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央保健局首任局长王敏清,在94岁高龄依然身体硬朗。50年未患感冒,身无三高,这位被誉为“红墙御医”的医学大家,背后有着哪六大养生秘诀?让我们一探究竟。
中央保健局肩负着为中央保健对象提供医疗保健、监督中央部门干部的医疗管理,以及为党和国家的关键会议及重要活动提供医疗卫生支持的重要职责。
王敏清,作为中央保健局的杰出医生,于1954年成为保健组的成员,后来成为中央保健局首任局长,人们尊称他为“红墙御医”。他在养生保健领域的经验丰富,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宝贵的健康建议。
王敏清医生自豪的表示自己50年未曾患过感冒,60年来体重维持稳定,心电图与教科书上的一样,并且从未有过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困扰。他表示:“许多年轻人的健康状况都不及我,这是可以通过具体数据来证明的。”
“红墙御医”王敏清
王医生身高170厘米,在21岁时他的体重为60公斤。无论是在物质充裕或是艰难时期,他的体重始终稳定地维持在60至64公斤范围内。
他的牙齿健康,一生中从未有过蛀牙,82岁时仍保有24颗健康的牙齿。此外,他的血压也始终稳定,每年的波动都十分微小。
2002~2016年王敏清15次年度体检结果
然而,王老之所以能够拥有这样出色的健康状况,他即使已年届88,仍然看起来宛如60岁之人,其背后则是他遵循的六大保健原则。
一、吃什么无所谓,关键是要吃七八分饱
在古代,人们往往吃不饱,医疗条件也有限,但人们的身体素质却相对较好。而现代人,吃得好、住得好、行得好,但身体素质却越来越差,疾病越来越多。
这是为什么呢?王老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吃得太多了。他指出,吃什么无所谓,关键是要吃七八分饱。
如何把握七八分饱呢?王老建议,到下一顿吃饭前有饥饿感即可。如果下一顿前不太饿,就说明上一顿吃多了。
那么,如何才能吃到七八分饱呢?王老提出了以下建议:
- 吃得少一点:每餐七分饱为宜,饭前喝汤,有助于减少食欲。
- 吃得杂一点:健康的饮食习惯应该是荤素搭配,以素为主。
- 吃得粗一点:长期单一细粮摄入容易导致营养失衡和消化功能减弱。此外,适量增加粗粮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皮炎、便秘等问题。
- 吃得淡一点:“淡”即是饮食清淡,限盐、限油、限糖。
- 吃得慢一点:孔夫子说“食不语,寝不言”,做任何事情一定要专一,吃饭就是一心吃饭,细嚼慢咽,慢慢品味,每口饭菜咀嚼30~50次会让你更长寿。
七分饱,是健康养生的关键。只有吃得恰到好处,才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又不会造成负担。
二、 “生命在于运动”!不动?那就死得快!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人人都听过,但真正做到的人却不多。运动是健康长寿的重要保障。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王老认为,多活动、不贪图享受,才能保护身体功能,健康长寿。他本人坚持步行、坚持体力活动,78岁时仍能爬上22层楼。
如何运动?走路是世界最佳运动之一,既简单易行,强身效果又好。走路时要注意“三五七”原则:
- “三”是指每天要步行3000米以上,且保证30分钟,并坚持做到有恒、有度,过分激烈的运动对身体不利。
- “五”是指一星期要运动五次以上。
- “七”是指运动后心率+年龄=170:例如:5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达到120次。
如果觉得“三五七”原则太难记,那就记住一句话:每天至少快走30分钟,直到身体发热、甚至微微发汗,就达到锻炼效果了。
运动注意事项:
早上锻炼的话别太早,等太阳出来后,大约9点到10点再去活动才是最明智的。很多人认为早晨空气好,适合锻炼,太阳出来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即便是森林空气质量也较差。
临床病例显示,冬春季节的上午八九时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此时要尽量避免剧烈运动。
别一味追求苦练:很多老年人都认为,体育锻炼有痛苦才有效果。这种“苦练”的运动模式,是老年人锻炼中一种最危险的错误观念。
三、睡好觉比吃好饭更重要
睡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生命活动,是机体自我修复和调节的重要环节。充足的睡眠可以促进身体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睡眠时间:根据中医理论,子时(23点至1点)是人体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时候,此时睡觉最有利于养阴。因此,晚上11点到次日早上7点是最佳睡眠时间。如果做不到,也要保证每天至少有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睡眠姿势:“睡如弓”是传统养生中推崇的睡眠姿势。这种姿势可以减少地心对人体的作用力,让人感觉轻松舒适。由于人体的心脏多在身体左侧,向右侧卧可以减轻心脏承受的压力。
睡前注意事项:睡前应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空气清新、安静、温度适宜。睡前不要看刺激性的影视作品,也不要喝咖啡、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睡前可以进行一些轻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入睡。
失眠的调理:如果出现失眠的情况,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进行调理:
-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养成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习惯。
- 睡前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泡澡等。
- 适当进行运动,但要避免睡前剧烈运动。
-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助眠药物。
充足的睡眠是健康之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让身体更加健康、生活更加充实。
四、出了问题就想靠药物解决这是行不通的
王老认为,免疫系统是人体保卫系统,是和疾病打仗的。因此,他提倡“不要有点小病就吃药、挂水”,而是要让免疫系统去战斗,从而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疾病。
王老本人曾患喉癌,手术切除了四分之三的声带。术后,他没有选择放化疗,而是通过加强锻炼、调理饮食来提高免疫力。最终,他成功战胜了病魔。
王老的经历告诉我们,免疫力是健康的根本。只有拥有强大的免疫力,才能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维护身体健康。
如何提高免疫力?王老总结了以下三招:
- 补充益生菌:益生菌可以帮助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健康,从而提高免疫力。
- 多吃大蒜:大蒜中的大蒜素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功效,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 多喝水果茶:蜂蜜水、姜水、柠檬水等水果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 适度运动: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 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会损害免疫系统。
- 保持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
五、老年人要有事儿干、找事儿干
“用则进,废则退”,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老年人。退休后,如果整天无所事事,身体各项机能就会逐渐退化。因此,老年人一定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保持身心活跃。
王老退休后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精力。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将自己的养生保健知识分享给他人。他还经常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思维和言谈都很敏捷。
老年人如何“玩”?退休后,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以下是一些推荐:
- 摄影:摄影可以锻炼身体、亲近自然、交友拓展,是一项非常适合老年人的活动。
- 唱歌:唱歌可以锻炼心肺功能、提高记忆力、舒缓心情,是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的好方法。
- 养花:养花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延缓记忆减退,是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好选择。
在选择活动时,老年人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这样才能坚持下去。
- 活动强度要适中,不要过度劳累。
- 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老年人要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保持身心活跃,才能健康快乐地度过退休生活。
六、晒太阳
养生,就是遵循大自然规律,保持身心健康。
人体是一个微观的自然界,其运行规律与宏观自然界息息相关。因此,养生要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四季变化。
该吃饭就吃饭,该休息就休息,人体有自然的生物钟,在不同的时间段,身体各项机能都有不同的状态。因此,要养成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不要过度熬夜或暴饮暴食。
多晒太阳,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增强免疫力。因此,每天应保证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适当晒晒太阳。
晒太阳注意事项:
- 选择上午十点、下午四点左右晒太阳,此时紫外线较弱,不易损伤皮肤。
- 每次晒太阳时间不超过半小时,避免晒伤。
- 晒太阳时背光而坐,以免伤害眼睛。
王老推荐的养生之道
养生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想养生,必须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保持规律的生活:养成规律的饮食、作息、运动习惯,让身体各项机能保持在最佳状态。
- 保持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要学会放松,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 适当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 合理饮食: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 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会损害身体健康,要尽量戒烟限酒。
养生是一辈子的事情,要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