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研究:每天排便超1次易得心血管疾病,一天排便几次才正常?

2025年03月26日15:02:10 健康 1793

老刘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最近一段时间他每天会上个3~4次厕所,这让他烦恼不已,严重影响到了自己出车。

一天和同行聊天时说到这事,同行建议老刘赶紧去医院做个检查,网上说排便次数多的人更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

这个说法老刘并不相信,排便应该跟肠道健康相关吗?怎么会扯上心血管健康。

但同行翻出了手机里的一篇文章给他看,看完他的心里咯噔了一下,难道自己真的该去医院检查下吗?

北大研究:每天排便超1次易得心血管疾病,一天排便几次才正常? - 天天要闻

一、北大研究:每天排便超1次易得心血管疾病

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对我国近50万人的排便习惯进行了调查,分析排便频率与多种疾病的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发现,相较于每日排便1次的受试者,每日排便>1次与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增加12%、心力衰竭风险增加33%相关;每周排便次数<3次,也与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

北大研究:每天排便超1次易得心血管疾病,一天排便几次才正常? - 天天要闻

对此,研究人员认为排便次数过多、过少都与肠道菌群失衡相关,这样一来肠道内产生的有害物质会随着血液流向全身加重身体的炎症反应,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排便次数过多可能提示胃肠道蠕动过快,食物在没有充分消化吸收时就被排出,时间长了会导致电解质紊乱、血压波动,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一般认为,每日排1次成形、不费力的便是最理想的状态,但只要是粪便形态正常、身体没有其他不适,每日排便3次或每周3次都属于正常的范围。

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郑丽华认为,每日排便1~2次是较为理想的状态,但只要一天不超过3次均属于正常情况。排便的次数不作为衡量胃肠道健康的唯一标准,对此不必过分忧心。

北大研究:每天排便超1次易得心血管疾病,一天排便几次才正常? - 天天要闻

二、辨别日常是否健康排便,掌握5个准则

想要判断自己的排便是否健康,可从这几个标准来一一对照,看看你符合几点。

排便频率:每天1~3次或每周2~3次均属于正常范围,只要是规律的排便均可。

排便时长:很多人喜欢在排便的时候玩手机,这个行为很不健康,容易分散注意力降低对肛门肌肉的控制,时间长了会导致便秘、痔疮,建议每次如厕的事件控制在10分钟内

北大研究:每天排便超1次易得心血管疾病,一天排便几次才正常? - 天天要闻

排便时间:大部分国人都习惯在晨起起立反射后排便或是早饭后,在早晨起床后就上厕所或是早饭后20分钟都是比较健康的节点。

排便颜色:正常的粪便颜色应该为黄色,形态为香蕉状。如若粪便呈异常的黑、红、白等色,一定要及时警惕可能与疾病因素相关。

便器选择:蹲着如厕可让肛周肌肉放松、腹压变大,对促进排便有好处;坐便时应保持大腿半屈,高度不够的也可以垫个凳子。

北大研究:每天排便超1次易得心血管疾病,一天排便几次才正常? - 天天要闻

三、想要轻松排便,这3件事人人都能做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强表示,很多人日常排便十分困难,教你几个方法来减少排便的阻碍。

多喝水:多喝水可促进胃肠道蠕动,粪便也会变得松软。长期饮水量不足会让大便干结变硬,容易导致便秘。

多吃膳食纤维日常可适当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全谷物,这些食物内的膳食纤维丰富可促进胃肠道蠕动,让粪便的体积增大,对预防便秘很有帮助。

积极运动:运动也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还能一定程度加强腹肌力量,在排便的时候会更有力,可改善便秘。建议每周运动3~5天,每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

北大研究:每天排便超1次易得心血管疾病,一天排便几次才正常? - 天天要闻

排便很多时候可以作为健康的晴雨表,如若观察到粪便颜色/形态异常或是排便次数异常,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诱因,之后再去做针对性的干预。


参考资料:

[1]《排便有个“最理想”的频率!每天超过1次,心血管病风险就会增加!》.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官微 2025-03-13

[2]《排便时最忌讳“用力”!37.9%的心脏“破裂”由它引起……》.生命时报 2020-10-22

[3]《上厕所真的不要玩手机,对健康的影响比你想得多!后悔没早点知道……》.健康时报 2023-07-1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别拍打!“飞行硫酸”隐翅虫进入活跃期,防范指南请查收 - 天天要闻

别拍打!“飞行硫酸”隐翅虫进入活跃期,防范指南请查收

随着气温升高,被称为“飞行硫酸”的隐翅虫进入活跃期。近日,医疗机构接诊的隐翅虫皮炎患者也多了起来,医生提醒,遇到隐翅虫千万不要拍打。隐翅虫体色红黑相间,体液中含有称为毒隐翅虫素的酸性化合物,隐翅虫皮炎就是由这种物质导致的。
喝对酸奶能防癌?浙一专家建议您这样做 - 天天要闻

喝对酸奶能防癌?浙一专家建议您这样做

我们的肠道里时时刻刻进行着“化学反应”,每天吃进的食物经过肠道微生物的分解会产生一类名为短链脂肪酸(SCFAs)的物质,它们在肿瘤防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日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吕志民教授科研团队深入研究后,在Trends in Cancer在线发表了题为Short-chain fatty acids and ca...
14岁少女突发脑出血竟是罕见红斑狼疮,同济医院多学科协作打赢生命保卫战 - 天天要闻

14岁少女突发脑出血竟是罕见红斑狼疮,同济医院多学科协作打赢生命保卫战

极目新闻通讯员 邓国欢14岁的初中女生畅畅(化名)本应享受美好的青春年华,却不幸患上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幸运的是,在同济医院肾病内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风湿免疫内科、放射科、临床营养科等多学科团队的联合救治下,她成功摆脱了生命危险,重获健康。同济医院内科学系主任、肾病内科主任徐钢教授查房两个月前,畅...
女子高血压竟是肾上腺肿瘤所致!内蒙古患者来汉接受“极限微雕”手术后痊愈 - 天天要闻

女子高血压竟是肾上腺肿瘤所致!内蒙古患者来汉接受“极限微雕”手术后痊愈

极目新闻通讯员 宁亚飞 杨瑞内蒙古赤峰市50多岁的王女士,近半年来被“高血压”折磨得痛苦不堪,头晕目眩如同在浑水当中浸泡行走,连辨别方向都成了奢侈,但尝试使用多种降压药治疗却无效。在当地医院检查后发现,导致其高血压的“幕后黑手”,竟是右侧肾上腺一处直径1.5厘米的肿瘤。出院前,王女士送上锦旗考虑到王女士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