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百味 | 药食两用的“小草”,看您认识吗?

中医小讲堂

《芳草百味》栏目由广东省中医院携手广州新闻资讯广播联合推出,在“广东省中医院”微信公众号、广州新闻电台FM962(逢周六日下午12:30分)《周末健康课堂》节目推送。

本栏目由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支持!

敬请关注!

主持人:

春天在田野间或溪流边,经常能见到一种成片的绿油油的野草,开着像蓝色小蝴蝶的花朵,叶子像竹叶,茎有膨大的节,很漂亮,并且味道还不错。这期《芳草百味》鹏鹏请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的丘亮日中药师,给大家介绍这个美丽的“鸭跖草”。

药师:

明代中药典籍《救荒本草》里有说到一种植物:“开翠碧花,状类蝴蝶”,说的就是这种鸭跖草。鸭跖草这个名字挺有趣的,“跖”是脚掌的意思,有一种说法是,鸭子走过的地方,鸭跖草都能生长,因此得名,这也说明鸭跖草生长能力和适应性强。还有一个别名叫做“鸭食草”,很可能是因为鸭子喜欢吃这种草,几经流传,最后演变成了“鸭跖草”。

鸭跖草有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特别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高热烦渴等症状。与金银花、薄荷等同用,以加强疏散风热的功效。与大青叶、蒲公英等配伍,对于咽喉肿痛有明显疗效。与石膏、知母芦根等药材配伍,可以使清热泻火的作用更加明显。

鸭跖草还具有消肿、利尿的作用,对于疮疡肿毒等症状,常以紫花地丁、野菊花等配伍煎服或以鲜品捣烂外敷。治膀胱湿热,小便淋沥涩痛,常与车前草、木通淡竹叶等同用。

在用法上,鸭跖草可以口服,也可以外用。口服时,一般干品用15~30g,鲜品60~90g。外用时,取适量鸭跖草捣碎后外敷在患处,或水煎后浸泡患处。

在民间,鸭跖草还常常拿来食用。它可以与大米、小米等食物一起熬粥,还可以直接作为蔬菜来食用,例如,鸭跖草炒鸡蛋、凉拌鸭跖草等。

鸭跖草也常用于园林绿化。鸭跖草的花朵含有天然色素,可以用于制作染料。鸭跖草的根系可以分解有机物质,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量。

尽管鸭跖草有很多作用,但平时使用时仍需要谨慎。特别是脾胃虚寒的症状者应该慎重,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便溏、腹胀等症状。

丘亮日

广东省中医院药师

  • 芳草百味 | 药食同源之鱼腥草

  • 芳草百味 | 那些不太常见的“参”

  • 芳草百味 | 茯苓土茯苓,竟是两种药材?

执行编辑:张靓雯

审核校对:王军飞

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