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侯佳欣 赵苑旨)5月23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了2025年4月全国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情况。报告显示,4月1日至30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68507例。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注意到,4月新冠新增确诊病例达2025年1月以来新高,为3月的3倍,新增重症病例数也达到3月份的2.6倍。此外,新冠阳性检出率连续16周波动上升。此轮新冠毒株有哪些特点?流行形势会怎么变化?人群应如何做好防护?
中国疾控中心官网截图
毒株有哪些特点?致病能力有无增强?
报告显示,4月1日至30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报送8588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流行株为XDV系列变异株,其中主要为第六代亚分支NB.1.8.1。
“这次引起感染的主要是XDV变异株及其子分支NB.1.8.1,它们仍然属于新冠病毒的奥密克戎家族,是此前广泛传播的JN.1和XDE的‘重组后代’。”5月25日,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从致病能力上看,与此前流行的毒株并无太大区别,但免疫逃逸更强,之前阳过或者打过疫苗的,也可能再次感染。
新一轮感染主要症状有哪些?
李侗曾介绍,症状与感冒颇为相似,仍然以轻度的呼吸道症状为主,包括低烧、咳嗽、咽痛、肌肉酸痛,少数人可能会有味觉、嗅觉的减退。不过李侗曾也提到,老年人仍是本轮新冠要重点防护的人群。此外,有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肿瘤等基础病以及免疫力低下者也需做好防护。
这一轮新冠病毒流行形势会怎么变化?
“上一轮新冠疫情于2024年7月底、8月初达到高峰,此后逐渐走低。从新冠阳性检出率看,本轮疫情从年初开始启动,此后缓慢上升。”李侗曾称,距离上一次大规模感染新冠已经超过半年,民众体内对于新冠的抵抗力有所下降,再加上新毒株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所以出现了这一波小高峰。
关于这一轮新冠病毒流行形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近日接受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采访时预测,目前仍处在爬坡阶段,预计6月底前结束流行,持续6至8周时间。“我们有一个预测模型,用于研判疫情形势,预计6月底左右结束流行,现在处于爬坡阶段,将逐步接近高峰。”钟南山说。
人群应如何做好防护?有哪些特效药?
“对于高风险人群,仍然应做好防护,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减少不必要的聚集等等。”不过李侗曾也提到,尽管新冠阳性感染率有所增加,但发展为重症的患者极少,民众无需过于担忧。
在治疗上,李侗曾介绍,我国新冠治疗药物选择较多,比如像先诺特韦、阿泰特韦、来瑞特韦等,目前均已纳入医保。对于重症的高风险人群,一旦确认感染应尽快开启抗病毒治疗;对于多数轻症患者而言,则可以选用一些缓释药物,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要强调的是,无论轻症还是重症,感染后一定要注重休息,避免因为劳累而加重症状,也避免将病毒传染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