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小心这种毒素!这3类食物容易隐藏

2025年05月06日13:30:23 健康 6931

夏天到了许多人爱“嗦粉”

不过,“嗦粉”虽开心

但你知道吗?

潮湿多雨和高温的天气

河粉、米粉等湿粉容易被微生物污染

进而产生米酵菌酸

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


01
米酵菌酸的可怕之处


米酵菌酸是食物被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后产生的一种毒素。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26~28℃ 是该菌的最佳产毒温度),该菌可大量生长繁殖。


夏季小心这种毒素!这3类食物容易隐藏 - 天天要闻



三大特点


毒性强

米酵菌酸中毒发病急,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开始出现中毒症状,少数为1至2天。可以造成肝、脑、肾等实质脏器的损伤。



病死率高

目前米酵菌酸中毒尚无明确的特效解毒药,一般通过催吐、补液治疗、血液净化治疗等对症治疗和脏器支持治疗为主。


米酵菌酸中毒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极高,可达40%~100%。



耐高温

米酵菌酸对热稳定,可耐120 ℃高温,一般的加热烹调方法不能完全破坏其毒性,是其容易造成中毒的原因,脂溶性毒素特征也导致其在体内不容易清除排出。


所以发现变质食品应立即舍弃,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继续食用。


02
这些食物易出现米酵菌酸


① 发酵椰子和谷类制品


如我国北方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南方的糯米汤圆(放置过久后)、吊粑浆等。


夏季小心这种毒素!这3类食物容易隐藏 - 天天要闻


② 湿粉类等淀粉类制品


如河粉、米线、肠粉、濑粉、粿条、米粉、粉丝、凉皮等,多在广东报道。


夏季小心这种毒素!这3类食物容易隐藏 - 天天要闻


河粉、米粉等在生产过程中虽然没有经过发酵,但它们以大米或淀粉(玉米、小麦和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且水分含量高(约60%~70%),是适宜各种微生物生长的基质,在常温下长期放置,可为椰毒假单胞菌的生长、产毒提供条件。


③ 木耳、银耳


夏季小心这种毒素!这3类食物容易隐藏 - 天天要闻


木耳、银耳等菌类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为原材料受到土壤中病菌污染和在室温下泡发时间过长


03
出现以下症状小心米酵菌酸中毒


食用了被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潜伏期一般是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人24~48小时开始出现中毒症状。


首先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部分病人有腹泻。


米酵菌酸中毒病情发展迅速,重度中毒患者可在短期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夏季小心这种毒素!这3类食物容易隐藏 - 天天要闻


发生中毒时,一定要尽快催吐,这样可以减少米酵菌酸毒素的吸收,同时要保存剩余的食物及呕吐物,并将患者送往医院救治。

夏季小心这种毒素!这3类食物容易隐藏 - 天天要闻

04
如何避免米酵菌酸中毒?












① 不要自己发酵米面类等食品


不自制发酵淀粉类、玉米面、椰浆或椰奶等食品。


② 尽量不吃流动摊档的鲜湿粉类或湿粉条类食品


例如炒粉、汤粉、凉皮等,因为这些摊贩的食品原料和加工卫生条件难有保证。


③ 不买不新鲜的鲜湿粉类或湿粉条类食品


尤其是购买散装销售的湿粉类似产品,要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低温储存,并在当天吃完。


④ 不长时间泡发米丝等类似食品以及干菌类食品


例如受潮以及浸泡后有黏液产生的干菌类品。



来 源:安徽市场监管
编 辑:陈文潮
二 审:程继强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痛风石形成前,关节会有哪些症状表现?医生:及时治疗是关键 - 天天要闻

痛风石形成前,关节会有哪些症状表现?医生:及时治疗是关键

“手指的这个小疙瘩,到底严不严重啊?”近日,45岁的王先生来到门诊,摊开了自己的双手给医生看,只见其右手中指关节处鼓起了一个结节,轻轻一碰还有些疼。原来,王先生近年来因工作聚餐频繁,有痛风病史却未多加关注,多次疼痛发作,仅服点止痛药便熬过去
康宁医院用心筑牢心灵港湾 - 天天要闻

康宁医院用心筑牢心灵港湾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杨洲芬)5月1日,全国统一的12356心理援助热线正式启用。山西省社会福利精神康宁医院(以下简称康宁医院)心理援助热线团队在晋中市卫健委的统筹部署下,开启从5月1日上午8时至次日凌晨2时连续18小时不间断值守模式,用行动为健康中国战略增添温暖力量,这条热线也在晋中市卫健委推动的民生工程中,成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