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主食血糖更好?医生:这个误区别再犯,当心惹来一身病!

关于主食,经常存在一些误区,“多吃点肉没关系,只要不吃主食就不会长胖”,还有人将碳水化合物视为“洪水猛兽”,认为不吃或少吃主食能减轻代谢负担、防范糖尿病等健康问题,但事实可能恰恰相反。

资料图由ai生成 图片来源:城事特搜

01

不吃主食易患糖尿病

一项对近4万名成年人为期14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坚持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碳水摄入量不足38%)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饮食更均衡(碳水摄入量大于55%)的人群高出20%。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之首,它在体内分解产生的葡萄糖是人体主要能量来源,还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会导致人体出现低血糖、内分泌及代谢功能紊乱、脂肪过度分解、蛋白质过度消耗等现象,影响多种机体功能。

资料图由ai生成 图片来源:城事特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钟历勇表示,为了保证总体热量需求,选择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模式的人,通常会过量摄入脂肪和蛋白质。
脂肪的热量约为9千卡/克,远超过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热量,因此过量摄入脂肪更易引起肥胖、高甘油三酯及高胆固醇,加重以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这其中就包含糖尿病。
低碳水饮食与生酮饮食类似,通过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来促进脂肪分解、生成酮体,再通过大量饮水排出体外,这原本是为了治疗癫痫而发明,虽能在短期内快速降低体重,但从长期来看不仅可能出现反弹,还会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甚至危害心脑血管,不建议普通人盲目采用
02

主食吃不够的副作用

资料图由ai生成 图片来源:城事特搜

03

不同人群的主食搭配

良好的代谢需靠均衡膳食来实现。若想保证饮食健康,最科学可靠的方法是遵循“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素,选择优质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 需要减重控糖的人
对于有体重管理及控糖需求的人群来说,减少精制碳水的摄入,适当多吃优质碳水

■ 大多数普通人

转发!让家人知道

**如有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来源 | 央视新闻、生命时报
编辑 | 赵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