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爱尔兰马铃薯饥荒、特立尼达奴隶制,还是冰岛麻疹流行,女性在极端环境下总比男性活得更久。
尽管女性拥有更复杂的生殖系统,承受月经、怀孕、分娩和哺乳等重负,甚至在许多地区女孩获得的食物和医疗资源少于男孩,女性依然展现出更强的生命力。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人口学副教授弗吉尼亚·扎鲁利分析了七个人群在饥荒、流行病和奴隶制等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数据,发现女性在几乎所有年龄段和地区都比男性更长寿。2018年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显示,即便是新生女婴,存活率也高于男婴,暗示女性生存优势源于生物学。
扎鲁利表示,即使在现代社会,女性面临的极端身体压力较少,但数据仍显示男性死亡率几乎在每个年龄段高于女性。这种性别差异可优化医疗保健,如癌症治疗和疫苗设计,使医学更精准、个性化,尤其对女性更有效。
女性染色体与激素优势。女性拥有两条x染色体,相较男性xy染色体具有天然优势。x染色体基因数量约为男性的10倍,赋予女性更强大的免疫系统。神经遗传学家莎伦·莫阿莱姆在《更好的一半:论女性的遗传优越性》中指出,女性免疫系统因病毒和细菌的变异而更具适应性和韧性。雌激素水平较高也增强了免疫功能,使女性在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中表现更优,且中性粒细胞(对抗感染的主要白细胞)和b细胞活性更强。
研究还发现,女性能产生更精准的抗体,并保留更久的免疫记忆,从而更有效应对未来感染。明尼苏达大学进化生物学家玛琳·祖克表示,男性因此更容易患多种疾病,尽管并非绝对。女性强大的免疫系统使其在疫苗反应、败血症抵抗及某些癌症风险上表现更优,但也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高于男性,慢性病概率也较高。
睾丸激素的劣势。男性较高的睾丸激素水平可能是免疫劣势。祖克指出,实验显示阉割雄性动物可提升免疫力,而给雌性注射睾丸激素则削弱免疫力。这可能因睾丸激素促使男性追求“短暂而高强度的繁殖成功”,以牺牲长期健康为代价。激素对免疫的具体影响仍在研究中。
生理与文化因素。生活方式和文化也影响男性寿命。例如,男性更常吸烟、酗酒或从事高危活动,而女性较少涉及危险职业。扎鲁利研究发现,即使女性采纳吸烟等不健康习惯,寿命仍超男性,表明生物优势更关键。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女性小肠显著长于男性,意味着从相同食物中吸收更多营养。这一发现2023年发表在《peerj》期刊,可能解释了女性在生殖和哺乳期的高营养需求。研究者阿曼达·黑尔表示,这支持“女性缓冲假说”,即女性生物学更能应对环境和生理压力。
传统医学研究常忽视女性身体复杂性。随着对基因组和生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女性韧性和长寿的奥秘将更清晰,为针对性治疗提供新方向。
在朋友圈分享这个故事;关注『跟着大事跑的人』,每天了解全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