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衷心地感谢你们!我知道我这个年纪,手术难度很大!”4月7日上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脏外科的病房里,马上要出院的95岁许奶奶,向心脏外科主任曹海龙教授及全体医护人员,表达了自己的感谢。谁能想到,她刚从异常凶险的A型主动脉夹层的“魔爪”中被拉回来。专家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经检索,95岁的许奶奶是目前全球成功接受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年龄最大的患者。

老人胸痛没在意,一查竟是主动脉夹层
前段时间,许奶奶在一家专科医院准备接受结肠癌手术,入院检查时,竟意外发现患有主动脉夹层。其实,许奶奶早就有胸口疼痛的感觉,但是疼痛不是很剧烈,也就不想麻烦家里人。万万没想到,这一疼痛背后,竟暗藏危机。“患者情况比较危急,夺命的不是结肠癌,而是主动脉夹层这个危险的‘炸弹’,建议赶紧转到综合救治能力强的医院及时医治。”医生建议许奶奶的家属。
95岁的许奶奶,生活基本能自理,没事还会上网购物,退换货的技能都能轻松掌握。这么精神的老人,怎么会被主动脉夹层缠上?家里人上网一查,了解到主动脉夹层极其凶险,就如同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爆炸”连抢救时间都没有。孝顺的子女们没有因为患者高龄而放弃治疗,而是分工协作,有的在精心照顾老人,有的经过多方打听,慕名找到擅长各类疑难复杂心脏与大血管手术的中大医院心脏外科曹海龙教授团队。
“这是主动脉夹层,而且是凶险的A型!老人年纪大了,可能对疼痛感知不明显,所以没感觉到特别剧烈的疼痛。但是从片子上看,患者已经血管撕裂得很严重了,随时可能发生破裂大出血,建议手术治疗,否则有生命危险。”心脏外科许铭副主任医师仔细查看了影像资料后,对患者家属说道。

多方评估会诊,医患联手“一搏”
许奶奶紧急转到中大医院心脏外科,入院检查后发现,患者的主动脉夹层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前壁,已经累及主动脉根部等较大范围。她的心脏情况也不容乐观,检查发现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都关闭不全,极高危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功能3级,而且还合并结肠癌、高血脂、缺铁性贫血、胸腔积液,之前还接受过髋关节骨折、子宫切除、左乳切除等多次手术。
许铭副主任医师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八九十岁进行换瓣、搭桥手术的老人较多,但是95岁成功进行主动脉夹层手术的尚未见报道。95岁高龄,还能进行手术吗?不做手术,这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爆炸;如果做手术,为95岁超高龄患者手术,将面临一个个风险与挑战,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选择保守治疗,我们就会整天在恐怖中生活。我们没有退路,想让老人活下来,活得好一点。我们相信医生,拼死一搏,向阳而生。”面对术前医生的谈话,许奶奶的儿子坚定地回答道。
有了患者家属的信任与支持,增加了曹海龙主任团队的信心与力量。心脏外科与重症医学科、麻醉手术与疼痛管理科等多学科专家讨论,综合评估老人各项指标,研究精密的手术方案,最终决定为老人进行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置换、左右冠状动脉移植术及次全弓置换术。
打破年龄极限,最高龄主动脉夹层手术成功
一切准备就绪,迎来手术的关键一战。由于95岁超高龄,超高龄所带来的是血管钙化严重,这成为手术的一大难关。因此,曹海龙主任团队在为患者缝合血管上下足了功夫,要格外谨慎细致。在精准缝合的同时,还要做好心肌保护和脑保护。于是,手术战队以最少的出血、最快的手术速度成功完成了手术。
许奶奶成功手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继续密切监护,术后12小时就拔了气管插管,术后16小时回到心脏外科普通病房,当天晚上就能自主进食,在家属搀扶下在病房里走动。许奶奶的状况越来越好,脸色也越来越红润,精气神儿十足,每天早中晚,都会在病房里溜达一两圈。
出院前,许奶奶还给医护人员准备了“惊喜”,她首先将写着“妙术创纪录,医心佑高年”的锦旗赠送给曹主任团队,然后声音洪亮地发表了一番成功手术后的感言:“衷心感谢医护人员的救命之恩,特别是感谢两位主任勇于担当、勇于负责的精神,接受了我这个‘烫手山芋’,所谓烫手就是年龄超过了手术极限,难度很大。两位主任在对生命负责的高尚思想指导下,经过多次会诊、研讨、评估后,最后制定了缜密的治疗方案,手术一举成功。这不仅对于我个人带来了幸福健康,也为同类型疾病提供借鉴意义和宝贵经验。两位主任对生命、对医疗事业全心全意、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是赞扬,更希望是发扬。”
目前,许奶奶已康复出院,又可以高兴地跟老姐妹们一起聊天、上网购物了。
曹海龙主任介绍,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其凶险的疾病,60%的病人发病后来不及到医院就会引发死亡,主要高危因素是高血压,主要症状是胸背部剧烈地撕裂样疼痛,但高龄老人可能疼痛症状不明显,比如表现为胸部不舒服,胳膊肘抬不起来,家人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尽快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通讯员 刘敏 王倩 程守勤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梅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