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阳”的第三天,一早测体温,终于回归正常。身子依然虚弱,但相比第一天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明显感觉正在好转。睡醒的时候,也刷手机,看着形形色色的消息,不由感慨:疫情,就是一面照妖镜。
一面照出暖心的孩子:当一家人动弹不得的时候,率先恢复健康的孩子,担当起投喂全家的重任。
一面照出人性的阴影:当爸的忍不住发烧的疼痛,竟然喝光了孩子的布洛芬混悬液,妻子数落丈夫,老公却气得和她大吵一架,就差离婚。
一面也照出妻子的“复仇”之举:丈夫高烧起不来床,央求妻子买退烧药。做妻子的敷衍丈夫“忍忍”,继续该干什么干什么。这位宝妈说,并非自己无情,只是生孩子时疼得死去活来要求打无痛针被拒,实在是心理过不去这个坎,借着这个机会,也让枕边人尝尝“疼痛”的滋味。
对此,网友纷赞:干得漂亮!
是啊,疫情之下,情况突变复杂,物资药品匮乏,也因此,人性的真善美恶在这面明晃晃的镜子下被照得一览无余。
暖心也罢,伤心也好,疫情没有结束,生活依然需要继续。
很多时候,人的心,往往在脆弱的时候变得敏感而柔软,才看见平日里被忽视的美好,也会铭记被戳伤的疼痛。
在阳的这几天里,深刻感受到,如果生活中能够遇到这3类人,是幸运也是幸福。
一、懂得照顾的伴侣
褪去爱情的荷尔蒙,伴侣之间,最珍贵的就是一个“伴”字。风平浪静的日子里可能觉察不出,但是关键期,却弥足珍贵。
我和老公是在同一天被确诊为“阳”,我在先,他在后。当日,我已经浑身疼痛,无法起床。老公立马收拾了孩子的衣服,将他送去乡下爷爷奶奶家“避风头”,回来的路上,还不忘采购一堆物资。
拎着重物上楼后,他一头大汗,直言下半身肌肉抽疼。体温一量,与我相当;抗原一做,华丽丽两条杠!
虽然大家都阳了,但接下来的几天,我的日常起居生活,几乎全部都有表现症状比我轻的老公来照顾。早中晚三顿饭,加上洗碗擦桌。胃口不佳的时候,时不时还被各种“恐吓”投喂。
切身感受,身边是不是有一个人能够帮着“投喂”,完全两种胃口。
阳了的第二天,因工作需要,老公硬扛到岗上班,一个人的午餐简单下了几个速冻饺子,没有胃口,纯粹是为了填肚子,补能量。阳的第三天,老公居家休息,虽然也是简简单单,可端上一碗热热乎乎的青菜年糕汤时,心里顿时很暖。为了补充蛋白质,他一早还去切了一大块烧鹅配料。
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因为遇上一个会照顾人的老公,在生病脆弱之际会体贴照顾,那些平日生活里琐琐碎碎的不如意,真的不值一提。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是说在健康的时候相互有多爱,更在乎的是,生病床头之际,还有多少耐心和用心?
二、身体健康的老人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这场疫情中,我深切体会到这一点,关键时刻是否有老人帮一把,真的很不一样。
我抗原检测出阳性的当下,最担心不是自己,而是同居一室的儿子。与公婆一通电话后,立刻决定带孩子到十几公里外的乡下“避风头”。疫情当下,逃是逃不过的,只求渺茫的“万一遗漏”机会,哪怕可以推迟几天,都是好事。
儿子到了爷爷奶奶家,虽然也是禁足,但起码有宽敞的院子供他蹦跶,一人一个房间还能相互避嫌。
这三天,每天都会打儿子数个电话,第一句开场白不外乎:你的身体怎么样?爷爷奶奶身体怎么样?
每次听到孩子在电话那头响起清脆的回答:“挺好的!”
我们如释重负。
“孩子在我们这儿,放心!你们俩就好好养身体吧,除非我们病倒了……”婆婆的声音在电话那头响起,此刻听来,特别贴心。
疫情中,最受威胁的是孩子和老人,在过去的这段时间,我们已经听闻太多个令人悲伤的消息。家有身体健康的老人,尚且还能帮助我们照顾孩子,怎能知足?怎能不幸运?
三、自律的孩子
疫情当下,父母总想着送孩子去安全的地方,如若孩子不在自己身边,孩子是否能够做到自律,真的很重要。
出发前,给儿子带了一部分作业,送出门口后,我曾担忧地对老公说:“怕最怕,孩子在爷爷奶奶放飞了,作业不写,只顾着看电视玩了……”
“你先养自己身体吧,孩子若不能自律,权当养身放假吧!”
无奈,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在后面的电话追问中发现,孩子虽然贪玩,但是按部就班每天尚能分配好时间把带去的作业写完;每天也会抽时间看电视,好在大部分时间还是喜欢在院子里找乐子;带去了4本书,一天刷完一本,刷完一本写一篇读书笔记。如此算算,也还自律,我虽然还没有精力接孩子回来,但也安心不少。
一个自律的孩子,懂得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样的环境里,都能够妥善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让父母不担心。
一个懂得照顾人的伴侣,一对身体健康的老人,一个还算能够自我管理的孩子。虽然,放在大千世界里,他们都是不起眼的尘埃,但是出现在我的生活中,都是我这辈子的幸运和幸福。
特别是当下,让我无比感激:世界很大,幸好有你们。
我是诺妈,专注亲子成长研究,聊育儿干货,写育儿锦囊,关注我,一起成长精进