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
支原体肺炎刷屏
刚开学就有不少孩子感染
现在不少成年人也“顶不住”了
因此入院的不在少数
17日,“阿奇霉素”登顶热搜
但这种药可不是随便吃的!
来势汹汹的支原体肺炎
不可小觑
近日,北京、上海等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支原体肺炎”也频上热搜。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多发于秋冬季。但今年该肺炎提前来袭,且患者数量较往年明显增加。有儿科医生指出,“今年可能是肺炎支原体流行大年”。事实上,肺炎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而是一种非典型病原,虽然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属于传染病,但其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目前,支原体肺炎没有可针对性预防的疫苗。
近日,一位十岁的患儿,出现反复咳嗽、发烧的症状,病程12天时,来到杭州市一儿科门诊,蒋主任回忆说:“患儿体温持续高热,检查发现,肺部白色区域内出现黑色小空洞,部分肺坏死!最后也确诊是支原体肺炎。”
北京儿童医院小汤山诊疗中心副主任护师张洁称:“支原体肺炎病程多在2周左右,一般预后良好,不遗留后遗症。少数可发展为危重症,常以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为突出表现。”
10月16日,北京朝阳医院儿科医生李鹏表示,作为一线的儿科医生,他确实感受到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例明显增多,“我们儿科最近接诊的发热患者,尤其是5岁以上的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是最多的。”
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孟大全介绍,对于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其感染了支原体或者衣原体之后,有可能发展为重症肺炎。在经历了几年小范围的流行之后,支原体感染可能会出现一波大流行。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使用谨遵医嘱
由于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大家所熟悉的青霉素和头孢,这类抗生素都是以细胞壁作为靶点,因此对肺炎支原体完全无效。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目前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
对于儿童,阿奇霉素通常有两种服用方法:三日疗法3天为1个疗程,按每公斤体重10mg阿奇霉素计算,一天一次,停4天后可重复第2个疗程。五日疗法5天为1个疗程,第一日按每公斤体重10mg阿奇霉素计算,第2日至第5日按每公斤体重5mg阿奇霉素计算,一天一次,停2天后可重复第2个疗程。
为什么需要“服3停4,服5停2”?由于阿奇霉素的终末消除半衰期约为68小时,可以理解为该药在体内“滞留”时间较长,用药3天之后,仍有约一半药物留在体内。而且连续用药,易产生耐药。
医生提醒,市民如果出现发热伴有剧烈咳嗽,应及时就诊,尽快查明病因,规范治疗,切忌自行盲目用药,不规范的混搭用药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导致死亡。
支原体肺炎导致“白肺”?
有后遗症吗?
支原体肺炎是否会出现“白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徐保平认为,有的支原体肺炎患者,肺部影像上显示有一片白色,大多是一个肺叶或肺段感染所致,这和医学上所说的“白肺”是两个概念。通常来说,“白肺”是指双肺弥漫性病变,主要发生在重症感染时,其症状和严重程度都与支原体肺炎有所不同。
有人称,支原体肺炎易跟普通感冒混淆。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介绍,与普通感冒相比,支原体肺炎症状更重、持续时间更长。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都需要治疗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见习医师孙华颖表示,肺炎支原体感染不等同于支原体肺炎,是否需要治疗要根据感染部位及症状判断。如果怀疑是肺炎支原体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不建议抗感染治疗,可自愈;而感染累及下呼吸道会出现咳嗽等症状,少部分感染者会进展为肺炎,需抗肺炎支原体治疗。
支原体感染高发是在还“免疫债”?
有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的低流行可能导致儿童由于免疫刺激的缺乏,造成对肺炎支原体的免疫力下降,形成“免疫债”。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诊疗中心主任彭劼表示,医学上并没有“免疫债”的概念,而是一种通俗易懂的形象表述。所谓“免疫债”,也可称为“免疫差距”,指的是人长期低接触某种特定病原体后,导致病原体免疫刺激缺乏,从而形成易感人群增加的局面。而易感人群增加后,自身的保护性免疫力较疫情前有所下降。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一直采取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方式防疫,并没有机会接触肺炎支原体,易感人群增加导致群体免疫变差。疫情放开后,人们再次接触肺炎支原体时就会出现免疫过激反应,从而出现暴发流行。
彭劼提到,今年人们感觉肺炎支原体感染似乎出现高峰,还可能与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后的检测病原体意识增强以及检测手段增多等有关。
“过去三年出生的孩子,没有接触很多病原体,家长就要格外留意。”彭劼提醒,做好日常个人防护很重要。
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是经过飞沫传播,目前,还没有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
彭劼建议,低龄儿童、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须去时应戴好口罩,同时保持勤洗手、勤通风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若出现高烧反复不退、精神差,在使用一般的感冒药或者消炎药后,症状无好转,反而有加重趋势,即使没有咳嗽或咳嗽较少,也建议去医院看诊,并结合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以及病原学、血清学检查来进行判断。
尚无预防疫苗
个人卫生习惯是关键
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防护自己。
2、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捂住口鼻,或用手肘或上袖等遮挡,将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垃圾桶中。
3、注意手卫生,使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清洁洗手。如果没有流动水,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等擦拭消毒双手。
4、流行高发季节,注意室内通风,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以保持空气新鲜。
5、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适量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6、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加强健康监测,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新民晚报(xmwb1929)综合南方+客户端、南方都市报、广东卫生信息、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人民日报、湖北经视、中国药业杂志、新闻晨报、杭州交通91.8
编辑:唐梦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