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咳”莫乱止,对症才有效

2022年10月11日14:17:55 健康 1892

立秋过后,由于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患咳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人数明显增加。不少人出现喉痒咳嗽、干咳少痰的症状,而且一旦咳起来就很难制止。尤其是紧张的都市生活节奏、过度劳累及不良生活习惯等,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在气候变化刺激下,机体调节易失去平衡,进而出现秋季燥咳。

“秋咳”莫乱止,对症才有效 - 天天要闻

这种秋季燥咳被误认为感冒的几率很高。很多人自以为是感冒,自行服用感冒药来治疗。实际上,秋咳为秋天燥邪侵犯人体所致,盲目用不相干的感冒药、抗生素等,会逐渐损耗人体正气,加重病情。用止咳药如复方甘草片等来止咳,则是治标不治本,往往会掩盖病人的症状,以致耽误治疗。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咳嗽,应查出病因对症下药,切勿随便服用止咳药物或抗生素。

秋季燥咳因病因不同,一般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在防治上有着不同的特点。温燥一般发生在初秋,有咳嗽少痰、不易咳出、咽干鼻燥等特点,在治疗上主要是疏风清热、润肺止咳。凉燥一般发生在中秋过后,往往容易与感冒混淆,如头痛、恶寒、发热,但无汗无痰,在治疗上主要是疏散风寒、润肺止咳。中医讲究辨证论治,用药更是因人而异,在秋咳严重时,最好还是接受汤药治疗。待病情稳定后,方可以使用中成药来稳定疗效。

“秋咳”莫乱止,对症才有效 - 天天要闻

秋季咳嗽之所以高发,主要跟以下三方面有关:

一方面秋季气候比较干燥,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空气干燥的情况下,气道黏膜就容易受损,这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燥邪伤肺,肺失宣降,所以咳嗽高发;还有一方面,伴随气温的逐渐降低,寒邪加重,从而容易咳嗽高发。另外,到秋冬季节流感等病毒再次抬头,这也是造成咳嗽高发的一个原因。那么秋季咳嗽不小心中招该怎么办呢?

三种秋咳,对症拆招

秋冬交替的季节,身边咳嗽的人越来越多。中医认为,这些都是由于风寒燥邪所诱发的外感咳嗽。外感咳嗽主要分为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及风燥伤肺证,根据中医养生理论,食疗、拔罐、刮痧等中医特色疗法对缓解不同的外感咳嗽效果很好。大家不妨“对号入座”,找出属于自己的治疗方法。

“秋咳”莫乱止,对症才有效 - 天天要闻

风寒袭肺证。这种证型表现为咳嗽声重、咳白稀痰、流清涕、头痛、恶寒发热等症状,初期症状不严重时,可按摩列缺、尺泽、肺俞等穴位。具体方法是:取列缺(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食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即是)、尺泽(曲肘,肘横纹中桡侧凹陷处)、肺俞(位于人体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揉50次左右,再用拇指指腹按压20次左右,有酸胀感为宜。若咳嗽咳痰较重,可去医院请医生取以上三穴进行拔罐处理。拔罐后注意多喝热水,多休息。

风热犯肺证。表现为咳嗽频剧、咳痰不爽、痰黏稠或色黄,同时伴有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热等症状。初期咳嗽咳少量黄色黏痰时,可服用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的中药代茶饮。具体方子是:取桑叶野菊花枇杷叶桔梗,将以上药物放入茶杯中用沸水,焖泡10~15分钟即可饮用。如果使用此法3~5天症状无法缓解,可加服感冒清热颗粒、桑菊饮颗粒、银翘散颗粒等中成药。也可辅助使用刮痧法治疗,具体方法是:用刮痧板(质地为水牛角),以脊柱为中心,两侧旁开各1.5寸,从大椎刮至脾俞,重点刮大椎风门、肺俞及督脉。刮痧以皮肤红热为度,对不出痧或出痧较少的部位不强求出痧。

“秋咳”莫乱止,对症才有效 - 天天要闻

风燥伤肺证。风燥咳嗽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同时伴有咽喉干痛、口鼻干燥。燥邪犯肺的咳嗽,食疗是比较好的选择,若咳嗽初期干咳无痰,伴咽干咽痛,可服用五汁饮(梨、荸荠、麦冬、龙眼肉、莲藕、蜂蜜少许,将以上药物放入锅中煎煮30~45分钟,取汤作代茶饮),也可食用川贝蒸梨(雪花梨川贝母百合、冰糖,雪花梨切去蒂部,挖出雪梨心,把川贝粉、百合、冰糖放入雪梨内部,盖回蒂部,放入碗中,隔水蒸30~45分钟即可)。

立秋以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由炎热渐渐转为寒凉。秋季是人体阴阳代谢中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人体的生命活动,都要以收养阴气为原则。

“秋咳”莫乱止,对症才有效 - 天天要闻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酸味会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这些辛味发散的食物,应该适当地多吃酸味蔬菜、食品、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百合、藕、萝卜山药银耳、柚子、苹果等。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护士节特辑|| 最美护士黄德莲:急诊线上的生命守护者 - 天天要闻

护士节特辑|| 最美护士黄德莲:急诊线上的生命守护者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济宁医院的急诊科走廊里,总能看到护士长黄德莲步履匆匆的身影。自1996年踏上护理岗位,她便扎根急诊科临床一线,29年如一日,用心呵护每一位急危重症患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南丁格尔精神。
阳气不足百病生!夏季这样养阳,增强体质身体棒 - 天天要闻

阳气不足百病生!夏季这样养阳,增强体质身体棒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阴阳四时是万物盛衰存亡的根本,阴阳调和则身体健康,阴阳不调则会出现各种疾病,因而人们应顺应自然界四时变化,及时调整自身阴阳平衡。如今已是立夏节气,虽然气候意义上的夏天
张永昌:不放弃每一位患者 - 天天要闻

张永昌:不放弃每一位患者

他曾获第二届湖南省“最美医生”称号、2024年度“湖南省白求恩奖”。今年,他又因突出的业绩和成就,被评为新时代青年先锋,成为全国广大青年的楷模。
血栓最怕这5类食物,告诉家人要多吃! - 天天要闻

血栓最怕这5类食物,告诉家人要多吃!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血栓是血液里凝固的小血块,被认为是“沉默的杀手”,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这是因为血栓越长越大,会把血管堵死,下游部位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就会受影响。血栓上的血块脱落,会形成栓子。如果血栓发生在大脑或心脏,会诱发脑梗、
每天吃1个和很少吃鸡蛋,到底谁更健康?这个差别没想到 - 天天要闻

每天吃1个和很少吃鸡蛋,到底谁更健康?这个差别没想到

关于鸡蛋的争议着实不少。爱吃鸡蛋的人每天都会吃一两个,但有人说鸡蛋黄胆固醇含量高,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高血脂,还有人说鸡蛋吃多了会得胆结石等等。那么,鸡蛋会不会升高胆固醇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怎么吃最健康? 鸡蛋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高血脂吗?先说结论:正常健康人不用过于担心鸡蛋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
失眠警报:心悸焦虑到效率下滑的幕后真相 - 天天要闻

失眠警报:心悸焦虑到效率下滑的幕后真相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失眠已经不再是“偶尔几夜睡不好”的小插曲,而是越来越多人的常态。长期睡眠不足不仅让人第二天疲惫不堪,还会带来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连锁反应:心悸、出汗、手脚冰冷或发麻,情绪容易烦躁、焦虑,甚至沮丧;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