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迷信!明日四月十五,提醒中老年人:1不睡、2不炼、3不做

2025年05月11日19:13:02 健康 1988


本文个人观点,仅供娱乐,请勿迷信其中!

明天就是5月12日了,您注意到手机日历上的"农历四月十五"了吗?这个日子在咱们传统文化里可藏着不少讲究。特别是对咱中老年朋友来说,记住下面这三个提醒,能让您过得更舒坦!

农历四月十五正处"立夏"节气里,太阳黄经达到45度。您瞧这天文台的数据,明天地球刚好运行到太阳和月亮中间,形成"望月"现象。

老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今年四月十五当晚7点23分,月亮就能达到最圆状态,这可是十年难得一遇的"正圆望月"。


不是迷信!明日四月十五,提醒中老年人:1不睡、2不炼、3不做 - 天天要闻


具体要注意啥?

【不睡】警惕别睡太晚的“子时觉”

“不睡”绝非倡导大家彻夜不眠,而是着重提醒大家,要格外留意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这个特殊时间段,尽量避免熬夜。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子时一阳生”有着深刻的内涵,子时作为阴阳交替的关键节点,被视为人体自我修复的黄金时期。

此时,人体如同精密运转的机器,进入深度休整与自我调养的阶段,各个脏腑都在悄然进行着排毒、修复等工作。

尤其是中老年朋友,身体机能本就有所下降,更需顺应自然规律。倘若超过11点还未入睡,身体就像得不到充足“燃料”的发动机,容易出现心慌、头晕等不适症状。而且,这种不良影响还会持续到第二天,导致血压不稳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所以,为了身体健康,大家务必重视子时觉,尽量在11点前进入梦乡。


不是迷信!明日四月十五,提醒中老年人:1不睡、2不炼、3不做 - 天天要闻





【不炼】避开正午剧烈运动

夏日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调节身心,但运动时间的选择大有讲究。特别是在炎炎烈日下,把握好运动时机至关重要。

气象数据显示,每天上午 10 点至下午 2 点,太阳辐射强度达到峰值。此时,阳光毫无遮挡地直射大地,地面如同被架在火上烘烤,气温持续攀升,地表温度往往会突破 40℃,甚至更高。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人体散热难度剧增,极易出现中暑、脱水等状况。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随着年龄增长,血管逐渐失去往日的弹性,变得相对脆弱。当暴露在高温中进行剧烈运动时,身体需加倍努力散热,心脏泵血负担随之加重,血管承受的压力也显著上升。这不仅容易引发头晕、胸闷等不适,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带来不可忽视的健康风险。

因此,不妨将运动时间调整到清晨或傍晚。当第一缕晨光唤醒城市,或是夕阳为天空披上绚丽晚霞时,气温相对凉爽,微风轻拂,此时出门散步,既能享受运动带来的愉悦,又能有效规避高温危害,可谓一举两得。


不是迷信!明日四月十五,提醒中老年人:1不睡、2不炼、3不做 - 天天要闻


健康防护:立夏后需避免的三件 “伤身事”

随着立夏时节到来,气温逐渐攀升,生活习惯也需随之调整。在这个季节,有三件 “伤身事” 尤其需要避免,它们看似平常,却可能在不经意间损害健康。

首先是切勿用冷水冲澡。

山间清澈的泉水、井里沁凉的井水,在燥热时虽极具诱惑,但此时人体毛孔因高温处于张开状态,就像门户大开的屋子。若突然用冷水浇淋,寒气会迅速侵入,极易引发感冒,还可能对关节造成长期损伤,埋下健康隐患。

其次,隔夜凉菜要慎食。

炎热天气如同细菌的 “温床”,即便将凉拌菜放入冰箱,低温也无法完全抑制细菌滋生。这些 “潜伏” 的微生物经过一夜繁衍,会让看似新鲜的凉菜暗藏危机,食用后很可能导致肠胃不适,实在得不偿失。

最后,添减衣物需谨慎。

尽管白昼阳光炽热,短袖成了不少人的选择,但早晚温差仍可达 10℃左右。清晨出门时,凉意尚存;夜幕降临时,寒气渐起。特别是关节敏感人群,随身携带护膝与薄外套,才能有效抵御温差带来的健康风险。




不是迷信!明日四月十五,提醒中老年人:1不睡、2不炼、3不做 - 天天要闻






这些讲究有道理吗?

1. 从现代医学看:农历十五前后,月球引力达到峰值,会影响人体生物节律。医院数据显示,这段时间失眠、焦虑的就诊量会增加15%左右。

2. 从气候来说:立夏后空气湿度增大,中老年人排汗功能减弱,更要注意防暑降温。气象台预报明天全国大部分地区湿度超过70%,这种天气最怕闷出毛病。

3. 从养生角度:春夏交替时节人体阳气外浮,内脏反而虚弱。这时候贪凉、熬夜、过劳,最容易落下病根。

不是迷信!明日四月十五,提醒中老年人:1不睡、2不炼、3不做 - 天天要闻




应该怎么做才合适?

早上6-7点:开窗通风,喝杯温蜂蜜水

中午11-13点:保证半小时午觉

傍晚17-19点:适当散步,微微出汗就好

晚上21点前:热水泡脚,按摩脚底涌泉穴

最后提醒您:这些老传统不是要限制大家,而是帮咱们顺应当令过生活。明晚记得抬头看看月亮,给自己沏壶菊花茶,和家里人唠唠家常,这就是最好的养生法!觉得有用不妨转发给老伙伴们,大家一起健康度夏!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 天天要闻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来源:掌上春城一种全球公认的强致癌物,很多人天天都在吃,而且它最喜欢现在的天气——又湿又热,正是出来作恶的好时候!它就是目前地表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黄曲霉素,全名黄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氰化钾、三聚氰胺的数倍。1毫克黄曲霉毒素就可能导致癌症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 天天要闻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来源:北京青年报进入6月,温度持续升高,开空调成为不少人解暑纳凉的首选。然而近日,一则“男子吹空调3天致肺‘白’化”的新闻冲上热搜。患者因持续发热、咳嗽未重视,最终确诊为军团菌肺炎,险些丧命。这种由空调、热水器滋生的“隐形杀手”究竟从何而来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 天天要闻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当地时间6月18日至22日,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ITC)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上,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沈洁教授团队共6项与甲状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 TED)相关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选大会摘要,其中2项被大会遴选为口头报告,4项以壁报形式展示,展现了团队在...
中国“痛风地图”发布!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 - 天天要闻

中国“痛风地图”发布!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显示,痛风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存在显著关联,且往往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和住院负担。痛风在国人中发病率不低,且湖南、广西柳州最高。痛风“地图”: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该研究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50万30~79岁成年人数据,测量...
一文总结自身免疫性脑炎常见类型 - 天天要闻

一文总结自身免疫性脑炎常见类型

脑炎是指脑实质炎性反应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脑炎的经典病理改变以灰质的神经元受累为主,嗜神经病毒和致病性抗神经抗体对神经元的损伤具有一定选择性,但白质髓鞘、脑膜与血管也可受累。根据病因可将脑炎分为感染性脑炎与自身免疫性脑炎两大类。感染性脑炎相关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其中各种嗜神经病毒是感染性脑炎最主...
EHA速递:初诊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维持治疗的全球首项BTK抑制剂vs来那度胺对比研究 - 天天要闻

EHA速递:初诊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维持治疗的全球首项BTK抑制剂vs来那度胺对比研究

宣武医院孙婉玲团队联手北京协和医院张炎团队在EHA2025大会发布初诊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维持治疗的全球首项BTK抑制剂vs 来那度胺对比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孙婉玲教授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张炎教授合作完成的研究《REDEFINING MAINTENANCE STRATEGIES IN NEWLY DIAGNOSED PRIMARY
通便茶是便秘“救星”,喝上几口就能解决便秘问题? - 天天要闻

通便茶是便秘“救星”,喝上几口就能解决便秘问题?

流言“通便茶喝上几口,就能解决便秘问题”网上很多人称,通便茶是便秘人士的救星,喝上几口,就能轻松解决便秘问题。而且通便茶是“天然”成分在起作用,所以安全无害。流言分析这种说法很不严谨。通便茶让大家“通便”的本质,是通过其中一些成分刺激引发腹
社保卡使用遇到问题怎么办?指南来了 - 天天要闻

社保卡使用遇到问题怎么办?指南来了

社会保障卡是国家民生服务的基础性载体用卡遇到问题怎么办?指南来啦!快收好1实体社保卡补换卡后电子社保卡要重新申领吗?实体社保卡进行补换时原卡将进行注销电子社保卡中与个人业务相关的服务将不可使用领用新补换的社保卡后电子社保卡即可恢复正常使用,无需重新申领。2社保卡状态显示封存,怎么办?如果社保卡状态为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