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的目光看待昆仑死亡谷之谜

2021年04月20日23:27:12 科学 1844

昆仑死亡谷,又称那棱格勒峡谷,号称昆仑山的地狱之门”。位于青藏高原昆仑山区,东起青海布伦台,北起布伦台,西至沙山,全长105公里,宽约33公里 ,面积约3500平方公里,海拔3200-4000米。

昆仑山是我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这里不仅有优美的风景,还有超级恐怖的地狱之门。昆仑山地狱之门被认为是世界十大秘境之一,在昆仑山地狱之门中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诡异事件发生。

用科学的目光看待昆仑死亡谷之谜 - 天天要闻


相传在昆仑山生活的牧羊人宁愿让牛羊因没有肥草吃而饿死在戈壁滩上,也不敢让其进入昆仑山那个牧草繁茂、古老而沉寂的深谷。谷里四处布满了狼的皮毛、熊的骨骸、猎人的钢枪及荒丘孤坟,向世人传递着一股阴森慑人的死亡气息。

1983年有一群青海省阿拉尔牧场的马因贪吃谷中的肥草而误入死亡谷。一位牧民冒险进入谷地寻马。几天过去后,人没有出现,而马群却出现了。后来他的尸体在一座小山上被发现。衣服破碎,光着双脚,怒目圆睁,嘴巴张大,猎枪还握在手中,样子极为可怖。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的身上并没有发现外伤。而这起事件发生不久后,在附近工作的地质队也遭到了死亡谷的袭击。

用科学的目光看待昆仑死亡谷之谜 - 天天要闻


1983年7月,正是酷热难当的时候,死亡谷附近却突然下起了暴风雪。一声雷声伴随着暴风雪突然袭击了考察队,根据炊事员回忆,他当时一听到雷响,顿时感到全身麻木,两眼发黑,接着就昏迷了。第二天队员们出外工作时,惊诧地发现原来的黄土已变成黑土,如同被火烧过一样,动植物已全部死亡。

用科学的目光看待昆仑死亡谷之谜 - 天天要闻


地质队迅速组织起来考察谷地。考察后发现该地区的磁场异常,而且分布范围很广,越深入谷地,磁的异常值越高。在电磁效应作用下,云层中的电荷受死亡谷的磁场作用,导致云层放电,就像尖端放电一样,使这里成为雷区密集区。

科考队的调查进行了整整一个夏天,结果查明了以下事实:

首先,这种现象仅出现在那棱格勒河中游的谷地,据测定,在这一带靠近山顶的地方有1000—3000高斯(单位)的强磁性。

其次,河流中游的地层是由三叠纪的火山活动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强磁性的玄武岩,而且中游大部分地区都有这样的玄武岩。为此,科考队将其原因归结于强地磁的反应,这个原因导致局部雷击密集。

再者,那棱格勒河的中游,夏季的湿气流容易被昆仑山阻挡,由于上空带电的对流云,这个地区地面的大气电场增强,经常引起与圣埃尔摩火同样的尖端放电现象。

反复打雷使得这一带缺少高大的树木。但是由于这里牧草茂盛,所以牛马喜欢前来觅食,而一旦引起放电现象,牛马和人自然成了雷击的目标。

至于尸体消失,或许与这一带覆盖着的季节冻土有关。几米的冻土层足以成为巨大的蓄水池,一旦到了夏天气温上升,则瞬间变为沼泽。而沼泽会把尸体淹没,隐藏起来。自然尸体也就消失了。

用科学的目光看待昆仑死亡谷之谜 - 天天要闻


这种推测是对连续发生的几个事件的最好解释。地质学家通过详细考察还发现,有一条暗河隐身于死亡谷底部沼泽地下。人一旦踏在沼泽地上,立刻会被暗河的极大引力拉入地下河中。只要地面上有缺口,生物就很难逃脱出来。

用科学的目光看待昆仑死亡谷之谜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科学》警示:1岁前接触抗生素,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 - 天天要闻

《科学》警示:1岁前接触抗生素,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

2025年3月7日,发表于知名期刊《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探讨了生命早期微生物对胰岛β细胞发育及糖尿病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婴儿期关键发育阶段接触抗生素(纳入本项研究的小鼠相当于人类婴儿 7 至 12 个月),会抑制胰岛β细胞的生长,进而增
科普|结石“家族”大揭秘 - 天天要闻

科普|结石“家族”大揭秘

澎湃新闻记者 蒋立冬 AI创意在人体这个精密的生命系统中,某些器官正在悄悄上演着“水晶奇观”。当尿液中的矿物质浓度超过临界值,那些原本溶解的微小粒子就会像冬季窗棂上的冰花般结晶成形。这些形态各异的结石不仅是人体代谢失衡的警示灯,更是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让我们走近这些特殊的“地质构造”,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从太空上扔下一张纸,会完好无损地飘落到地面吗? - 天天要闻

从太空上扔下一张纸,会完好无损地飘落到地面吗?

假设我们从空间站(约 400 公里高度)释放一张纸,它的初始运动状态就与空间站同步。空间站以约 27600 公里 / 小时的速度绕地球飞行,这意味着纸张一开始也会具有这样的高速。在这样的速度下,纸张并不会立即朝着地球下落,而是会在轨道上运行
“人民科学家”赵忠贤 - 天天要闻

“人民科学家”赵忠贤

“人民科学家”赵忠贤图为赵忠贤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演示磁悬浮现象(2017年1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赵忠贤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主要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潜心致研,为高温超导研究在中国扎根并跻身国际前列作出突出贡献,在国际超导界享有盛誉。 赵忠贤,男,汉族,中共党员,1941年...
中国探月新突破!世界首台月壤打砖机问世,月球建房不是梦? - 天天要闻

中国探月新突破!世界首台月壤打砖机问世,月球建房不是梦?

厉害了我的国,简直是太神奇了。我国已经研制世界第一台月球打砖机,它可以把太阳能聚集起来工作,产生一千四到一千五百摄氏度的高温,把土壤融融,这样就就地取材,通过3D打印技术将土壤打印成不同规格的土壤砖。这样就不需要带水泥去月球了,完全就是就地
我眼中的郑强教授 - 天天要闻

我眼中的郑强教授

郑强教授是著名的网红,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我觉得他的一些立场和观点,并无大的问题,多数我都非常赞同。但是,我对郑强的行事风格,是不敢苟同的。他讲的那些大道理,似乎并不是他的发明创造,而是一些大路边上的极其简单的道理。可以说每一个担任领导的人
《简牍探中华》独家公开马王堆汉墓最新研究成果 - 天天要闻

《简牍探中华》独家公开马王堆汉墓最新研究成果

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工艺繁复的精美漆器、内容丰富的简帛文献……20世纪70年代以来,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数以万计的文物,全方位展示了西汉时期经济、艺术、医学等方面的辉煌成就,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它们的主人是谁?将为我们诉说怎样的历史故事?4月6日晚八点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