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一波感染高峰的回落,“阳康”人群的比例开始上涨,大家关于新冠的讨论也逐渐从“感染了如何干预”转变为“新冠后遗症如何应对”。
此前媒体报道,44岁的王大哥“阳康”后没多久,突发胸闷胸痛,被家属紧急送到了萧山中医院急诊科,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医护人员立即对其进行冠脉介入治疗,迅速打通闭塞的血管,才得以将王大哥从生死边缘拉回来。
新冠病毒损伤心脏,更易导致心肌梗死
事实上,已有多项研究证实,新冠病毒可能会给心脏造成持久的、危险的损害。此前德国公布的两项研究指出,新冠病毒的幸存者有心脏损伤迹象,超过75%的幸存者血液中有一种蛋白质含量高,这通常表明曾患过心脏疾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死亡的人中,超过60%的人的心肌中有病毒,表明新冠病毒直接感染心肌。
同时,一项对联邦健康数据的深入分析表明,感染新冠病毒的第一个月到一年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有所增加,冠心病、急性心梗的风险可以升高超过60%。而近日在Circulation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新冠感染患者发生心肌炎的患病率较低,而心肌梗死和微梗死的比例较高,且心肌瘢痕与心血管预后独立相关。
对此,国内相关研究员也表示赞同,认为梗死型和微血管梗死型患者的肌钙蛋白升高,支持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血栓病变的假设。因为高凝状态、内皮损伤、血管炎、细胞因子风暴等,新冠感染患者容易发生血栓,发生肺栓塞、中风、无症状脑梗死和外周栓塞也很常见。
这也意味着,相比之前引起大众担忧的心肌炎,感染新冠后可能出现的心肌梗死或微梗死更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预防心肌梗死,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合理用药
那么,面对可能引发的心梗、微梗死,“阳康”们特别是本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该如何预防和应对?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甄宇治教授强调,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梗和心梗治疗中最基本的,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当体育运动及减重等。此外,针对原本就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还要坚持用药,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一定要规律服用,切不可随意中断。
与此同时,心血管疾病患者还应在基础药物上,加服一些通心络胶囊这样的中成药,来更好地防治心血管问题,预防心梗发生。
循证医学研究证实,通心络胶囊可通过多种机制保护微血管,具有血液、血管、缺血组织“三重保护”作用,对心脑血管病变治疗效果显著,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用药,其确切的调脂、抗炎、抗凝、保护血管内皮作用,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高危患者。
通心络胶囊解除血管痉挛、稳定逆转斑块的作用可用于动脉硬化斑块的治疗,降低因为斑块破裂引起的心梗、脑梗发生率,还能保护微血管、改善微循环血流灌注,解决微血管保护的世界性难题,对急性心梗、脑梗治疗及预防再梗死、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具有确切疗效,且服用安全。
此外,经过多年临床实践,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可联合通心络胶囊作为防治心脑血管病的“金三角”方案,实现未发生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还能对已经发生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尤其是发生过心梗、脑梗的患者进行二级预防。
另外,甄宇治教授还强调,不管是感染后还是“阳康”后,大家(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做好血压、血糖、血脂等监测,将这些指标控制在达标范围内,一旦出现异常则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