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会引起肝功能损伤,为何还会建议服用?医生告诉你答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结构的改变,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增加,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心脏病、高脂血症等。

而心血管疾病问题也让很多患者不得不长期服用一些药物,比如他汀类,常见的他汀药物有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等。

不过近期有新闻报道,有些老年人服用他汀一段时间后,检查出肝功能转氨酶数值已经高出了正常值的8倍

他汀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石药物,消息一出,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忧。那么,既然他汀药物可能会对肝脏产生损害,患者该不该停药呢?

他汀药出现了损伤肝脏,患者该不该为此停药?

有很多人认为,他汀药有副作用,因此血脂正常后就可以自行减少用量或者停用。而如果出现血脂升高的情况,那么也可以通过快速服用来降低血脂。

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可行的。他汀药物能否减量或者停用,这需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以及服药的目的来进行判断。

比如有些人只是单纯的血脂升高,如胆固醇超标。那么,则可以在血脂达到正常水平后,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或者停药。

这是由于人体中80%的胆固醇是由自身合成的,20%来自于饮食。胆固醇超标主要是由于合成胆固醇的酶值高。

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抑制人体胆固醇的合成酶,减少胆固醇的合成,自然也可以帮助患者快速降低血脂。

停药后,患者大多通过控制饮食、增强运动等就可以维持正常的血脂水平。

但如果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则不可轻易减量或者停用。这是由于此类患者服药的目标是稳定和逆转血管斑块,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通常患者血脂在达到正常水平后,仍需坚持服用至少2年才可以考虑减量或者停药的问题。

而之所以要服药2年以上,是由于如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会导致血小板聚集形成的血栓被激活,从而进一步导致心梗以及脑梗的发作。

而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非是一朝一夕,少则几年,多则可达十几年,因此短期服用他汀虽然可能对于血脂的降低起到了作用,但要达到逆转斑块,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研究表明:服用他汀类药物达2年以上才可能实现斑块稳定,而若要逆转斑块,则需要连续服用4年以上才可能实现。

因此,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血脂达标后,若无特殊情况,不建议减量或者停药。

那么,针对于服药后出现的转氨酶升高,导致肝损伤的问题,特别是指标已经超出好多倍,医生在明确患者确是由于服用药物导致,而非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患者需要立即停药,可以和自己的主治医生沟通其他的治疗方案。

虽然他汀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有着显著的作用,但其副作用如果不能及早关注,也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较严重的伤害。那么,患者该如何预防呢?

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如何预防肝损伤?

生活中,很多药物虽然具有很好的功效,但都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一些副作用的问题。他汀类药物也不例外,自上市以来,就出现过肝损伤、肌肉损伤以及导致糖尿病等不良反应。

不过,副作用并非是人人都会产生,而是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可能会产生的一些问题,比如肝损伤。那么,服药后该如何预防呢?

他汀类药物由于对胆固醇合成酶的抑制效应,因此其主要作用在于肝脏,可能会出现转氨酶升高的问题。但如果仅是单纯的转氨酶升高,这并非意味着一定是肝脏的损伤

大多数患者在出现转氨酶升高后,通常在短暂的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那么,如何判断是否对肝产生损伤呢?

这需要患者在服药期间定期检查。通过对转氨酶指标的定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服药对肝脏影响。

如果检查时发现转氨酶指标超过正常值的三倍或者以上,那么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停药。等待指标恢复正常以后,医生会为患者调整用药或者匹配其他治疗方案。

除了定期监测以外,患者还应注重药物的服用剂量

所谓“是药三分毒”,对于需要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来说,副作用问题在所难免。因此,药物的剂量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市场上目前有很多种他汀类药物,药物不同,其所引起的副作用也有所不同。再选择他汀类药物时,患者首先告知医生自己身体的其他基本情况,由医生来制定用药的种类以及药量

这样既可以帮助身体稳定血脂,同时也可以尽量减少药物副作用对身体的伤害,比如肝脏损伤、肌肉疼痛等。

另外,联合用药也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虽然联合用药目来看,可以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但也有个别情况存在。比如当他汀类药物与依折麦布药物联合使用时,则可能会导致患者身体出现不耐受。

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种常见的降血脂药物,虽然会有一些不良反应,但还是可以提前预防的。除了注意以上这些因素外,在日常服药时患者还可以关注以下这些注意事项。

他汀类药物服用有哪些注意事项?

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自己是否可以隔天服用他汀类药物?

对于这个问题,原则上是不可以的。这是由于不同种类他汀对患者的治疗所产生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不过,这并非绝对。

如果患者希望采取隔日服用的方式,那么建议要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如果没有出现恶心反胃、浑身乏力、腹痛腹泻等身体不耐受的情况,那么则证明是可以的,或者症状不严重,那么患者还可以采取减量服用药物的方式。

选择隔日服用的患者,要多监测自身的血脂指标以及肝脏指标。如果发现指标不合格,那么还可以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来降低不良反应

还有一些患者对于用药的时间比较关注。由于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治疗多种疾病,因此为了确保药效,患者也的确需要注意用药的时间。

他汀类药物来降低血脂的原理是抑制胆固醇的合成。而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有一种酶是有关键的存在。

它就是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由于这种酶的最强活性值是在晚上,因此患者也可以选择晚上服用他汀类药物,来让药效充分发挥作用。但是需要注意服用药物的类型。

此外,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患者也要避免与吃这些食物。

首先是西柚。西柚中含有黄酮类柚苷、呋喃香豆素、香宁素等,这些物质可以抑制某种细胞酶的活性,而这种细胞酶对他汀药物有着分解代谢的作用。

如果将他汀类药物与西柚同时,很可能会导致药物代谢能力减弱,从而大量滞留在体内,也就相当于给患者增加了药物的剂量。

因此,服用他汀类药物后,要尽量避免食用西柚。如果想吃,建议在服药后8~12小时再吃,且还需要注意摄入量的问题。

除了西柚,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应该避免酒精的摄入。

这是酒精会增加人体肝脏的负担,导致体内胆固醇水平升高。如果还同时服用他汀药物,则会对肝脏的损伤更大。

最后,患者在服药期间也要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

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日常饮食结构是非常重要的。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清淡饮食,才能有效控制血脂、保护肝脏,保护身体整体的健康。

而且高血脂的患者还应加强运动频率,建议每周保持2~3次的运动,如瑜伽、慢跑、体操等,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提升身体的代谢能力,保护整体健康。

综合以上,他汀类药物服用人群非常广泛,要有效地降低副作用,就要多注意以上这些几点。这样才能确保用药的安全性,保障身体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张丽萍,,邹慧.他汀类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0,22(3)

【2】陈成辉.他汀类药物安全性再认识.[J].海峡药学.2017,29(1)

【3】方健.服用他汀类药物6注意[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