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高血压急症被送医院的人,是哪些事没做好?这3点人人都要注意

2022年07月04日18:30:13 健康 1600

相信有高血压的朋友们都不陌生下面这张血压分类表,根据这张图就能清晰的看出自己的血压属于哪个范围。

一般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就可以确证高血压,在此基础上大家就需要通过饮食或吃药来控制血压,以免血压飙升,到达需要急救的高血压危象这个等级。

因高血压急症被送医院的人,是哪些事没做好?这3点人人都要注意 - 天天要闻

别小看这个高血压危象,不够重视很危险!年年都有人因高血压急症被送医。

而这些人,大多是这几点没做好,才导致了血压异常飙升。


1.对危险信号不够留心

能认清4种信号,有时候挽救的就是一条命。

(1)头痛

头部胀痛、钝痛,尤其是后脑勺和太阳穴的位置出现疼痛,若是疼得厉害又同时有恶心、想吐的情况,比较危险。

(2)麻木

比较容易出现的是四肢麻木,比如手麻、手指头不灵活、脚趾头麻等等。

特别是一侧身体麻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很可能是脑卒中的征兆。

(3)心悸气短

高血压可能冲破动脉内的脂质斑块,梗塞血管而诱发心梗,尤其是有冠状动脉硬化的患者。且长期高血压给心脏带来较大负荷,很容出现心肌肥大心脏扩大等问题。

以上都可能引起心悸、心慌、胸闷气短,不管是什么情况,出现类似症状及时就医确诊很必要。

(4)耳鸣

两只耳朵都有耳鸣的情况,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就要警惕高血压恶化了。

有上面这些情况,还拖着硬抗,就可能导致症状进一步恶化,而诱发脑梗、心梗,甚至是猝死。

因高血压急症被送医院的人,是哪些事没做好?这3点人人都要注意 - 天天要闻


2.日常没有测血压的习惯

高血压跟其他疾病不一样,它是”沉默“的,平时没啥显著的表现,除非血压非常高或者非常低,人会出现明显不适。

所以要想靠症状来判断血压控制的好不好,是非常不可取的,也是很危险的一种行为。

如果嫌麻烦从不测血压,血压一步步上升的时候,你就会察觉不到,从而拖成了高血压急症

而且受体内激素和生物钟的控制,我们的血压有自己的波动规律,了解自己的波动是否正常,并根据血压波动来服药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平时不测量血压就很可能错过血压的波动和异常,而持续处于不健康的状态,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每天最好在这些时段测血压:

(1)清晨测一次

清晨(醒后1小时内、服药前、早餐前这个时间段)是血压最高的时段,也是危急事件最高发时段。

所以清晨测一次血压非常重要,同时,如果每次清晨血压都超标,说明你的血压控制不佳。即使其他时间血压平稳,也有较大风险出现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危急事件。

(2)傍晚测一次

清晨血压是评估危急事件的标准,而24小时平均血压值是血管损伤程度的指示灯

全天多次测量血压可以看出全天的平均血压水平,也反应了体内血管损伤、动脉硬化的程度。所以除了清晨,晚上18:00~21:00点也要测1次。每次测量2次,间隔1分钟,取均值,并连续自测7天,就可以找出自己的平均血压值。

因高血压急症被送医院的人,是哪些事没做好?这3点人人都要注意 - 天天要闻


3.服药方案一成不变,没有根据血压值及时调整

高血压是个慢病,需要长期用药控制。

但初次确诊后的服药方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及时的调整。

这不是因为药物失效或者身体抵抗了,而是体内有其他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出现。需要加大剂量或者更换药物。常年不换药是导致高血压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要不要调整,依据就是血压的变化。经常测量血压,如果发现血压明显不如过去控制得好,就可以考虑调整用药方案。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增量或换药,比如由用单一药物,改为两药联用等。

因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适合其他人的用药方案不一定适合自己,这会有一个调整的过程,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新的用药方案。

因高血压急症被送医院的人,是哪些事没做好?这3点人人都要注意 - 天天要闻


问上医,让更多人拥有健康,让健康更简单!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请不吝您的点赞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密密麻麻,60岁大叔腹中藏着199颗“黄金豆” - 天天要闻

密密麻麻,60岁大叔腹中藏着199颗“黄金豆”

因为胃部手术后长期饮食受限,导致胆汁代谢紊乱,60岁刘大叔胆囊里竟塞满了199颗结石!刘大叔30多年前曾因胃部疾病做过手术。然而,近期他频繁出现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起初并未在意,直到疼痛加剧难以忍受,这才匆匆来到东阳市人民医院就诊。
医保局的创新药“百亿补贴”来了! - 天天要闻

医保局的创新药“百亿补贴”来了!

来源:市场资讯(转自:拇指药略)更灵活的支付限额管理作者:西北哽从昨天开始,国家医保局要推出支持创新药新政策的消息就在圈子里传遍了。可直到7月1日上午开会的时候,医药板块都没什么动静。说实话,这些年创新药支持鼓励的政策出了不少,也解决过一些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 天天要闻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现代人一体检就查出各种结节。有人焦虑不已,害怕结节长大或癌变;有人则执着寻找原因,“为什么我会长结节”。到底什么样的结节会癌变?为什么有些人特别容易“集齐”各种结节?结节真的会被“气”出来吗?资料图 孙良摄你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 天天要闻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来源:掌上春城一种全球公认的强致癌物,很多人天天都在吃,而且它最喜欢现在的天气——又湿又热,正是出来作恶的好时候!它就是目前地表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黄曲霉素,全名黄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氰化钾、三聚氰胺的数倍。1毫克黄曲霉毒素就可能导致癌症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 天天要闻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来源:北京青年报进入6月,温度持续升高,开空调成为不少人解暑纳凉的首选。然而近日,一则“男子吹空调3天致肺‘白’化”的新闻冲上热搜。患者因持续发热、咳嗽未重视,最终确诊为军团菌肺炎,险些丧命。这种由空调、热水器滋生的“隐形杀手”究竟从何而来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 天天要闻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当地时间6月18日至22日,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ITC)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上,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沈洁教授团队共6项与甲状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 TED)相关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选大会摘要,其中2项被大会遴选为口头报告,4项以壁报形式展示,展现了团队在...
中国“痛风地图”发布!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 - 天天要闻

中国“痛风地图”发布!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显示,痛风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存在显著关联,且往往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和住院负担。痛风在国人中发病率不低,且湖南、广西柳州最高。痛风“地图”: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该研究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50万30~79岁成年人数据,测量...
一文总结自身免疫性脑炎常见类型 - 天天要闻

一文总结自身免疫性脑炎常见类型

脑炎是指脑实质炎性反应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脑炎的经典病理改变以灰质的神经元受累为主,嗜神经病毒和致病性抗神经抗体对神经元的损伤具有一定选择性,但白质髓鞘、脑膜与血管也可受累。根据病因可将脑炎分为感染性脑炎与自身免疫性脑炎两大类。感染性脑炎相关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其中各种嗜神经病毒是感染性脑炎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