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血糖最新标准:不同年龄要求不一样,或许你的血糖并不高

2022年10月14日18:14:31 健康 1703

目前,我们国家糖尿病人群已经高达1.3亿,排名世界第一,其中90%是二型糖尿病患者。更为可怕的是,在广大人群之中有将近4成人,不知道自己平常的血糖水平,以及有将近7成的人,发现血糖升高以后没有控制达标。最终增加了患者发生脑梗死、心肌梗死、脑出血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一、不同年龄的人群,血糖的要求不一样

对于正处于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由于每天消耗的能量比较多,他们的空腹血糖可以维持在3.9-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应该低于7.8mmol/L。

对于40-60岁的中年人群,由于生活压力非常大,日常饮食非常不规律。所以,他们的空腹血糖可以维持在4.4~6.1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应该小于8.0。

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体内的胰岛素和各种代谢激素分泌也逐渐下降。因此,他们的空腹血糖可以控制在6.1~7.0左右,餐后两小时血糖可以控制在8.0~10.0之间。

对于年龄在75岁以上的人群,由于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已经非常少了,血糖容易升高,但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又容易出现低血糖。所以,他们的空腹血糖可以维持在7.0~9.0左右,餐后两小时血糖可以控制在8.0~11.0之间。

2022血糖最新标准:不同年龄要求不一样,或许你的血糖并不高 - 天天要闻

二、哪些人群容易得糖尿病?

糖尿病不会无缘无故找上一个人,而容易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主要见于以下几类人群:

一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糖尿病跟遗传具有一定关系,尤其父母双方均是糖尿病的患者,子女发生糖尿病的概率高达50%。所以,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好饮食,多进行体育锻炼。

二是,肥胖人群。有数据表明二级糖尿病中约有60%~80%的人群,在发病之前有不同程度的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体重超标、肥胖会加重胰岛细胞的负担,从而造成胰岛素抵抗,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因此,想要预防糖尿病,应该先从控制体重,少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开始。

三是,年龄在45岁以上,生活不规律的人群。糖尿病发病其实跟年龄成正相关,随着我们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的代谢能力下降、各种器官的衰竭、胰岛素分泌减少,都会导致血糖的升高。

尤其,对于那一些年龄在45岁以上,精神压力过大,长期暴饮暴食,熬夜久坐,作息不规律的人群,容易发生糖尿病。

2022血糖最新标准:不同年龄要求不一样,或许你的血糖并不高 - 天天要闻

对于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紊乱的人群,国家卫健委是建议大家应该,从35岁开始就应该注意好自己的血糖变化。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坚持这四点:能安稳睡个好觉,让“失眠焦虑”不见踪影? - 天天要闻

坚持这四点:能安稳睡个好觉,让“失眠焦虑”不见踪影?

深夜辗转反侧时,你是否发现自己的大脑成了永不停机的放映机?白天被忽略的烦恼、未完成的计划、突如其来的焦虑,在黑暗中轮番上演。全球超3亿人正在经历失眠困扰,这个数字背后藏着现代人共同的生存困境——当生活节奏超越生理极限,我们该如何驯服这匹脱缰
低估了“放纵餐后补钾”,瘦了26.6斤,掉秤真爽 - 天天要闻

低估了“放纵餐后补钾”,瘦了26.6斤,掉秤真爽

上个月有个客户找我诉苦,说连续三周严格管理饮食,结果周末陪孩子吃了顿烤肉自助,第二天体重回到原点。她气得想放弃:“我连烤肉酱都不敢多蘸,只吃了五片牛肉,凭什么?”翻了她三天的饮食记录,发现她吃完烤肉后正常吃饭。问题就出在这儿——放纵餐后没及
体重从129减到95,发现一个掉秤更快的方法:早晚餐倒置 - 天天要闻

体重从129减到95,发现一个掉秤更快的方法:早晚餐倒置

上个月接待了一位35岁的客户林女士,她每天早晨啃两口面包就赶地铁,晚上回家总想“犒劳自己”,红烧肉配两碗米饭吃到撑。白天忙得没空吃够,晚上却总控制不住量,半年下来裤腰越来越紧。我让她试着把早餐和晚餐的吃法倒过来,两周后她告诉我:“现在早上能
73岁食管癌患者时隔3个月重获“吃饭自由”,机器人精雕细琢创造生命奇迹 - 天天要闻

73岁食管癌患者时隔3个月重获“吃饭自由”,机器人精雕细琢创造生命奇迹

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晓美 丁燕飞“家父当时病情复杂且危急,在您精湛的医术、果断的判断和团队默契的配合下,历经11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远超预期!”5月22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胡卫东的办公桌上,一份红纸打印的感谢信与定制水晶奖杯并置而立。这是73岁的食管癌患者陶先生(化姓)在手术后一个多星...
康缘养生谷退回老人“违约”被扣除的3万元 此前交涉中曾霸道地称:不服,就去法院起诉 - 天天要闻

康缘养生谷退回老人“违约”被扣除的3万元 此前交涉中曾霸道地称:不服,就去法院起诉

扬子晚报网5月22日讯(记者 万凌云)“谢谢你们紫牛新闻,扬子晚报我们一直都看的!”22日下午近4时,当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拨通南京王老先生的电话时,老人一个劲地致谢。就在下午1时许,老人刚刚从康缘养生谷南京办事处,领回了自己被扣的3万元现金。5月21、22日,紫牛新闻、扬子晚报相继报道了王老2024年4月交付10万元...
出现抑郁表现,就是得了抑郁症吗?| 科普时间 - 天天要闻

出现抑郁表现,就是得了抑郁症吗?| 科普时间

出现抑郁表现,就是得了抑郁症吗?| 科普时间当面对一些生活压力事件时,我们会出现低落、沮丧的抑郁情绪,如果情绪加重,还会出现一些抑郁症状,例如失眠、易疲劳等。这时,有些朋友就会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介绍一种最“物美价廉”的养心方式 - 天天要闻

介绍一种最“物美价廉”的养心方式

静坐,是最值得提倡的养心方式。静坐的时候,人的神志是清醒的,只是心神不动、没有杂念而已;身体这时候将进入与深度睡眠类似的状态:呼吸变得缓慢深长、心跳减速、体温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