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二号着陆!美国不理解:为何中国后来居上即将拥有空间站?

2021年09月17日22:40:07 科学 1374

导读:回家过中秋啦!神舟十二号乘组在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即将到来之际,成功返回地球。不过,由于要进行“三级隔离”和适应性训练,神舟十二号乘组三名航天员不能回“小家”过中秋,而是在单位的“大家”过中秋。

神舟十二号着陆!美国不理解:为何中国后来居上即将拥有空间站? - 天天要闻

并且这一次的载人返回舱不是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的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而是在其西偏南约900公里外的东风着陆场,这里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荒漠带,具有地广人稀、地势平坦等特点,非常有利于搜救,也不会对农牧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神舟十二号顺利返回地球

神舟十二号飞船乘组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出差”三个月后,于北京时间9月17日13时34分成功着陆在东风着陆场,着陆点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0°04′28"、北纬41°37′43",随后三名航天员顺利出舱且报告身体状况良好,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第一次载人航天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二号着陆!美国不理解:为何中国后来居上即将拥有空间站? - 天天要闻

看完了神舟十二号返回舱着陆的直播过程,可以用“堪称完美”来形容,整个返回过程非常顺利,各种测控数据也非常精准,其中先后四次预报着陆点的地理坐标相差只有几百米,几乎做到了返回舱着陆直升机搜救回收队到位,前后仅相差1分钟,而且这还是由以往作为气象备份着陆场转为唯一主着陆场的东风着陆场首次迎接航天员回家。

不断被“打压”的中国航天

从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到首次空间站载人航天任务圆满成功,在半个多世纪的各项航天探索任务中,我国始终都能步步为营,按照节点完成既定任务。但是中国的航天发展之路,并非一路平坦,而是“荆棘满满”,尤其是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制造了不少“麻烦”,企图阻挡遏制我国的航天事业。

神舟十二号着陆!美国不理解:为何中国后来居上即将拥有空间站? - 天天要闻

以我国空间站建设为例,回顾空间站的研发历程,在某种程度上还得感谢美国及其“盟友”对我国航天技术的封锁与打压。因为虽然遭到了技术封锁,导致我国在自主探索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无法“搭乘”国际空间站的便车开展相关科研任务。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我国一心一意搞自主开发,排除万难走出了自己的航天路,这样才能“行稳致远”。

我国空间站建设成功突破美国的“封锁”

实际上在1998年国际空间站正式建站之前,我国还曾想参与到这项国际太空合作计划,但是1999年5月25日美国却公布了其“一手炮制”长达872页的《考克斯报告》,无端指责我国窃取了七种核弹头和中子弹的机密、导弹技术,并且还攻击了我国把所谓其高性能计算机、民航、精密机械等先进技术用于军事建设,当然这里面美国也没少在航天领域对我国“使绊子”。

神舟十二号着陆!美国不理解:为何中国后来居上即将拥有空间站? - 天天要闻

在涉及航天领域方面,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国际发射市场“份额”,他们规定任何国家都不允许用中国的火箭来发射装配有美国零件的卫星、飞船等航天器,虽然《考克斯报告》在美国人的“朋友圈”里唬住了一些国家,极大地阻碍了我国航天发射商业化。

除了所谓的《考克斯报告》,2011年5月16日美国国会还通过了一项极具歧视性的法案——《沃尔夫条款》,更是将限制中国与美国在航天领域的一切合作合法化,也就是说美国首次(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对中美两国在航天的合作进行了限制。

但是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来就不会被困难所吓到,既然国外的封锁导致我国无法参与正常的国际商业发射活动,那么就要迎难而上创造条件全力进行科研攻关,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技术。

神舟十二号着陆!美国不理解:为何中国后来居上即将拥有空间站? - 天天要闻

而我国在人造卫星、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探火工程等任务中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也一再向世界证明,任何想通过封锁、打压等手段遏制我国发展都是行不通的,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得益于明美国的无端职责、打压和封锁,也倒逼我国走自主研发的道路。

美国也想加入中国空间站

如今,我国的航天技术不断提升,例如拥有酒泉、太原、西昌、文昌四大航天发射场,并于也2019年7月30日启用了东方航天港,也就是说我国有5大航天发射基地,涵盖中高纬度和中低纬度。其中地处酒泉市阿拉善盟之间的酒泉航天发射场,占地面积大约为2800平方公里,是我国“资格”最老的的发生中心,因发射中心地处大西北内陆常年干燥少雨,能够为航天发射任务提供绝佳的气象等发射条件,主要承担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工程等发射任务。

神舟十二号着陆!美国不理解:为何中国后来居上即将拥有空间站? - 天天要闻

我国在航天领域的迅猛发展,得到了世界不少国家的认可,与国外商业性质的合作越来越多。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太空的重要性,我国的空间站自然也备受关注,而预计到2022年前后完成建设的我国天宫空间站现已接到多国申请加入。但是二十多年前一直阻拦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合作的美国虽然也抛出了“橄榄枝”,但遗憾的是受到《沃尔夫条款》的限制,美国自己把自己排除在外了。

不过,美国要是真的想申请加入我国空间站建成后的相关试验,有两点是必须要做的,那就是认真学习中文知识和毫无保留的废止《沃尔夫条款》所谓的法律法规。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美!地球月球“证件照”更新 - 天天要闻

美!地球月球“证件照”更新

视频截图59万千米外!天问二号拍摄的地月影像图发布7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目前,天问二号探测器已在轨运行超过33天,与地球距离超1200万千米,工况良好。近期,天问二号探测器配置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分别对地球和月球成像,显示了良好的功能性能。此次发布的影像图包括...
地理冷知识——荔枝 - 天天要闻

地理冷知识——荔枝

荔枝是无患子科荔枝属的一种果树,全球栽培品种超过200种。无患子科有100多个属,大多植物都是喜欢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乔木和灌木。例如龙眼、红毛丹这些长在大树上,需要剥皮吃的水果,都是荔枝的无患子科家族亲戚。因为龙眼成熟期比荔枝更晚,中国古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证明:经常自拍,可解锁这3大硬核好处→ - 天天要闻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证明:经常自拍,可解锁这3大硬核好处→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会经常在朋友圈或社交平台上随手晒自拍照吗?说到自拍,在如今的时代,这已经是极为日常的一件事情了。作为一种记录的手段,任何事情都能成为我们自拍的理由,旅游留念、健身房打卡甚至只是平常出门散步,我们也可以自拍一张。
柳州发现3万年前古墓,女性墓主蜷缩长眠,牙齿万年不腐 - 天天要闻

柳州发现3万年前古墓,女性墓主蜷缩长眠,牙齿万年不腐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徐 来编辑|徐 来《——【·前言·】——》广西柳州凤岩遗址,又挖出一具3万年前古人骨骼。
纯国产!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取得突破,3C6000系列芯片有多强 - 天天要闻

纯国产!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取得突破,3C6000系列芯片有多强

长期以来,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深受西方技术的影响,学习和借鉴一直是发展的主旋律。然而,中国的科研团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从未停止自主研发的脚步,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期,西方媒体纷纷报道,中国在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领域均实现了重大突破
234亿元!科研投入创新高,蚂蚁AI再进化 - 天天要闻

234亿元!科研投入创新高,蚂蚁AI再进化

6月30日,蚂蚁集团发布的《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引发关注。从报告内容看,蚂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实施三年后,进行了整体刷新,AI是一大关键词,聚焦场景包括医疗服务、理财服务等。技术始终是蚂蚁战略的底色,《报告》显示,蚂蚁2024年科研投入高达234.5亿元,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营收10%,巨额...
当自然邂逅科技:植物医生在央视“大国品牌”绽放东方美力 - 天天要闻

当自然邂逅科技:植物医生在央视“大国品牌”绽放东方美力

在美妆行业沉迷“概念营销”的当下,植物医生以一项硬核专利撕开竞争裂口,自2014年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携手共建“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十年砥砺前行,结下累累硕果,其核心成分石斛寡糖的发现,为肌肤抗衰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