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专家张永振与上海公卫临床中心的“纠纷”是怎么回事?

2024年04月30日17:32:23 健康 7026

界面新闻记者 | 黄华 陈杨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4月29日,针对网络流传的关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下称“上海市公卫中心”)与张永振研究员团队之间的纠纷问题,上海公卫中心发布情况说明。

上海市公卫中心表示,近日,我院部分实验室需要进行改造,因安全原因进行封闭施工。对于在该区域开展科研活动的张永振研究员团队人员,医院在科研楼提供了另外的办公及实验场所,事前我院已制定相关安置方案并提前告知。下一步,我院将会同有关单位妥善做好安置工作。我院始终尊重科研工作者,支持科研人员及学生开展正常的研究工作。

病毒学专家张永振与上海公卫临床中心的“纠纷”是怎么回事? - 天天要闻

图片截取自上海市公卫中心公众号

上海市公卫中心前身为上海市传染病医院,是一所具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医院,又名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在新冠疫情期间,上海市公卫中心市上海市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定点医院。据官网历史资料,该院原本只有1100张床位的金山院区在疫情最高峰时的单日收治记录突破过2300人。

目前,这起网络“口水仗”就发生在这家和新冠疫情有重大关联的医院。同时,事件中的焦点人物——张永振、范小红等,也与新冠疫情关联颇深。

他们之中,张永振是全球最早开展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研究的科学家,而范小红在2020年初就去往武汉雷神山医院参与了最早期的新冠患者救治,后任上海市公卫中心院长,现任是公卫中心党委书记、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从张永振微博的发文记录记录来看,他和上海市公卫中心的历史积怨至少有两年多了。

这起新一轮“骂战”的起因是张永振实验室协议的履约问题。在4月27日晚,微博用户“年年在搬家”发布长文称,张永振研究员团队遭到不公平待遇,被要求在两日内搬离实验室。

具体而言,据4月27日晚发布的微博用户长文,2018年3月底,上海公卫中心与张永振团队正式达成为期5年的科研合作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张永振团队在公卫中心的工作将于2023年3月结束。

然而,据前述微博用户,2022年10月31日下午,公卫中心原副院长沈银忠(现任院长)、科研科科长彭建涛、人事科科长惠晶晶三人告知张永振,公卫中心与张永振团队的合作协议到期,从11月1日起不再合作。另外,协议中规定的公卫中心拖欠的科研经费(共计700多万元)、张永振与团队成员应得的劳务费、科研奖励等(共计300余万元)经多次沟通反映后如今未落实。

此外,除了实验室协议的履约问题,前述用户还发布了其他内容,包括上海市公卫中心没有给张永振办理入职导致其在2020年9月就是“事实上的失业者”,张永振团队被停发科研经费导致科研受阻,团队被“阻碍新冠溯源科研工作”,团队另一负责人被撤除p3实验室主任一职等等。

病毒学专家张永振与上海公卫临床中心的“纠纷”是怎么回事? - 天天要闻

随后,这一事件迅速引发舆论关注。目前来看,在上海市公卫中心的回应中,仅涉及到“两日内撤离”部分的回应,理由是实验室需要改造。不过,上海市公卫中心提供了另外的办公及实验场所,事前也做过相关安置方案的提前告知。

4月29日凌晨,张永振本人通过微博转发了前述用户的长文,并在今日9点57分发布新文章。张永振微博发文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上海市公卫中心凌晨发布声明后的一些异议,主要围绕公卫中心所声称的“有事前告知”和“有妥善处置”。

张永振发文称,公卫中心于上周四突然召开紧急会议,仅用一分钟宣布p3实验室要升级改造,勒令其团队两日内搬离,在场成员均未听到具体搬去何处的安排。

针对公卫中心的安排,张永振提出,公卫中心没有考虑新安排的实验室能否满足其课题组当前的实验需求。他们组有大量病原未知样本,按照生物安全要求,至少要在p2实验室进行,“据我们了解这位老师的课题组目前并没有备案的p2实验室。”同时,今日公卫中心直接关闭实验室,其团队成员也主动向院方领导提出诉求和协商意愿,但公卫中心再没有给出任何搬迁方案。

病毒学专家张永振与上海公卫临床中心的“纠纷”是怎么回事? - 天天要闻

图片截取自张永振微博

张永振的微博名是“张永振2001”。2001年是张永振开始接触病毒学的第一年。

病毒学专家张永振与上海公卫临床中心的“纠纷”是怎么回事? - 天天要闻

张永振等人在武汉市中心医院  图片来源于张永振微博

此前,他在新疆石河子大学读完本科,学习畜牧专业,研究生和博士阶段分别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学习免疫学。1998年博士毕业后,他继续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下称“微生物所”)做博士后,从事感染免疫研究,也在此第一次接触到了细菌。

直到2001年,张永振开始研究病毒,在微生物所负责出血热实验室。在接受“摇摆编辑小组”采访时,张永振将选择病毒学的原因归结于“重要性”。他认为人类发现了抗生素,已经有办法对付细菌了,但病毒还是太神秘,因而研究病毒更重要。

在“入行” 头个月,张永振梳理了出血热这种病毒传染病的研究历史,发现以往国内研究都侧重对出血热的普通流行病学研究,对背后的生态学和遗传学规律涉及较少。他认为,要把病毒视为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合法存在,由此才能在人类和病毒之间建立一套预警机制,避免让一个未知的病毒引发传染病,甚至带来大流行。

一年后,2002年1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成立。张永振所在的微生物所改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张永振也随之进入cdc。

更为大众所熟知的是,张永振带领团队鉴定出新冠病毒,并率先向全球公开分享了基因组序列。

2020年1月5日,张永振团队获得了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全面分析了测序数据,绘制出其基因组图谱,并构建了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是历史上第一次在人上发现。

据《财新周刊》的报道,获得该结果后,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立即向上海市、上海市卫健委和国家卫健委等主管部门报告。1月11日,张永振研究团队将测定的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共享到了病毒学组织virologic.org网站和genbank上,成为全球最早公布该病毒序列的团队。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这几大症状出现 是颈椎在发出警告!6条预防措施 - 天天要闻

这几大症状出现 是颈椎在发出警告!6条预防措施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颈椎病已悄然成了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   据统计,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接近20%,30岁以下的颈椎病患者占比越来越高,且发病有逐年增长、逐步年轻化的趋势。手机和平板的使用率和普及率越来越高,低头族越来越多,许多学生由于长时间上网,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颈椎病。我们应该怎么判断自己...
比体能、赛素养……河南决出“最强健康家庭” - 天天要闻

比体能、赛素养……河南决出“最强健康家庭”

29支家庭战队展现健康活力。人民网 程明辉摄人民网郑州5月20日电(程明辉)千万健康家庭,支撑亿万人民健康。5月17日至19日,健康中国行动知行大赛家庭专场河南赛区活动在河南中医药大学举办。“健康家庭是国家、民族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千千万万个健康家庭是造就健康中国大厦的坚实基础。”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
宫颈癌容易找上哪些人,疫苗能预防吗? - 天天要闻

宫颈癌容易找上哪些人,疫苗能预防吗?

年轻人患宫颈癌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一是HPV感染。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癌因素之一。 二是过早、过乱的性行为。20岁以前就有频繁性生活,甚至与多人发生关系,增加HPV感染的风险。....
签约有“医”靠 健康更可靠 - 天天要闻

签约有“医”靠 健康更可靠

为不断提高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居民近距离学习保健知识,进一步提升健康素养,5月20日,伊州区东河街道花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家庭医生开展了政策宣讲,使居民更直观地了解什么是家庭医生以及家庭医生能为居民提供哪些服务。随后,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务人员...
明阅!上海晴天告急!当红女演员突发疾病晕倒!此病高发期!小满后如何养生?5个助眠拉伸动作 - 天天要闻

明阅!上海晴天告急!当红女演员突发疾病晕倒!此病高发期!小满后如何养生?5个助眠拉伸动作

可长按上图,转发分享晚安的祝福明日天气  WEATHER  20至28℃ 小雨转多云本周不再连晴 天气提醒:今天进入“小满”节气,“小满”节气我国南方地区一般多降雨、雨量大。上海此时白天炎热,早晚清凉舒适,降水增多。本周连晴格局被打破,时不时会有降水出现。 感冒指数:低。最新关注  ATTENTION  伊朗总统莱希及...
小满至,炎夏始,养生健脾正当时 - 天天要闻

小满至,炎夏始,养生健脾正当时

小满时节,新荷出水,樱桃红熟,麦穗泛黄,雨水充盈而不恣意,万物繁茂而不盛极。小满到来,盛夏将至。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小满时节,日长夜短,气温渐升,降水增多,天气闷热潮湿,受“湿邪”的影响最大。今天,让我们一起听听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卞慧为我们讲解小满如何健脾除湿。脾喜...
认知之光|孙达亮教授:阿尔茨海默病(AD)伴发行为和心理症状(BPSD)的干预措施及注意事项 - 天天要闻

认知之光|孙达亮教授:阿尔茨海默病(AD)伴发行为和心理症状(BPSD)的干预措施及注意事项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逐渐进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不仅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损害,还常常伴随一系列的行为和心理症状(BPSD),这些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家庭护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AD伴发BPSD的临床管理中,如何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同时注意必要的事项,成为了医疗工作者和家庭照料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本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