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的人,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
血虚的人、面色憔悴萎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
气血不足时,往往会伴随气滞血瘀状况的产生。就像小河里水量少的时候,容易淤塞起来。
有些朋友常吃三七粉,以为这样可以保障无淤血不长色斑,肤色洁净。但是,气血少了,就如流速缓慢的小河水,是很容易就淤塞起来的。
因为,血液在脉中循行,要依赖气地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如果心气不足、肺气不足,于是推动和宣发的能力都下降了,血行怎么会正常呢,于是,肝气的疏泄条达也不能保障正常了。
于是,气滞血瘀,心情抑郁、失眠多梦、月经有块、肝斑出现,等等,各种血瘀的症状就出现了。
大力补气血,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啊。
气血得靠吃与养。
有些人体质虚弱,所以,胃口不开,一顿饭跟小猫似的,饮食吃的量少,就算全部消化吸收了,也养不出多少气血来,不够身体用的啊,怎么能养好健康呢。
如果叮嘱他们多吃一点,他们往往很无奈:吃不下啊,就算勉强吃下去了,也难以消化啊。
这样的情况,跟气虚有关系。
因为,不管是喝了水,还是吃了饭菜,都需要胃气充足,才能运化运液,输布到身体各处去。把饮食消化后转化为营养,供给全身。
没力气的人,干啥都干不动。气虚了,消化饮食,也搞不动。
此时,就要喝些汤药来帮助身体了。
大医留下一个补气方,在大力帮助消化的前提下,补益养气。
这样,就避免了气虚病家虽然勉强进食,但因消化不良出现食积,搞得吃了一餐,就没胃口吃下一餐的情况了。
补气汤
组成:人参、黄芪、白术、陈皮、炙甘草、麦芽、神曲、山楂、炮姜、茯苓。
用法:水5杯,煮成2杯,每日服2次。
功用:健脾开胃,化食生津。
主治:气虚乏力,消化失常,营养不良。
适合:气虚体弱导致的饮食减少、不思饮食、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
禁忌: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吃为宜。
加减:
米饭吃多了食积,加麦芽;
肉食吃多了食积,加山楂;
面食吃多了食积,加萝卜子;
有痰,加半夏、白芥子;
咳嗽,加苏子、桔梗;
伤风,加柴胡;
夜卧不安,加炒酸枣仁;
胸中若微疼,加枳壳;
这个方子里面,有人参、茯苓、黄芪、白术,都是健脾开胃的药。
胃口开了,也不用怕消化不良的事儿,有山楂、神曲、麦芽这些助消化的药呢。
于是,胃气旺了,能吃能消化,气血就能生啦。
如果担忧自己本来就有血虚的症状,若是补了气,会不会造成血热?
那可以先喝几付补血汤,血虚血热多补血,血足肤质好,再来喝这个补气汤。
就像植物生长靠阳光雨露,当两样条件都满足之后,植物就茁壮成长了。
对于人来说,气似阳光,血似雨露,气血双补了,慢慢地就能健康起来啦。
饮食转化为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供给全身使用、转化为血液的过程里面。
都需要依赖气的作用。
气血足了,精力好,工作学习的效率能提高。
该补气养血了,就补补养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