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妇检用的鸭嘴钳,为何让她们恐惧?

2024年05月18日23:15:06 健康 1889

中新网北京5月18日电(邵萌)对于很多女性来说,迈向妇科诊室的这一步,跨越的不单是物理上的距离,还是包含着恐惧、疼痛、羞耻等抵触情绪的妇检阴影。

而谈及阴影的来源,相信很多人都会提到阴道窥器。它是妇科检查常用器械,外形酷似鸭嘴,也被称为鸭嘴钳。长期以来,其所带来的疼痛和不适,让很多女性对妇检避之不及。

中新健康|妇检用的鸭嘴钳,为何让她们恐惧? - 天天要闻

一位博主发视频分享了关于鸭嘴钳的思考,引发讨论。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最近,一位博主分享了关于鸭嘴钳的思考,引发很多共鸣和讨论。为何多年来窥器没有太大改良?能否有对女性更友好的妇检器械?面对妇检,女性如何才能不再焦虑和抗拒?

她们为何恐惧妇检?

尽管不是第一次做妇检,但当周芸(化名)躺在检查床上的那一刻,还是控制不住地紧张起来。

抵触源于她第一次做白带常规检查时不愉快的经历。“医生很着急,下手很重,我叫了一声,对方不耐烦地大声说‘放松,你这样我怎么检查!’”

这次经历不可避免地给周芸留下了阴影,此后,即便有炎症,她也尽量自行用药。“怕疼,也怕医生不友好,很难再鼓起勇气踏入检查室。”

周芸的遭遇并非个例。小淇最近因宫颈息肉做检查,也痛到差点落泪。此前她也做过TCT检查,但从未觉得难以忍受。“同样是用鸭嘴钳,之前的医生很专业、温柔,就没太大感觉。这次不知道是不是检查手法问题,我努力深呼吸,也表达了不适,但没有改变,出了好多血。”

中新健康|妇检用的鸭嘴钳,为何让她们恐惧? - 天天要闻

小淇此前做过TCT检查,在她看来,那次的医生很专业、温柔。受访者供图

在社交媒体上搜索妇科检查,会出现一大堆“惨痛”经历,豆瓣甚至有个“代表月亮消灭妇检阴影”小组,两万七千多人在组里分享关于妇检的经历和困惑。

这些困惑中,比较普遍的是:为何多年来窥器似乎没有太大改进?是否能有更舒适的妇检器械?

“这个问题不光我有,连我男朋友都有。但我们毕竟是外行,可能改良涉及到很多部门、人员,包括成本、培训这些方面吧。”小淇说。

能否有更好的替代?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顾仲毅在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介绍,鸭嘴钳是妇检最基本的检查工具,健康体检、白带常规、HPV检查或涉及到宫颈、宫腔、阴道的各种检查,都要借助该器械。

谈及为何鸭嘴钳一直在被使用,顾仲毅认为,如今的鸭嘴钳已是经过几轮改进后比较成熟的版本,且一次性使用,清洁度高。借助鸭嘴构造的窥器,可以清楚地暴露阴道和宫颈进行检查。此外,鸭嘴钳撑起后会有螺纹卡住,医生可以单手操作,另一只手用棉签取样,实用且操作方便。

“最关键的是,鸭嘴钳成本很低。纱布、窥器、棉签等都是医用耗材,属于医院的隐性成本,无法收费。”顾仲毅说。

在最近关于鸭嘴钳的讨论中,有人提出了材质、造型等方面的改良建议。实际上,已有研究者尝试过减少窥器检查痛苦的方法,有的设计了柔软的充气装置,有的采用了类似棉条推管的设计......但至今没有新的工具广泛应用于临床。

女性健康科普博主“六层楼”在近期发布的视频中也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包括多叶开合提升舒适度、结合生理曲线进行造型改良、温度可控等。

在顾仲毅看来,其实很多建议医生和医疗器械企业都考虑过,然而,综合成本、检查准确性、操作难度、使用风险等因素,最终还是没有产品能大规模替代传统窥器。

“现在的情况一定有它存在的原因,但不妨碍我们去畅想未来更美好的体验。”六层楼说。

如何让女性不再抗拒?

妇检的不适程度,既与检查工具有关,也与患者个人体质、有无炎症、患者紧张程度、医生手法、医患沟通情况有关。

顾仲毅很能理解患者的抵触。在他看来,鸭嘴钳带来的不适感是普遍的,患者对于暴露隐私部位的紧张会导致肌肉收缩,也会加重检查的疼痛与不适。

如果说疼痛是身体层面的感受,那么少部分医生操作比较粗暴等,则是使患者陷入妇检阴影的另一大因素。

顾仲毅提到,三甲医院妇科门诊,通常一名医生一上午要看30到40个病人,因为患者数量多,分给每位患者的时间有限,有时候很难顾及到患者感受。如果有耐心一些,做好安慰和讲解,患者体验会好很多。

中新健康|妇检用的鸭嘴钳,为何让她们恐惧? - 天天要闻

在“代表月亮消灭妇检阴影”小组,一些医生开贴提供建议和解答。图片来源:社交媒体平台截图

比如,对于一些紧张的病人,可以给她们用小号窥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用润滑剂来缓解疼痛。操作前的告知和安慰,也能让病人拥有更好的就医体验。

他也建议,患者主动跟医生沟通自己的要求和感受。比如能否用小号窥器,动作能否轻柔一些,也可以引起医生的重视。

以往关于妇检话题,女性似乎是沉默的,或许是囿于病耻感,或许是没找到合适的发声渠道。

顾仲毅觉得,问题一直存在,这次关于鸭嘴钳的广泛讨论是个好现象,一方面或许能启示对妇检有阴影的女性知道自己有要求良好服务的权利;另一方面,也能让医生明白,自己眼中“习惯成自然”的常规检查,却是很多女性的隐痛。

“越来越多人关注到这一点,总归是件好事,我对未来出现更友好的妇检工具还是充满期待的。”周芸说。(完)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大学生减重20斤猝死,拳击赛场外的残酷“秘密” - 天天要闻

大学生减重20斤猝死,拳击赛场外的残酷“秘密”

2024年6月,全国少年(U16)拳击锦标赛现场。图文无关。视觉中国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大一学生小许(化名)的生命遗憾地停留在18岁。其门诊病历显示,小许2024年6月9日中午倒在学校寝室,送医抢救半小时仍无生命体征,死因初步诊断为“猝死”。在过去的4月28日至6月6日间,为了备战拳击赛,他由60.85公斤减到50.90公斤...
日媒:罕见“食人细菌”在日本蔓延!感染后48小时即可致命。 - 天天要闻

日媒:罕见“食人细菌”在日本蔓延!感染后48小时即可致命。

近日,日本媒体纷纷报道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一种罕见的“食人细菌”正在日本国内迅速蔓延。这种细菌被称为“食人细菌”,因其强大的破坏力和极高的致死率而备受关注。据悉,一旦被这种细菌感染,患者将在短短48小时内面临生命危险,而且该细菌大多可通过
“热不热,就看五月十三”,今日五月十三,今年三伏天热到哭? - 天天要闻

“热不热,就看五月十三”,今日五月十三,今年三伏天热到哭?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很快将迎来夏至节气,夏至的到来标志着盛夏正式开始,老话说“夏至不过不热”,过了夏至节气天气还将越来越热,等到了夏至后的三伏天地面积蓄的热量达到最大,因此三伏天是我国一年中最炎热的时间段,上蒸下煮,我国各地将进入桑拿模式。
再熬一天气温下降!北京6月高温日超过常年记录 - 天天要闻

再熬一天气温下降!北京6月高温日超过常年记录

北京市气象台17日17时发布:今天傍晚到夜间晴间多云,南风三级,阵风五级左右转北风一二级,最低气温24℃;明天白天晴转多云,北转南风二三间四级,最高气温37℃。高温橙色预警中,明天气温高,紫外线强,注意防暑降温勤补水,午间尽量减少户外活动,谨防热射病的发生。今明两天又在高温橙色预警中,天气主打一个字“热”!...
人体有6个“无用器官”,没有也不会死,真的吗?身体会有变化 - 天天要闻

人体有6个“无用器官”,没有也不会死,真的吗?身体会有变化

在医学领域,关于人体的一些器官是否“无用”的讨论一直存在。许多人相信,人体有几个器官,即使拿掉也不会对生命造成致命威胁。这些所谓的“无用器官”包括阑尾、扁桃体、尾骨、智齿、毛发和男性乳头。那么,这些看似在生理变化中逐渐失去活力的器官,是否真
大批自费疫苗降价,国产疫苗告别高利润时代 - 天天要闻

大批自费疫苗降价,国产疫苗告别高利润时代

界面新闻记者 | 李科文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国产疫苗的降价大潮已经到来,而打响大降价第一枪的则是行业龙头国药集团。据界面新闻记者近期观察,国药集团旗下长春生物制品、武汉生物制品、上海生物制品、兰州生物制品、长春生物制品等在全国范围内同时对旗下6款疫苗进行降价。其中,包括四价流感疫苗、破伤风疫苗、水痘减毒...
75岁爷爷竟确诊乳腺癌?千真万确 - 天天要闻

75岁爷爷竟确诊乳腺癌?千真万确

“我一个老大爷,怎么会得乳腺癌?”几天前,75岁的张老伯因胸部有肿块来到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嘉定院区普外科就诊,经检查竟然是乳腺癌,他十分震惊。“我一直觉得只有女的才会得乳腺癌,男的怎么会得乳腺方面的疾病呢?”张老伯十分不解。
绿豆配二宝,少往医院跑, 一健脾二祛湿三消暑,夏天喝它胜药方 - 天天要闻

绿豆配二宝,少往医院跑, 一健脾二祛湿三消暑,夏天喝它胜药方

即将迈入七月,迎来一年最热的三伏天,最近气温飙升,每天都在三十度以上,酷暑难耐,动一下就会出一身汗,身体最容易出现脱水和中暑、浑身乏力的状况,只想躲在空调房中乘凉,高温天让毛孔一直处于开张呼吸的状态,多雨潮湿让寒湿气有机可趁,很容易进入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