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心理咨询中的精神分析

2022年09月26日15:24:17 心理 1018


禅与心理咨询中的精神分析 - 天天要闻

心理咨询中以精神分析作为其理论依据是现在的主流派别之一,精神分析与佛学心理学,特别是“禅”,又有着不可分割相互促进和弥补的重要关系。

佛学心理学可以补西方心理咨询之偏弊:注意坐禅时浮现的念头和景象,是自我发掘潜意识的极佳方法。唯识学的深层心识说和观空、无我之法,可以深化精神分析,将发掘出来的欲望溯源于无明、我执,消融于空,彻底消灭病根,解决精神分析在发掘出心理冲突后未必能消除的难题。

精神分析学大师埃利克.弗洛姆说得好:对禅的知识及实践,能够在精神分析的理论与技术上产生最为丰富和清楚的影响。禅虽在方法上与精神分析不同,却可以使精神分析的焦点更为集中,为洞察的本性投洒下新的光辉,并更清楚地意识到什么是见,什么是有创造性,什么是对烦恼与虚幻的知性化作用的克服。

禅与心理咨询中的精神分析 - 天天要闻

荣格认为:若自性被欲望、贪欲缠绕成无明、我执时,心理改变技术再多也是枉然。而佛法的“心性学”“心性医疗术”,佳于心理学。其“精神转换”“超验作用”“意识成长”“个体化过程”等,皆有取于佛法。荣格在《铃木大拙《禅佛教入门》导言》中说,对于推动我执之消除,心理医生完全无能为力,最多只能帮助患者减少破除我执道路上的障碍,而禅宗在这方面颇为得力。

超个人心理学认为:应综合各种心理治疗学派以及世界上各种精神传统的静修途径,解决终极意义上的性灵问题,找到治疗存在疑虑、通灵病症、精微病症、自性病症等心理失调的方案。以心性为核心的佛教心理学,最多解决性灵问题的方法和启示。

捷克精神病学家 C .格罗夫通过催眠引发前世记忆,发现前生体验往往与现在的问题和精神病有关,这些意象和体验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布莱恩.魏斯( Brian L . Weiss )医生用催眠方法诱导,使一些人回忆起前生,起到了治疗身心疾病、优化人格的效果,谓之“前世疗法”。他介绍了几种进入前生的技巧:闭目放松、想或念带有感情色彩的字词(如皇帝、战争、和平等),观察心中浮现的印象、景象、感觉,将它们记录下来;在朦胧灯光下、轻柔音乐声中与朋友对坐,仔细观察其面部,注意浮现的形象和想法;播放放松录音带,闭目观注呼吸,一一放松全身肌肉,想象头上有亮光慢慢进人身中,笼罩全身,从一数到五,进人深沉放松的禅定,然后想象从一道门穿过去。这些方法,不出神通禅在“舍”(极度放松)心中意识诱导的路数。

爱泼斯坦( Epstein )将佛学的灵修带进精神分析,用以克服防御机制,让童年创伤显现出来,之后就改由静修的方式治疗。他认为与其聚焦于感情,还不如将治疗焦点转向领悟“主我”及其虚妄性,从感情痛苦中改变注意方向,去领悟“空”和“无我”的境界,这正是释迦牟尼教导我们从苦难中解脱出来的唯一途径。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