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告:18~24岁人群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

2023年03月11日19:54:06 健康 5870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武星如

“本次调查发现,在成年人群中,18岁至34岁年龄段抑郁风险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焦虑风险检出率的年龄差异呈现类似趋势。”《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副主编、中科院心理所陈祉妍在发布会上表示。

报告显示,18~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在所有成年人群体年龄组中检出率最高。

2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领导调查研究和编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发布,该报告基于近20万人次的调查,综合分析呈现了当前我国多个群体的心理健康基本特征,为深度了解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最新报告:18~24岁人群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 - 天天要闻

2月23日,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在北京首发。中新社记者孙自法 摄

“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都面临着不同的压力。除了压力以外,环境、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应激事件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人的抑郁与焦虑倾向。”2月24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陈建国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年轻人的生活经历与经验相对较少,应对压力的能力和策略也就相对没那么成熟,这就导致抑郁焦虑的问题在年轻人中间比较突出。”

“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多是在校大学生或刚刚步入职场。在这个阶段,人生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陈建国表示,这种不确定性,很容易让年轻人感到迷茫、无措。“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年轻人,内心还有很多理想化的想法,进入社会后面对激烈的竞争以及现实造成的心理落差,如果在此基础上,还没有得到来自家庭、朋友、社会的有效支持,就很可能造成年轻人心理上的适应不良甚至是心理疾病。”

除此之外,陈建国教授还认为,年轻人的心理问题与个人要求也有关。“有些从小就比较优秀的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家庭也赋予了他们很高的期望,就会使得他们对自己有理想化的、完美主义的要求。长期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大脑很容易产生疲劳,继而产生生理、心理上的一系列问题。”

最新报告:18~24岁人群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 - 天天要闻

2月13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开设“心理危机干预门诊”,两周来共接待近100名来访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图

陈建国呼吁,每一个家庭都应当给予年轻人充分的尊重与支持,当年轻人感受到压力、无法适应的时候,家庭中的成员应当及时地予以纾解和引导。年轻人也应该树立成长型思维,将挫折看作成长的动力;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必要的时候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切莫讳疾忌医。

最新报告:18~24岁人群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初发高血压要不要长期服药,我的抗压十年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初发高血压要不要长期服药,我的抗压十年给出答案

早晨监测血压122/74,心率68,忽然想到一个粉丝给我的留言:初发高血压要不要长期服药?我53岁那年因担任一项压力比较大的工作,忽然血压高了起来,高的很吓人,不急不嚷还要150/100,稍微遇到急人急事,嚯一下170/120,关键是头巨痛
每天早餐加一物,全身炎症、癌症风险都降低! - 天天要闻

每天早餐加一物,全身炎症、癌症风险都降低!

提到“核桃”,很多人都认为吃核桃补脑,但也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2025年2月,雷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食物与功能》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早餐中加点核桃,可以对记忆有延迟保护作用,并改善大脑认知功能。
刘绍武:决渎汤,一个利水消肿的“万能方” - 天天要闻

刘绍武:决渎汤,一个利水消肿的“万能方”

刘绍武:决渎汤,一个利水消肿的“万能方”“水肿”在中医学和西医学理论中都分为多种,中医会按照阴阳脏腑分型,西医会按照原发病分类,由此衍生出的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而今天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三部六病”学说创立人刘绍武先生治疗水肿的专方——调
当我们失去了才知道它到底有多珍贵! - 天天要闻

当我们失去了才知道它到底有多珍贵!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当人健康的时候,健康就像阳光雨露一样平凡,我们甚至忽视它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好像健康就应当属于我。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应当的事呢?健康与疾病仅仅是我们所熟悉事物的一体两面,无所谓先后,也无所谓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