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为什么这么贵?在我国,哪些癌症靶向药已经列入医保?

2021年09月21日16:39:05 健康 1119

靶向药是很多癌症病人的救命药。虽然国内已经有很多靶向药纳入了医保,但很多靶向药仍然需要自费,一个月几万、一年百万的比比皆是。

靶向药究竟为什么这么贵?在我国,哪些癌症靶向药已经列入医保了呢?

靶向药为什么这么贵?在我国,哪些癌症靶向药已经列入医保? - 天天要闻

靶向药为什么这么贵?

大家知道,恶性肿瘤药物靶向治疗主要是针对恶性肿瘤细胞之中的某一个靶点或者某几个靶点进行针对性地攻击,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对于传统的针对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药物靶向治疗很好地避免了普通化疗无论青红皂白好细胞、坏细胞通杀的弊病,靶向治疗的针对性更强。如果拿战争打个比方,化疗是狂轰滥炸,靶向治疗则是精准定向清除。

当然,尽管靶向药物的的确确对部分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其高昂的价格也使得许多普通的工薪阶层望而却步。相信许多人一定会问:为何靶向药物价格这么贵?要说明这一点,必须知道我们购买的靶向药物可能包含的部分:

其一,药物自身的研发成本。任何一种新药从发现、筛选、优化合成、临床前期研究以及临床研究,最后药物通过审批都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需要10-15年时间,耗费资金巨大,一般至少10亿美金以上,这一过程一旦某一个环节出问题,所有的投资都打了水漂,可谓高风险、高收益;

靶向药为什么这么贵?在我国,哪些癌症靶向药已经列入医保? - 天天要闻

其二,各种销售和流通成本。假如是进口药物,是需要缴纳进口的关税的,这一比例大约是5%-8%,这一部分是需要消费者买单的。此外,药物的推广、运输以及各级经销商的层层加价也客观上拉高了药价。除此之外,对于进口药物,除进口关税外,还有一个税种也不可忽视,那就是进口增值税,大约是17%,无疑,这最终也落在消费者的头上;

其三,我国药物的审批成本。对于进口药物,即使在国外已经通过了审批,假如需要进入我国,需要重新完成临床试验后才能审批通过,这些审批的成本无疑也是最终由消费者买单。


好消息:靶向药价格正在不断下调!

研发、流通、审批构成了靶向药物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不过,实际上,靶向药物的价格也在不断的下调之中。

以肺癌为例,靶向药物刚刚上市的时候,价格高得惊人,比如服用吉非替尼,一个月的费用在16000元左右,第三代的TKI起始价格达到5万元每月。

好在近些年来,由于政府强力出手,采取国家价格谈判的办法,这两种药物的价格大幅下降,吉非替尼患者自费仅仅每个月200-300元,即使第三代的奥希替尼,在进入医保之后每月仅仅花费3000元左右,对比原来的价格,可以说是物美价廉。

靶向药为什么这么贵?在我国,哪些癌症靶向药已经列入医保? - 天天要闻


收藏保存:这些靶向药已经进入医保

实际上由于国家的介入,以往许多高不可攀的靶向药物回到了地面,应该说还是给普通民众带来了实惠。进入医保的靶向药物不要太多:

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奥西替尼、阿美替尼、安罗替尼、克唑替尼、赛瑞替尼、阿来替尼、贝伐珠单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剂;

结直肠癌: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瑞戈非尼呋喹替尼

胃肠间质瘤瑞戈非尼、伊马替尼、舒尼替尼;

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曲妥珠单抗阿帕替尼

肾细胞癌培唑帕尼、阿昔替尼、索拉菲尼、依维莫司、舒尼替尼;

神经内分泌肿瘤依维莫司、舒尼替尼;

乳腺癌:曲妥珠单抗、伊尼妥单抗、帕妥珠单抗、吡咯替尼、氟维司群

卵巢癌、输卵管癌或者原发性腹膜癌奥拉帕尼、尼拉帕利;

前列腺癌:恩扎卢胺、阿比特龙

肝细胞癌:瑞戈非尼、索拉菲尼、仑伐替尼;

甲状腺癌索拉菲尼;

鼻咽癌:尼妥珠单抗

黑色素瘤维莫非尼、曲美替尼达拉非尼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依维莫司;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依维莫司;

血液肿瘤伊马替尼、达沙替尼、氟马替尼、尼洛替尼、伊布替尼、泽布替尼、芦可替尼、阿扎胞苷、利妥昔单抗、西达本胺、硼替佐米。

靶向药为什么这么贵?在我国,哪些癌症靶向药已经列入医保? - 天天要闻

不过,尽管恶性肿瘤的药物靶向治疗的的确确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由于恶性肿瘤的异质性特点,靶向治疗还是存在一段时间之后耐药的问题,不断地研发新的靶向抗肿瘤的药物势必成为必然。自然,这还是会重复既往的新药上市→价格高昂→价格逐渐下降→进入医保的循环。靶向药物治疗任重道远。


更多癌症、健康相关知识请继续关注【李医生聊防癌】!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打破抑郁的枷锁,祈愿世间清平,愿每颗心都被温柔照亮 - 天天要闻

打破抑郁的枷锁,祈愿世间清平,愿每颗心都被温柔照亮

当"网抑云"成为深夜朋友圈的接头暗号,当"我emo了"取代具体情绪表达,这届年轻人用戏谑解构着精神困境。可当调侃成为情绪的遮羞布,我们是否正在错失与真实自我对话的契机?那些未被言说的沉重,或许正悄然改写着大脑的沟回。某个慵懒的周末,你精心布
无意中发现比节食还掉秤的方法:5天轻断食,瘦12斤 - 天天要闻

无意中发现比节食还掉秤的方法:5天轻断食,瘦12斤

上个月遇到一位客户,40岁的林姐,平时工作忙得顾不上做饭,经常靠外卖应付。她试过节食,但每次饿到晚上睡不着,第二天反而更馋高油高盐的食物。后来我建议她尝试调整饮食节奏——5天轻断食,不用挨饿,也不用顿顿水煮菜。
21天掉了10斤,从146到136斤,严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 天天要闻

21天掉了10斤,从146到136斤,严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上周张姐来咨询时,手上还捏着半块没吃完的饼干。她说试过节食、跳操、甚至买过代餐粉,但体重像卡在某个数字不动。我让她先回答一个问题:“你吃早饭时嚼了多少下?”她愣住了。于是我给她分享了四个简单到容易被忽略的生活习惯调整,让她先坚持21天。
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两者有区别,不建议混用 - 天天要闻

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两者有区别,不建议混用

有位老年朋友问华子,他一直在服用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但最近常去的药店断货了,店员推荐他用厄贝沙坦替代,说是两者差不多,是否可以混用呢? 华子告诉他,不建议两者混用。虽然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都....
今年小满是凶日,5月21日小满,提醒中老年人:牢记这4大禁忌 - 天天要闻

今年小满是凶日,5月21日小满,提醒中老年人:牢记这4大禁忌

您发现了吗?今年立夏后的天气像坐过山车——清晨薄雾未散,午间骄阳似火,傍晚又飘起细雨。这种忽冷忽热、湿气弥漫的初夏,正是身体最"遭罪"的时候。而即将到来的5月21日小满节气,更像一扇隐形的健康门:推得对,安然度夏;推得错,可能给中老年朋友埋
花生是心脏的“减速器”?医生忠告:这4种花生,建议多吃 - 天天要闻

花生是心脏的“减速器”?医生忠告:这4种花生,建议多吃

花生一直是争议很大的食物,有些人说它油脂高、热量大,吃多了发胖、不消化,还对心血管不好;也有人说它是长寿豆、植物蛋白之王、血管清道夫。这种说法各有一套逻辑,没法一刀切。但最近不少心内科医生开始重新关注花生的作用,特别是在心率控制、血脂调节、
这5种食物,正慢慢“损伤”血管,不想惹上血栓,尽量少吃些 - 天天要闻

这5种食物,正慢慢“损伤”血管,不想惹上血栓,尽量少吃些

很多人担心血栓,但不知道血栓的根子其实不是“突然形成”的。它从不是一块血块一下子堵住血管,而是血管内皮细胞长期受损、局部炎症慢慢积累、血液黏稠度逐步上升。几种机制交织在一起,最终才出问题。而伤害这一整套系统的,不是剧烈运动,不是情绪波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