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营养热词”发布!看看你关心的有没有上榜

2023年12月13日20:37:06 健康 1276

受访专家: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营养素养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注册营养师 吴佳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田雨汀


我国居民对营养的关注日渐升温。第一届国民营养素养大会于日前发布的“2023年度十大营养热词”,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今年一年的营养新趋势。

“2023年度营养热词”发布!看看你关心的有没有上榜 - 天天要闻

热词一:阿斯巴甜

今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阿斯巴甜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2B类)”,引起公众广泛关注。

阿斯巴甜是最常见人工甜味剂之一。我国于1986年批准其作为甜味剂用于食品,如无糖饮料、口香糖等。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表示,按照目前剂量和范围使用,阿斯巴甜不会对消费者产生健康危害;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针对我国居民的评估同样认为,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使用是安全的。不过,苯丙酮尿症患者要避免摄入阿斯巴甜。阿斯巴甜在体内会被分解为苯丙氨酸天冬氨酸甲醇,无法被患者代谢,可导致智力低下、精神神经症状等问题。

热词二:咖啡

咖啡是不少人工作时的“续命”神器。但最近一年,各类花式咖啡轮番登场,“酱香拿铁”“阿胶拿铁”等频频引发关注。

研究表明,咖啡因能减轻疲劳、缓解疼痛、保护心血管、降低多种疾病风险,但面对各种调制咖啡或咖啡饮料,必须格外关注其中的添加糖问题。对健康最友好的是无添加的黑咖啡,热量低、富含抗氧化物质等,也可搭配牛奶,增加钙和蛋白质摄入。需注意的是,健康成年人每日摄入咖啡因总量不要超过400毫克,约为2~3杯咖啡。

热词三:减重

减重话题的热度常年居高不下,而今年引起最大关注的就是一种被冠以“减肥神药”之名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药物。其本为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但因显著的减重效果,被不少国家批准可用于肥胖人群。临床对该药的适应症有严格规定,一般人群随意注射使用,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头痛、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对大多数人来说,减重不能急于求成,根本办法还是调整生活方式,从合理饮食和增加运动入手,并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压力过大。如果需要药物辅助治疗,必须在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的指导下进行。

热词四:大食物观

“大食物观”多次出现在国家重要会议及文件中,主要指在保障耕地产能的前提下,利用非耕地资源,实现多元化食物资源开发,确保食物有效供给,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饮食需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未来,借助食品和生物技术,以及种植养殖方式的改革,植物基食品、替代蛋白等新型食物将使人变得更健康。

热词五:营养素养

营养素养是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来看,我国居民的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已经有所提高,但膳食结构不合理问题仍普遍存在。比如,畜肉摄入多,水果、豆类、奶类消费量偏低,钠盐摄入过多,过量饮酒,暴饮暴食,长期食用油炸、腌制类食物等。提高营养素养,不但需要个人学习营养知识,学会如何运用营养信息和服务,还要提高营养行为的相关技能,比如怎样合理选购食物等。

热词六:食养

根据《中医药学名词》的定义,食养是选择适宜食物进行养生的方法,可理解为通过食物获取营养、增强体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等食养指南均强调要“合理膳食,科学食养”。

对普通民众来说,应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状况调整摄入的食物种类和数量,满足自身健康需要;科学严谨选择食物,维护人体免疫功能,以防有害物质或病原体入侵。

热词七:营养标识

营养标识,指食品外包装上标注营养成分并显示营养信息,以及适当的营养声称和健康声明。为扩展食品标签展示形式,为消费者阅读食品标签提供便利,国家卫生健康委于今年启动了数字标签试点工作。目前已有20余家企业、超过40款产品加入了数字标签的试点工作,覆盖乳制品、饮料、包装饮用水、方便食品、肉制品、植物油、糖果等主要食品类别。

热词八:预制菜

预制菜是预先经标准化流水作业加工、预烹调制作,方便后续食用的多种类型食品的统称。相比自己动手下厨,预制菜具备标准化、保质期长、使用方便的优点。但它也可能存在一定隐患,以及维生素矿物质损失、油盐糖添加过量等营养问题,烹调后口味的改变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注意选择大品牌和正规厂家的产品,认真查看营养标签,以及包装、菜品是否正常。食用预制菜时,应搭配新鲜蔬果等,弥补预制菜营养的不足。

热词九:免疫力

今年冬天,各种呼吸道感染齐齐来袭,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就成为抵抗外来侵袭的重要倚仗之一。营养素是免疫力的基础,而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如铁、锌、硒等)更是维护免疫功能的必要营养。避免食用野生动物,实行社会和家庭分餐制、保证食品烹调熟透等健康饮食习惯都有助提高免疫力。此外,保持适量的身体活动也能促进免疫力的提升。

热词十:肠道健康

今年以来,有关肠道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医学研究层出不穷,公众接受专业科普后,也对肠道健康有了更多了解,认识到其不仅在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还在免疫功能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改善肠道健康,首先要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摄入高脂、高糖等食物,多喝酸奶,吃洋葱、芦笋、浆果类、豆类及其制品等。其次,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成年女性每天至少1500毫升水、男性1700毫升水,有助保持肠道黏膜湿润,促进正常功能。再次,维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度活动、心情愉悦。最后,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以免扰乱肠道微生态平衡。▲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为什么很多人一听到“放疗”,就敬而远之?关于放疗的二三事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很多人一听到“放疗”,就敬而远之?关于放疗的二三事

“啊?你说要做放疗?是不是已经很严重了?”“放疗不是会把人烧坏吗?”“听说放疗掉头发、呕吐、整个人都废了……”在门诊听到“放疗”这两个字,很多人第一反应不是问“它能不能治好我”,而是“我还能不能撑得住”。眼神里的恐惧,几乎能把诊室空气冻住。
中医药文化夜市开启“吃喝玩学购”养生局 - 天天要闻

中医药文化夜市开启“吃喝玩学购”养生局

纵览客户端讯(巩志根)“这款香膏主要成分是艾草、薄荷,可以防蚊止痒,成分纯天然、无任何添加剂,特别适合小孩子使用,您可以试用体验一下。”在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夜市上馆陶县一家艾草产品生产企业的展位上,两名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大家介绍着艾草相关产品。一对带宝宝逛夜市的年轻夫妻体验后买了2盒,还详细了解了艾草足...
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十科:保胆手术开启胆囊疾病治疗新篇章 - 天天要闻

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十科:保胆手术开启胆囊疾病治疗新篇章

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十科凭借成熟的保胆取石、保胆取息肉技术,成为众多胆囊疾病患者的福音,让他们避免成为“无胆英雄”。在传统外科手术观念里,切除病变器官似乎是治疗疾病的常见手段。但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十科秉持“治疗疾病,保留器官,重塑健康”的理念
湿疹反复发作?皮肤科医生教你科学管理 - 天天要闻

湿疹反复发作?皮肤科医生教你科学管理

5月25日,全国护肤日。辨识湿疹的“信号”湿疹皮损的表现可随疾病进展呈现多形性特征,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特征。急性期:皮损基底潮红,出现密集粟粒大红色丘疹,伴渗出和结痂。亚急性期:红斑颜色转暗,渗出减少,出现鳞屑和皲裂。慢性期:皮肤增厚呈皮
今天起,吃饭请调整一下! - 天天要闻

今天起,吃饭请调整一下!

很多人为了赶时间经常十分钟就解决一顿饭但这种“超速”吃饭的习惯会给健康带来负担多项研究报告表明,在几乎所有年龄组和人群中,进食速度与肥胖呈正相关。更可怕的是,习惯性的快速进食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增加糖尿病、脂肪肝的患病风险。
“钟南山科普工作室”成立 5位院士共同为其揭牌 - 天天要闻

“钟南山科普工作室”成立 5位院士共同为其揭牌

2025年5月24日,“2025南山呼吸健康论坛暨广州国家实验室成立4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于广州圆满举办,“钟南山科普工作室”在主论坛上正式揭牌成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及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中国
茶喝不对,功夫白费:9种体质的“个性养生茶” 来了! - 天天要闻

茶喝不对,功夫白费:9种体质的“个性养生茶” 来了!

茶性分寒热温凉,功效各异。一杯茶能否养生,关键在于“对症下茶”。这种因人制宜的理念,正是中医养生的精髓所在。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9类,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不同的体质,对茶的需求也大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