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长小疙瘩?还疼痛、红肿?当心这种“被遗忘的肿瘤”

2022年07月05日04:51:43 健康 1287

身上长小疙瘩?还疼痛、红肿?当心这种“被遗忘的肿瘤” - 天天要闻

四肢、躯干长了小疙瘩,

还疼痛红肿?

要当心是软组织肉瘤作祟!


相比于常见的高发肿瘤,

肉瘤是一种“小众”肿瘤,

罕见到常被称为“被遗忘的癌症”,

它的发病率仅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


但肉瘤病理亚型多样,

部分亚型恶性程度高、容易复发、

预后差、死亡率高,

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7月4日,是国际肉瘤宣传日,

河南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科

主任、主任医师姚伟涛为大家进行科普,

及早发现、共抗肉瘤。


啥是软组织肉瘤?

身上长小疙瘩?还疼痛、红肿?当心这种“被遗忘的肿瘤” - 天天要闻

姚伟涛主任介绍,大家所说的“肉瘤”,是一类起源于间充质组织或结缔组织的恶性疾病的统称。肉瘤共有70多种亚型,主要是软组织肉瘤(50多种亚型)和恶性骨肿瘤(20多种亚型),其中最常见的是骨肉瘤

骨肉瘤是青少年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多见于10~25岁,主要发生在下肢,特别是膝关节周围。骨肉瘤的一些早期症状,极易被忽视,等出现症状后就诊时多数已是中期,有些甚至是晚期。能否早发现、早诊断,直接关系到能否保留肢体及肢体功能,与提高治愈率有很大关系。(点击阅读孩子喊“腿疼”,家长一定要上心!别让这个“坏蛋”夺去孩子健康了解更多骨肉瘤内容)。

我们今天的主角:软组织肉瘤,是来源于脂肪、筋膜、肌肉、纤维、淋巴及血管等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1/10万,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约75%的病变位于四肢(最常见于大腿)和臀部,以未分化多形性肉瘤、脂肪肉瘤滑膜肉瘤最多见;20%~25%位于腹膜后或腹腔。

软组织肉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其中男性略多于女性。横纹肌肉瘤好发于儿童,多形性横纹肌肉瘤多发于成人躯干,滑膜肉瘤常发于中青年人,而未分化的多形性肉瘤、脂肪肉瘤、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和平滑肌肉瘤则多见于中老年人。

“小疙瘩”是软组织肉瘤吗?

身上长小疙瘩?还疼痛、红肿?当心这种“被遗忘的肿瘤” - 天天要闻

软组织肉瘤虽然“低调”,但仍有迹可循。它发病的早期信号,一般是在四肢、躯干及体表长出“小疙瘩”。我们可以根据“小疙瘩”出现的部位、大小、质地、活动度、生长速度等作出初步判断。

如果触摸活动度较好,质地相对柔软,生长较为缓慢,往往没有疼痛和酸胀等局部症状,多考虑良性肿瘤

姚伟涛提醒,不是所有的小疙瘩都是肉瘤,但早发现对于肉瘤较为关键。要对外“小疙瘩”留个心眼,出现持续增大,或伴有临床症状,即四肢疼痛、红肿的情况,要及时到正规医院骨与软组织科就诊检查,一般直径小于5cm的腹膜后肉瘤在腹部B超下就能被发现。

确定肿瘤良恶的唯一可靠方法是组织活检(首选穿刺活检),获得病理诊断,完成肉瘤分期诊断和分型诊断。

软组织肉瘤可以”一切了之“吗?

软组织肉瘤有19个组织类型和50个以上的不同亚型,对不同的分型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目前主要的治疗包括外科手术治疗、放疗和内科治疗。此外,还可以采用分子靶向治疗

当怀疑软组织肉瘤时,切莫“一切了之”,先到肿瘤专科医院就诊。经过影像学的检查后,通过穿刺活检来鉴别肿块的“良恶”,区分不同的病理分型,“对症施治”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首次规范诊疗很重要

身上长小疙瘩?还疼痛、红肿?当心这种“被遗忘的肿瘤” - 天天要闻

姚伟涛提醒,首次治疗的规范性,将大为降低软组织肉瘤的复发转移风险,对软组织肉瘤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20年6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成立全省首个专业的骨与软组织肿瘤MDT,由骨与软组织科、普外科泌尿科、放疗科、中西医科、血液科、免疫治疗科、医学影像科、临床病理中心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协作,为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提供规范、个体的诊疗方案,有效改善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的生存预后,着力提升河南省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规范化诊疗水平。

专家介绍

身上长小疙瘩?还疼痛、红肿?当心这种“被遗忘的肿瘤” - 天天要闻

姚伟涛

骨与软组织科主任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河南省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秘书,河南省医学会骨科青年委员会委员、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小儿骨科学组委员。主要从事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临床与科研,先后承担及参与军队、省、市级课题10余项。发表临床与科研论著4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中华系列论文2篇,国家级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1项。获得河南省卫生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坐诊时间:周一全天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 天天要闻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来源:掌上春城一种全球公认的强致癌物,很多人天天都在吃,而且它最喜欢现在的天气——又湿又热,正是出来作恶的好时候!它就是目前地表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黄曲霉素,全名黄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氰化钾、三聚氰胺的数倍。1毫克黄曲霉毒素就可能导致癌症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 天天要闻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来源:北京青年报进入6月,温度持续升高,开空调成为不少人解暑纳凉的首选。然而近日,一则“男子吹空调3天致肺‘白’化”的新闻冲上热搜。患者因持续发热、咳嗽未重视,最终确诊为军团菌肺炎,险些丧命。这种由空调、热水器滋生的“隐形杀手”究竟从何而来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 天天要闻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当地时间6月18日至22日,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ITC)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上,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沈洁教授团队共6项与甲状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 TED)相关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选大会摘要,其中2项被大会遴选为口头报告,4项以壁报形式展示,展现了团队在...
中国“痛风地图”发布!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 - 天天要闻

中国“痛风地图”发布!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显示,痛风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存在显著关联,且往往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和住院负担。痛风在国人中发病率不低,且湖南、广西柳州最高。痛风“地图”: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该研究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50万30~79岁成年人数据,测量...
一文总结自身免疫性脑炎常见类型 - 天天要闻

一文总结自身免疫性脑炎常见类型

脑炎是指脑实质炎性反应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脑炎的经典病理改变以灰质的神经元受累为主,嗜神经病毒和致病性抗神经抗体对神经元的损伤具有一定选择性,但白质髓鞘、脑膜与血管也可受累。根据病因可将脑炎分为感染性脑炎与自身免疫性脑炎两大类。感染性脑炎相关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其中各种嗜神经病毒是感染性脑炎最主...
EHA速递:初诊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维持治疗的全球首项BTK抑制剂vs来那度胺对比研究 - 天天要闻

EHA速递:初诊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维持治疗的全球首项BTK抑制剂vs来那度胺对比研究

宣武医院孙婉玲团队联手北京协和医院张炎团队在EHA2025大会发布初诊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维持治疗的全球首项BTK抑制剂vs 来那度胺对比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孙婉玲教授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张炎教授合作完成的研究《REDEFINING MAINTENANCE STRATEGIES IN NEWLY DIAGNOSED PRIMARY
通便茶是便秘“救星”,喝上几口就能解决便秘问题? - 天天要闻

通便茶是便秘“救星”,喝上几口就能解决便秘问题?

流言“通便茶喝上几口,就能解决便秘问题”网上很多人称,通便茶是便秘人士的救星,喝上几口,就能轻松解决便秘问题。而且通便茶是“天然”成分在起作用,所以安全无害。流言分析这种说法很不严谨。通便茶让大家“通便”的本质,是通过其中一些成分刺激引发腹
社保卡使用遇到问题怎么办?指南来了 - 天天要闻

社保卡使用遇到问题怎么办?指南来了

社会保障卡是国家民生服务的基础性载体用卡遇到问题怎么办?指南来啦!快收好1实体社保卡补换卡后电子社保卡要重新申领吗?实体社保卡进行补换时原卡将进行注销电子社保卡中与个人业务相关的服务将不可使用领用新补换的社保卡后电子社保卡即可恢复正常使用,无需重新申领。2社保卡状态显示封存,怎么办?如果社保卡状态为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