来有一天,这些星际探测器可以被外星文明发现。

所以,在设计“旅行者们”方面,专门配备了一个可储存信息达10亿年的金唱片,上面包含着一切地球和人类文明的相关信息,从这里可以看出,NASA是很希望“旅行者们”被外星人发现,并且对地球作出回应的。



“旅行者”号233亿公里外传回消息,使命进入最后阶段,要停止? - 天天要闻



但是,虽然上面的“金唱片”不会因为能源耗尽而失效,但是,在2025年之后,伴随着“旅行者们”都和地球彻底失联,它们的所有功能都将关闭,也不会再被唤醒,这也意味着,这个时候的“旅行者们”,就会和宇宙中哪些到处飘荡的小天体,没有什么两样了。



“旅行者”号233亿公里外传回消息,使命进入最后阶段,要停止? - 天天要闻



除非有一天,它们受到引力的作用,飞入某个恒星系统,而这个恒星系统中,又正好有外星文明存在,他们可以截获“旅行者”,同时,也可以破译上面的密码,否则,“旅行者们”携带的金唱片,大概率永远都不会被外星文明发现。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再加上宇宙中星系和星系之间非常遥远,即使有地外文明存在,彼此之间信息沟通,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人类想要通过“旅行者们”实现和外星人“建交”,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旅行者”号233亿公里外传回消息,使命进入最后阶段,要停止? - 天天要闻



这也意味着,很多朋友担心,“旅行者们”会为人类引来灾难,这其实是不可能的,毕竟,如果太阳系边缘真的有奥尔特云,那么,再过1万年,“旅行者们”也飞不出太阳系,更别说它们会飞入其它的恒星系统了。

等到万年之后,甚至有可能人类早已经离开太阳系了,所以,即使真的有外星文明收到金唱片,也无法找到人类,朋友们,你们怎么看?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 天天要闻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关注+星标,好搭档不错过7.7本周值得读来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发表,我们为您精选呈现。1.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2. 并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与慢性炎症相关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拟态是否成功取决于观察者的视角心理学 |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 天天要闻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开放科学(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赖、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复使用并借鉴的科学,它能带来更快、更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以及更为广泛的益处,而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这一切的基础。以OA形式发表研究,也能为研究人员和作者带来影响力和可见度等诸多益处: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优势,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广的影响范...
深度科普:光飞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吗?光:我只需要一瞬间! - 天天要闻

深度科普:光飞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吗?光:我只需要一瞬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速度的理解往往基于牛顿力学体系下的相对速度概念。比如,当我们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上,观察到车外的物体在以一定的速度向后移动,这个速度是相对于汽车这个参考系而言的。然而,光的速度却截然不同,无论在何种参考系中测量,光在真空中
超导量子计算机关键核心设备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释制冷机 - 天天要闻

超导量子计算机关键核心设备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释制冷机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本源量子今日宣布自主稀释制冷机获国际订单,将批量出口“一带一路”国家,标志着我国自主量子计算核心装备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本源 SL400 稀释制冷机稀释制冷机是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关键核心设备之一,能够为量子计算机提供接近绝对零度(IT之家注:-273.15℃)的极低温运行环境,除量子...
自然之美:布氏苇莺 - 天天要闻

自然之美:布氏苇莺

布氏苇莺:雀形目、莺科、苇莺属鸟类,属小型鸟类。体长12-15厘米,体重10-12克。其中国内主要分布于新疆以及香港,主要栖息于湖泊、河流、水库、水塘、溪流、沼泽等不同水域附近的灌木丛、芦苇丛以及草丛中。
超绝!夏日的沈阳!今天4时5分正式进入…… - 天天要闻

超绝!夏日的沈阳!今天4时5分正式进入……

今日4时5分 我们迎来“小暑”节气小暑,暑气渐盛虽还未到最酷热之时却已奏响了盛夏的序曲年方过半 季夏正始小暑,又称“小热”暑气蒸腾、热浪翻涌虽未到三伏极盛之时但此时的沈城已浸满了夏日的浓烈气息此时节气温飙升最高可达35℃雷雨也时常突袭闷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