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新病毒”来了?谣言!

2023年12月09日17:01:08 健康 1523

入冬以来,

我国呼吸道疾病呈现高发态势,

部分地区出现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

个别不实信息趁机传播扩散,

误导公众认知,

一旦患者轻信则可能贻误治疗时机,

导致病情加重。

特此澄清关于呼吸道疾病的系列谣言,

帮助大家知晓呼吸道疾病的基本常识,

做好健康监测及预防措施。

阅读、收藏、转发吧!

谣言一

呼吸道“新病毒”来了?

呼吸道“新病毒”来了?谣言! - 天天要闻

网传所谓的“新病毒”实际上是合胞病毒,它在今年夏季就已出现过,并非新的病毒。据国家卫生健康委12月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目前流行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均由已知病原体引起,未发现新病毒或细菌导致的新发传染病。我国本轮呼吸道疾病的高发也引发世卫组织的关注。根据现有信息,世卫组织未发现任何异常或新型病原体,也没有发现异常临床表现。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和接触被病菌感染的物体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目前我国尚无上市的合胞病毒疫苗和特效治疗药。合胞病毒可以重复感染,也易发生家庭传播,在暂无疫苗和有效药物的情况下,应通过加强个人防护等手段预防感染。

谣言二

本轮呼吸道疾病是新冠复阳?

呼吸道“新病毒”来了?谣言! - 天天要闻

“本轮呼吸道疾病是新冠复阳”的说法不实。据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近期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增多,主要由流感引发,此外还由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所致。

针对本轮呼吸道疾病高发情况,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分析:可能由于3年疫情防控,人体对外界呼吸道微生物接触比较少,相对的抵抗力与免疫耐受变差。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人体再次接触这些病毒,就容易出现一些呼吸道症候。

谣言三

支原体肺炎就是新冠变异?

呼吸道“新病毒”来了?谣言! - 天天要闻

网传“支原体肺炎就是新冠,只不过换了个名称”的说法有误。实际上,两者毫无关系。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表示,支原体和新冠在生物进化中是完全不同的物种,一个属于病毒,一个属于支原体,它们之间的差异远远超过“人类和苍蝇”之间的差别。人类在20世纪初就发现了支原体这种微生物体,直到20世纪末期才确定它是一种病原体,而新冠病毒在2019年末才被大家知晓。

谣言四

病原体叠加感染会持续加重

呼吸道疾病病情?

呼吸道“新病毒”来了?谣言! - 天天要闻

“病原体叠加感染会持续加重呼吸道疾病病情”说法不准确,不能简单地以“叠加即加重”作为统一的结论。专家表示,有些呼吸道病原体可能和人体共存,因此临床上会出现两种及以上病原体被检出来的可能,但这种情况不一定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只有通过临床医生的综合分析,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才能准确评估叠加感染对病情的影响,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谣言五

面对各类呼吸道疾病,接种疫苗没用?

呼吸道“新病毒”来了?谣言! - 天天要闻

“接种疫苗无用”的说法是谣言。12月5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冬季流感疫苗接种健康提示》,明确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降低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风险的经济、有效手段,可以显著减少流感带来的健康危害和医疗机构的诊疗压力。

针对“流感已经进入高发季,现在接种疫苗是否还来得及”的问题,“健康提示”中明确指出,尽管流感疫苗的最佳接种时机是在流感流行季到来之前,但在整个流感流行季内都可以前往接种点进行接种。这样既直接保护自己,也间接保护尚未接种的家人。

澄清5个谣言之后,我们建议您这样做,可以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

1

积极接种疫苗

目前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还是接种疫苗,通过接种新冠、流感、肺炎疫苗等,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发生的风险,尤其是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儿童等重点人群应积极接种疫苗。

2

科学佩戴口罩

如果前往环境密闭、人群密集的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前往医院就医时,建议佩戴口罩,并且注意及时更换。

3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者手肘遮住口鼻,另外像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或者进行手部的清洁。

4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营养、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5

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呼吸道感染症状,建议尽量居家休息,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果确需出行,要注意佩戴好口罩,以防将疾病传染给其他人。

来源: 江苏警方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胰腺癌高发,提醒:不想胰腺受伤,6种食物要少吃 - 天天要闻

胰腺癌高发,提醒:不想胰腺受伤,6种食物要少吃

声明:本文内容根据权威医学资料及作者个人观点撰写,仅用于健康科普,不构成任何医学建议,若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在厨房里翻炒的香味虽美,但有些食物表面“无害”,却暗藏“杀机”,尤其对胰腺来说,简直是“温柔一刀”。
女子吃冰激凌突发“脑结冰”!吃冷饮之前,劝你先冷静...... - 天天要闻

女子吃冰激凌突发“脑结冰”!吃冷饮之前,劝你先冷静......

【来源:重庆晚报】高温之下,很多人会选择冰镇饮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讲究“科学性”,一味贪凉可能会伤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后,前额突然一阵剧烈疼痛,持续好几分钟,胃也不舒服,连忙到医院就医。医生表示,这种情况有一个形象的
近90%的受检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蛀牙问题,“关爱小乳牙科学防龋”公益行动拉开帷幕 - 天天要闻

近90%的受检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蛀牙问题,“关爱小乳牙科学防龋”公益行动拉开帷幕

“爸爸你看,咬合面要这样来回刷才对!”2024年7月6日, 明媚的阳光洒在长沙市岳麓区,一场充满童趣与关爱的公益活动在此温情启动——“关爱小乳牙科学防龋”公益行动正式拉开帷幕。在活动现场,设置了口腔护理小课堂、小小牙医、绘本阅读、公益口腔检测等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学到了科学护牙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