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小徐6天前因头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枕神经痛”,予以补液、针灸治疗后无明显好转,最后来到了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神经内科杨莹医生给患者进行了详细体查并仔细询问病史,发现小徐起床时头痛加重,躺着时头痛减轻,考虑枕神经痛可能性不大,所以为小徐安排了腰穿脑脊液检查明确病因,结果发现小徐脑脊液压力为0mmh2o(成人脑脊液压力正常值为100-180mmh2o),看到这个结果,杨莹医生首先考虑低颅压综合征,为了进一步支持该诊断,杨莹医生为小徐开了头部核磁共振检查,头部核磁共振结果显示小徐双侧额、顶、颞、枕部硬脑膜增厚,垂体饱满,提示低颅压综合征可能性大,结合腰穿脑脊液和头部核磁共振结果,小徐最终诊断为低颅压综合征,经过针对性治疗后好转出院。
头部核磁共振显示病变
杨莹医生介绍,低颅压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侧卧位腰穿脑脊液压力<60>。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各年龄均可发病,但以成人居多。继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多见于腰穿术后、颅脑外伤或术后,也可见于脱水、休克、心衰、糖尿病昏迷、尿毒症、安眠药中毒、头颅放疗等。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有典型的体位性头痛症状(直立位出现或加重,平卧位减轻或消失),同时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低于60mm h2o。不过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隐匿、复杂、缺乏典型性。磁共振是目前公认的诊断低颅压综合征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临床上患者主要需要卧床休息并对症治疗,预后良好。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王娟
(编辑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