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网膜“立功”!他们从腹腔搬来“救兵”,解决患者胸腔感染难题

2022年10月12日00:31:39 健康 1265
大网膜“立功”!他们从腹腔搬来“救兵”,解决患者胸腔感染难题 - 天天要闻

你知道什么是大网膜吗?大网膜是腹膜的组成部分,是连接胃大弯至横结肠的腹膜,像围裙一样覆盖在小肠表面,为小肠提供保护。

大网膜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当细菌或异物侵入腹腔时,大网膜起到保护作用,通过包裹、吞噬和吸收,把这些外来有害物质消除掉或局限住;当腹腔内的脏器发生炎症或胃肠道穿孔时,部分大网膜会立即“游走”到病灶周围或堵塞住穿孔处,防止形成弥漫性腹膜炎和败血症。

大网膜“立功”!他们从腹腔搬来“救兵”,解决患者胸腔感染难题 - 天天要闻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叶亮有一手“绝活”,巧用大网膜的保护作用,在胸腔出现难以愈合的瘘洞时“堵瘘”。最近,叶亮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例复杂的支气管胸膜瘘修复手术。

支气管胸膜瘘,可怕的世界难题

支气管胸膜瘘,是一个让全世界所有胸外科医生头痛的病症。其大多发生于肺切除手术后,发生率虽然不高,但是一旦出现,后果非常可怕。

肺部切除手术后,由于某些原因,导致支气管的残端不愈合,产生了瘘,瘘口破入胸腔,由于支气管中有痰液、带有细菌,而胸腔不能有任何细菌污染,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脓胸。胸腔里充满脓液,脓液会通过支气管倒灌入其他肺内,轻者长期肺部感染,严重者导致窒息。由于感染消耗,患者出现慢性衰竭,可能会失去肿瘤后续放化疗等治疗条件,导致死亡。

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支气管胸膜瘘,采用胸壁开窗和胸廓成形。前者是在胸壁上打开一个大洞,隔天就要换药,将消毒的棉纱放入胸腔进行填塞,长期如此换药患者非常痛苦。后者将胸廓的肋骨大范围切除,使得胸壁完全塌陷,从而闭塞脓腔,一侧胸壁完全塌陷,功能严重残疾。

现在又有了微创的介入手段,虽然创伤不大,但仅对于瘘口不大的患者使用,成功率也有限。

老董的噩梦,终于被治愈了

老董(化名)两年多前体检发现肺癌,做了左肺全切手术。术后1个月,支气管胸膜瘘发生了。此后两年,老董四处求医,一共接受了6次介入手术,用单向活瓣和封堵器封堵瘘口,但是都失败了。

最后一次封堵器从支气管瘘口脱落,顶在食管上,长期的摩擦导致食管穿孔,封堵器一端穿破食管。这样一来,原本脓腔只有支气管瘘口流出来的痰液,现在还有食管瘘口流出的食物残渣、唾液和反流的消化液,感染愈发严重。

找到叶亮团队的时候,老董的胸腔每天都有200ml的脓液流出,严重的消耗让老董骨瘦如柴,体重由两年前的65公斤下降到49公斤。

叶医生的“绝活”原理上并不复杂,大网膜是原本人体中一种天然的抗感染组织,抗感染能力十分强大。叶亮说,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腹腔镜,微创游离大网膜,将其借用到胸腔,用来封堵瘘口,填塞脓腔。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大网膜体积大,抗感染能力又十分强大,这个从腹腔搬来的“救兵”可以让胸腔的感染治疗变得不再那么痛苦;二是大网膜填充在脓腔就能愈合,不再需要胸壁开窗,也不需要大范围的胸廓塌陷,手术后的外观和正常人无异。由于不需要切取肌肉填塞,也不会引起术后的功能障碍,患者术后的运动能力完全正常。

不过,老董病情复杂,支气管-食管-胸膜瘘,专业文献中几乎从来没有过成功治愈的记录。考虑到老董身体极度虚弱,已经不能承受任何风吹草动,七院调动了重症医学科、影像科、麻醉科、消化内镜、介入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协作,最终,一次性封堵了两处瘘口,老董术后一周正常进食,外观和功能完全正常。

责任编辑 杨林雨

文字 张琪

来源 浦东发布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中疾控提醒4月以来新冠感染呈上升趋势,香港呼吁接种疫苗 - 天天要闻

中疾控提醒4月以来新冠感染呈上升趋势,香港呼吁接种疫苗

近期,亚洲多个国家(地区)卫生部门通报,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升高,提醒居民注意防护。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以来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南方省份检测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中国香港等地已开始安排针对JN.1毒株的疫苗接种。
“盒马无抗鸡蛋抗生素超标”陷抽检争议 生鲜品控信任危机拉响警报 - 天天要闻

“盒马无抗鸡蛋抗生素超标”陷抽检争议 生鲜品控信任危机拉响警报

每经记者:陈婷 每经编辑:杨夏2个多月前(2月20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次抽检,让一贯标榜“品质”的盒马陷入了一次食品安全风波。近日,青岛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销售的来自“小町蛋业(山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町蛋业)的保洁无抗鲜鸡蛋,在抽检中发现农兽药残留超标,受到了广泛关注。图片来源:...
男子后脑勺长出12cm长“魔鬼角” 吓呆医生:行医25年第一次见 - 天天要闻

男子后脑勺长出12cm长“魔鬼角” 吓呆医生:行医25年第一次见

【点新闻报道】俄罗斯一名男子的后脑杓突然长出一个5英寸(约12cm)「恶魔角」的角质瘤,起初他不以为意,一直忍受头痛,后来因为严重影响到生活,便前往医院就诊,将角质瘤移除。而负责手术的医生坦言,这是他行医25年来,第一次遇到如此罕见的病例。
《中华医藏》温病卷发布,疫病经典名方仍具指导意义 - 天天要闻

《中华医藏》温病卷发布,疫病经典名方仍具指导意义

近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主办的《中华医藏》(简称《医藏》)温病卷发布暨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中医药古籍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实践经验,是中医药学术传承的根基,也是推动现代中医药发展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