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卫健名医榜之一】曹永峰:医者,当以苍生为念

多年疑难杂症一朝化解

曹永峰,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潜心于《伤寒论》、《金匮要略》,曾发表《654-2风池穴注射治疗颈性眩晕20例》、《河图洛书数在伤寒论中的应用》等论文,中医理论功底深厚,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临床诊病,四诊可不必面面俱到,遇脉证不应时,往往舍脉从证,认为“认证确切,不必拘脉”,用小柴胡汤即遵循仲景“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旨, 曾见一人,便秘而见口苦,虽六脉全无,亦径投小柴胡汤,五剂而愈。擅用姜附,用药以温热为主。认为临证但见虚寒之象,姜附早用为是疗效肯定,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在旬邑县医疗领域,提起曹永峰的名字,患者们总会竖起大拇指。这位从基层卫生院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中医专家,用二十余年的临床坚守,书写着“大医精诚”的生动实践。作为陕西省“优质服务基层行”专家库成员、咸阳市中医质控专家组核心成员,他以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灵活多变的经方应用和显著的临床疗效,成为三秦大地上百姓信赖的“健康守门人”。

扎根基层二十载 匠心传承岐黄术

曹永峰的中医之路,始于渭南市中医学校的系统学习,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深造,系统掌握了中医经典理论。从丈八寺卫生院到土桥卫生院,他始终扎根基层医疗一线,将《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智慧融入日常诊疗。担任卫生院院长期间,他以“示范中医馆”建设为抓手,带领团队开展“经方惠民”工程,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2020年,他荣获“三秦最美医生”称号,这是对他坚守初心、服务百姓的最好诠释。

精研经典二十载 经方活用显神通

作为中医副主任医师曹永峰始终坚守“读经典、做临床”的治学理念。他熟稔《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临床善用经方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等疑难杂症。在他看来,中医之妙在于“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曾有一患者便秘伴口苦,六脉沉伏,他突破常规,以小柴胡汤和解枢机,五剂药后患者诸症皆愈。这种“认证确切、不拘于脉”的胆识,正是他深得仲景精髓的体现。他发表的《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小儿喘支》等论文,为中医药治疗常见病提供了新思路。

守正创新结硕果 仁心仁术惠民生

在二十余年的行医生涯中,曹永峰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将中医“三因制宜”理念发挥到极致。他坚持“有是证用是方”,两人皆患乏力,一人以真武汤温阳利水治愈,一人用越婢加术汤清热利湿治愈,同病异治的案例不胜枚举。他擅长运用附子、干姜等温热药物,在危急重症中屡建奇功。2022年冬季流感高发期,他带领团队运用麻黄汤、大青龙汤等经方化裁,成功救治百余例重症患者,彰显了中医药在急症救治中的独特优势。

薪火传承育新苗 杏林耕耘谱华章

作为咸阳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曹永峰积极投身中医药传承事业。他在单位定期举办“经方沙龙”,毫无保留地分享临床经验;在县域卫生发展委员会工作中,他致力于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让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惠及更多群众。他常说:“中医的传承不是守着古书,而是让经典活在当下。”这种“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精神,正引领着基层中医药事业迈向新高度。

患者眼中的他

“曹大夫看病特别仔细,号脉、看舌苔,问得特别清楚,开的药也不贵,几副药就能见好。”——村民王女士(慢性胃炎患者)

“我孙子咳嗽老不好,输液也不管用,曹院长开了三付小青龙汤,第二天就不咳了,真是神了!”——患儿家长李女士

曹永峰用仁心仁术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他常说:“医者,当以苍生为念。”这位扎根基层的中医人,正以精益求精的医术、心怀大爱的仁心,在中医药传承创新之路上书写着新时代的篇章。(通讯员 王旭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