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华:爱好文艺的医疗组长 用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丨名医风采秀②

2024年04月17日16:05:11 健康 1727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摄影报道

陈耀华:爱好文艺的医疗组长 用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丨名医风采秀② - 天天要闻

陈耀华查房

4月16日一大早,陈耀华冒着密密春雨早早地赶到医院,交接班结束后,迅速开始查房。前一天用了什么药?效果如何?今天要注意些什么?陈耀华对医疗组管理下的30多位患者情况了如指掌。从早上8点开始,查房一直忙到10点半才结束。“作为一线医生,门诊和查房是我们最基础的工作。”

处处透着低调谦逊的年轻名医

陈耀华,生于1982年,2010年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达州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工作。一路走来,他早已褪去了曾经的青涩,成长为达州市中心医院的中流砥柱。

尽管已获誉无数,但他仍处处保持着谦逊和低调。在达州市中心医院的一众名医大家之中,陈耀华也并不十分耀眼,他还在继续成长的路上前行。

陈耀华:爱好文艺的医疗组长 用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丨名医风采秀② - 天天要闻

陈耀华查看患者影像资料

在院外,他是四川省“卫生健康英才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首届“达州名医”、首届达州“文卫菁英”、第三届达州市“大美医者”;在院内,他是院长助理、内科系统主任、医疗组长。在众多荣誉中,他最为看重的还是医疗组长,这是他仍扎根一线、践行医者初心的舞台。

对于这些头衔和荣誉,陈耀华表示,都得益于医院和科室前辈们的推荐,没有他们的推荐,我不可能成长得这么快。话语中透着低调和谦逊。当然更多的还是他自己的踏实和努力,在十几年的从医生涯中,他到少数民族地区对口支援过,也到意大利做过访问学者,更是在疫情严重时披坚持锐星夜驰援吉林抗疫。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仍坚守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线:“我每周坐一次门诊,查三次房,必须保持与病人的联系,才能让我的医生生涯更有生命力。”

学会放手让同事都能快速成长

“一个人走得好不是真的好,一个人跑得快也不是真的快。”在陈耀华眼中,自己的成长与前辈的带携密不可分。现在,他也在带团队,因此,他的愿望是团队的每一个人都能快速成长。让同事快速成长,他的秘诀是:学会放手。

陈耀华:爱好文艺的医疗组长 用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丨名医风采秀② - 天天要闻

陈耀华参加学术会议

陈耀华有两个团队,一个是医疗组的小团队,另一个是大内科系统的大团队。小团队而言,加陈耀华一共4名医生,管理30多张床位。

陈耀华说:“因为呼吸方面的疾病比较多,基本常年都是住满了患者的,我对医疗组的同事要求,就是要多做事,做事才能让自己成长。我自己也在学会放手让他们去做,换言之,他们成长了我也才能轻松点。”

对于大团队而言,陈耀华直言很有压力。该院大内科系统共有21个科室,医护人员共1101人,管理1125张床位,基本占据了该院床位的半壁江山。他坦言:“压力主要来自于要让系统内每个科室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要让每个人都能从这份工作中得到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尽管很难,但是陈耀华一直在努力,既从宏观政策上全面把控,又从微观操作中去规范,目的只有一个:让这个团队变得更优秀。

用对文艺的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

医生的工作要求对专业的高度认真负责,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无疑也是繁忙而枯燥的。就像一个天平,工作要求太高,生活难免被忽视。而在陈耀华眼里,工作与生活的矛盾是可以通过业余爱好来调节的。

谈到自己的业余爱好,陈耀华笑言:“平时空闲的时候,喜欢写写画画和摄影。我写东西不追求发表,都是对生活的一些所感所悟。用真诚的心去感受生活,就像我们永远要以真诚对待我们的每一位患者一样。”

陈耀华:爱好文艺的医疗组长 用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丨名医风采秀② - 天天要闻

陈耀华摄影作品

“从方舱医院出来,刚好看见夕阳落山,东北平原这个季节的太阳角度还很低,血染的晚霞,静谧的白桦林,斑驳的墙体,映在大巴车玻璃上,格外美。要是没有疫情,这种美就不会那么孤芳自赏了。”

这是2022年4月,陈耀华在吉林抗疫时写下的文字。在此期间,他通过一篇篇感性与理性交织的文字,让我们见证了疫情下真实的长春,也给疫情下的人们带来希望和力量。

陈耀华:爱好文艺的医疗组长 用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丨名医风采秀② - 天天要闻

夕阳下的长春(陈耀华摄影作品)

抗疫结束,临别之际,他更是写下一首长诗《长春,后会有期》。令其欣慰的是,这首诗被选作四川援吉医疗队的临别赠诗,送给了长春人民。

作为医生,加班是常事,好在有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家属是老师,时间相对规律一点,所以平时家里面的事她费心多一些,还有父母帮衬着可以照顾下小孩。所以自己才能更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越来越多的人查出糖尿病!医生劝告:罪魁祸首已揪出,5物少吃 - 天天要闻

越来越多的人查出糖尿病!医生劝告:罪魁祸首已揪出,5物少吃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我也没吃
雷雨减弱,35℃高温将强势上线!这些防暑误区你中了几个? - 天天要闻

雷雨减弱,35℃高温将强势上线!这些防暑误区你中了几个?

广州这几天的雨带有后汛期的特征一直下个不停从昨日(6月30日)的天气看连日来的雷雨天气开始出现转折今天广州还可能有局部暴雨明天起就转以雷阵雨为主了35℃高温即将重回C位雷雨逐渐减弱35℃高温蠢蠢欲动广东省气象台预计,7月1日—2日,副高西伸加强,受偏南气流辐合影响,广东大部多云,中南部多雷阵雨天气,局部雨势较...
34岁男子手部外伤住院,医院开出“奇怪”检查单,包括前列腺检查,院方、当地卫健委回应 - 天天要闻

34岁男子手部外伤住院,医院开出“奇怪”检查单,包括前列腺检查,院方、当地卫健委回应

“一个手外伤的人,居然去检查内脏?”6月30日,江苏常州的市民朱先生反映,自己的堂哥在宜兴市第六人民医院(宜兴市和桥医院)处理手部伤口,却被告知需要进行多项内科彩超检查。手部被玻璃划伤住院需做多项彩超检查据朱先生介绍,前几天,他的堂哥在换玻璃时不小心被玻璃划伤,前往了距离最近的宜兴市第六人民医院(宜兴...
研究发现:那些长期打麻将的老人,到75岁以后,大多变成了这样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那些长期打麻将的老人,到75岁以后,大多变成了这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一个我们平常根本不会多想的生活习惯——打麻将。尤其是那些天天三缺一、雷打不动的老人。年纪到了七十多,有些人
福州男子脚趾突然“失灵”!医生:病根在脖子! - 天天要闻

福州男子脚趾突然“失灵”!医生:病根在脖子!

【来源:福州晚报】“四年了,终于找到这怪病‘真凶’!”近日福州市第二总医院脊柱外科病房里看着恢复正常的脚踝、脚趾60多岁的程大叔热泪盈眶4年前,程大叔发现左侧脚踝、脚趾无法正常动作,他辗转多家医院求治无果。
三四级手术增长40.89%!南医五院专家常驻破解山区就医难 - 天天要闻

三四级手术增长40.89%!南医五院专家常驻破解山区就医难

无影灯下,腹腔镜显示屏清晰呈现患者右肾上腺区3.8厘米的肿物。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五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清手持操作钳,在毫米级空间内精准分离血管组织。随着一枚完整切除的肿瘤被取出,困扰患者邓先生(化名)十年的高血压病根被
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 - 天天要闻

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

智通财经APP获悉,今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加强医疗、医保、医药三方信息互通与协同,做好医保数据资源管理,推动医保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利用。在确保数据安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探索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必要的医保数据服务。依托全...
热议!患者反映医院停车费太贵:一天要收40元,比景区贵,这还是公益组织吗?市监局回应!医生:我们作为职工,被禁止停车,你就知足吧 - 天天要闻

热议!患者反映医院停车费太贵:一天要收40元,比景区贵,这还是公益组织吗?市监局回应!医生:我们作为职工,被禁止停车,你就知足吧

患者反映医院停车费太贵,一天要收40元,比景区还贵,这还是公益组织吗?医院停车场收费问题再次引发讨论。近期,有网友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了公立医院停车场收费太贵的问题,患者反映称,湖南长沙某附属医院停车场一天要收40元,根本没有考虑住院的病人和家属要承担多么高的停车成本,这是否涉嫌违规收费?医院是公益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