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可杀死1万人!19岁小伙当“食物”,一口气吃了20多颗

2025年04月11日00:44:03 健康 1397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许多植物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色彩吸引着我们,但并非所有美丽的植物都安全无害。最近,一名19岁的少年因为误食了一种看似普通的“红豆”,险些丧命。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探索自然时,必须对未知保持敬畏之心。

1克可杀死1万人!19岁小伙当“食物”,一口气吃了20多颗 - 天天要闻

一颗种子引发的危机

2025年3月27日,红星新闻报道了一起令人揪心的事件。一名19岁的少年,因误食了一种名为“相思子”的植物种子,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相思子,这个名字听起来浪漫而温柔,但它的种子却隐藏着致命的毒性。这种种子外形酷似红豆,颜色鲜艳,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一种可食用的豆类。

少年平时喜欢收集各种植物种子,他在市场上看到了这种颜色鲜艳的“红豆”,便买了回来。当时,他并未意识到这颗种子的危险性,甚至在饥饿时,他毫不犹豫地将20多颗种子放入口中。半小时后,他开始感到头晕目眩,耳鸣不止,身体极度不适。意识到情况不妙,他立即被送往医院。

1克可杀死1万人!19岁小伙当“食物”,一口气吃了20多颗 - 天天要闻

生死一线间的抢救

在医院,少年向医生描述了自己所吃的种子,并出示了照片。医生迅速认出这是相思子,一种含有剧毒的植物。相思子的毒性极强,其种子含有一种名为“相思豆毒蛋白”的剧毒物质,成年人摄入0.1毫克就可能致命。即使不吞咽整个种子,仅将其咬碎或破裂,其释放的毒素也可能通过口腔黏膜吸收,引发严重后果。

医生立即采取了紧急措施,对少年进行洗胃、解毒等一系列治疗。尽管抢救及时,但相思子的毒性依然让少年的病情一度十分危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少年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身体逐渐康复并顺利出院。

1克可杀死1万人!19岁小伙当“食物”,一口气吃了20多颗 - 天天要闻

相思子:美丽却致命的植物

相思子,学名鸡母珠,是一种多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植物。它的种子呈卵圆形或近圆形,表面光滑,鲜红色,一端带有明显的黑色斑点,形似瓢虫,极具美感。这种独特的红黑配色让相思子成为手工艺品和饰品中颇受欢迎的材料,但也因其外形酷似某些无毒的红豆,导致中毒事件频发。

相思子原产于热带亚洲和非洲地区,如今在中国南方各省广泛分布,如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台湾等地。它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通常生长在海拔较低的山地、林缘、灌木丛中,甚至在一些荒地或路边也能见到它的踪影。由于其攀援性强、生长迅速、耐贫瘠的特点,相思子在某些地区具有一定的入侵性,容易在缺乏管理的野外大量繁殖。

1克可杀死1万人!19岁小伙当“食物”,一口气吃了20多颗 - 天天要闻

警惕自然中的“伪装者”

这起事件并非个例。随着人们热衷于野外活动,因误认有毒植物导致中毒的事件频频发生。相思子外表虽美,却是典型的“危险植物”。在野外,许多植物都具有迷惑性,它们的种子或果实可能看起来像常见的食物,但实际上却隐藏着致命的毒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提高对野生植物的警惕性。不要随意采摘或食用不认识的植物或种子,尤其是那些颜色鲜艳的植物,更不能仅凭直觉判断其可食性。在野外,我们应当保持敬畏之心,对自然中的“伪装者”保持警惕。

1克可杀死1万人!19岁小伙当“食物”,一口气吃了20多颗 - 天天要闻

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

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我们应当加强对野生植物知识的学习。了解常见有毒植物的特征和危害,能够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和家人。同时,我们也应当提醒身边的人,在野外活动中,不要随意采摘或食用不认识的植物。如果发现有人误食了可疑植物,应立即就医,并尽可能提供详细的植物信息,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1克可杀死1万人!19岁小伙当“食物”,一口气吃了20多颗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为何人最终都会死亡呢?医生从血管的角度来讲,答案很简单 - 天天要闻

为何人最终都会死亡呢?医生从血管的角度来讲,答案很简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不时会遇到一些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患者。他们中,有些正经历着慢性疾病的折磨,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每天都在与身体的“不听话”作斗争。这些疾病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带来了心理上的沉重负担。
大便是肠胃的镜子,出现这3种大便,赶紧调调脾胃 - 天天要闻

大便是肠胃的镜子,出现这3种大便,赶紧调调脾胃

在繁忙的工作和多变的生活节奏中,许多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肠胃不适的困扰。或是经常腹泻,影响了工作效率;或是便秘缠身,让人焦躁不安;又或是不明原因的腹胀、消化不良,严重时甚至影响生活质量。有时候,我们会去医院做个检查,医生说“注意饮食,调整
让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举办 - 天天要闻

让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举办

2025年5月6日是第27个世界哮喘日,今年主题为“让吸入治疗惠及所有哮喘患者”。为提升公众对哮喘防治的认知水平,由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生物岛实验室指导,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主办,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协办的“护肺健康 畅享呼吸”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国际媒体港举行。院士、专...
【有医说医】第27个世界哮喘日:我国患者超4500万人,有病还能运动吗? - 天天要闻

【有医说医】第27个世界哮喘日:我国患者超4500万人,有病还能运动吗?

“每次发作时,感觉我就像是一条被捞出水的鱼,又像被吸进外太空,空气稀薄,控制不了一点。”这是哮喘患者在网络分享的自嘲留言,诙谐中透着无奈,也让更多人直观感受到,哮喘并非小病,而是一种随时可能打乱生活节奏的慢性疾病。每年春季,全国各地树木植物陆续进入飞絮期,加之气候温差频繁变化,通常被视为哮喘急性发作...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 天天要闻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现代人睡前刷手机、吃夜宵已成习惯,但2300年前的《黄帝内经》却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主张"空腹而眠"。古人这种反常识的养生法,如今被科学证实:适当饥饿感能让睡眠质量翻倍!今天我们就来破解这个"饿着睡更香"的千古谜题。 一、《黄帝内经》到
刚睡醒还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啦! - 天天要闻

刚睡醒还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啦!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早早爬上床,一觉睡到自然醒,可起床后还是感觉浑身疲惫,就像没睡过一样。这是咋回事呢?今天咱就来唠唠,为啥刚睡醒身体却还是很累。 在古代,人们就很重视睡眠,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就提到“起居有常”,强调了合理作息对
带状疱疹引发“世界第一痛”,甘肃老人坐飞机来汉接受微创除痛 - 天天要闻

带状疱疹引发“世界第一痛”,甘肃老人坐飞机来汉接受微创除痛

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梦石 谯玲玲 钟亚春76岁的吴奶奶近日从甘肃兰州坐飞机来到湖北武汉,接受“世界第一痛”即三叉神经痛的治疗。5月6日,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疼痛科病房内,老人术后疼痛大为缓解,即将出院的她拉着医护的手道别。老人拉着医护的手表示感谢 通讯员 代雨朦 摄吴奶奶家住甘肃省兰州市,育有一儿三女。20多天前,其...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 天天要闻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忽视了生活习惯对血管的毁灭性伤害,不知不觉中,血管就悄悄“报废”了。那么,哪些习惯会加速血管的“报废”?出现哪些异常,意味着血管堵了?一起来看 年轻人常做的3件事正加速血管报废 ■高糖饮食每天奶茶甜点不离口,熬夜还要吃夜宵,这些习惯会不断腐蚀血管内皮,让血管壁“坑坑洼洼”。■高...
《中国医药指南》:深表歉意,辞退涉事编辑 - 天天要闻

《中国医药指南》:深表歉意,辞退涉事编辑

【来源:新闻晨报】此前被媒体报道的 多篇妇科论文及文献中出现“男性病例”一事中 ,其中两篇涉及文献均发表在《中国医药指南》期刊,如宫颈癌、高危产妇等论文中出现多个男性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